袁敏

2022年6月22日,蘋果公司漲超0.2%,盤中市值2.2萬億美元,再登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的寶座。此前的1月,蘋果公司市值因突破3萬億美元而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打開蘋果公司報表,你已經很難看到創始人喬布斯的名字,但他“打造一家可以傳世的公司”“動力十足地創造偉大的產品”這些理念,對公司的影響卻無處不在。

儘管傳記、電影、媒體報道等對喬布斯進行了多維度的刻畫,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他喜歡罵人的場景。

比如他的同齡人比爾·蓋茨,儘管也創建了一家著名的公司微軟,但喬布斯卻從心眼裏看不起他。按照喬布斯的說法,比爾喜歡自吹自擂說自己是做產品的人,但“他真的不是,他是個商人,贏得業務比做出偉大的產品更重要。他最後成了很富有的人,如果這是他的目標,他實現了”,言下之意,要說打造一家傳世的公司或者做出偉大的產品,蓋茨差得遠呢。

再比如他重金聘請的CEO斯卡利,最後也不歡而散,原因是“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賺錢當成了目標”。在喬布斯看來,賺錢當然很棒,但根本的動力還是來自產品,賺錢只是幫助你製造偉大產品的推動力。賺錢和做產品,差別很微妙,但卻會影響一家公司的基因和文化,比如你會聘用和晉升什麼樣的人,在公司內部的會議上討論什麼事情。

翻開今天的報表,蘋果公司每股股票的面值是0.00001美元,你沒有看錯,是小數點後面四個零,但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卻超過100美元。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但或多或少與喬布斯“罵人”的遺產有些關係。

翻開喬布斯的傳記,你還能看到很多他“哭”的場景,比如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就被合夥人沃茲尼亞克的老爸給整哭了。

原因是創業的時候,喬布斯負責的是銷售,沃茲是工程師。沃茲的老爸歷來認爲,工程師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企業家和營銷人員,從這點上看,公司賺錢了,大多數的錢應該歸自己的兒子,所以當喬布斯來家裏作客的時候,沃茲的老爸就當面質疑,你根本不配得到這麼多,你沒有做出任何產品,搞得喬布斯尷尬異常,再加上年紀本來就比沃茲小,又不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就哭了。好在朋友沃茲尼亞克很清醒,兩個人是“共生”關係,是喬布斯把他的技術工程天賦商業化,並發展爲蓬勃的生意,因此願意繼續保持合作。

緣起:擁有一家公司的誘惑

當時,沃茲就業於惠普公司,業餘喜歡研究計算機,通過微處理器,把小型機的一部分性能轉移到終端機上,轉變爲一臺“獨立”的小型臺式機,這也成爲後來的第一代蘋果計算機草圖。喬布斯發現了其中的商機,計劃付錢給熟人,幫助繪製電路板,以20美元的單位成本製作50張,以40美元的單價賣出去,毛利就是50%,即使扣除一些諸如運費之類的雜費,也可以賺700美元左右。

問題是要賺這700美元,要花費材料、零部件、運輸等雜費至少1300美元,這錢從哪裏來?

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都是年輕人,手上沒有多少餘錢,但喬布斯的“畫餅”功夫一流,“即使我們賠了錢,也能擁有一家公司”,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嘛,於是具有穩定工作的沃茲被說服了。

那就籌錢吧。沃茲把自己的惠普65計算器給賣了,籌集了500美元;喬布斯呢,則把自己的大衆汽車給賣了,籌集了1500美元。有了錢,就註冊公司;有公司,還要有團隊、章程、爭議解決安排等等。

“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兩個人如果發生衝突怎麼辦?喬布斯很聰明,拉了一個叫韋恩的朋友,給了他10%的股權。合夥協議同時明確,公司任何超出100美元的開支,都需要至少兩名合夥人的同意;三名合夥人也明確各自的職責,比如沃茲負責電子工程,喬布斯負責市場營銷,韋恩負責文書等。

再下來就是推銷產品。當時的喬布斯只有一張“草圖”來忽悠潛在的買家,好在有一個叫保羅的電腦商店老闆被說動了,但不想要價值50美元的電路板,而是要訂購“組裝好的產品”,即電腦,當然價格也水漲船高,500美元一臺,貨到付款,現金結賬。

幹不幹?當然幹,收入一下增至10倍啊,但前期成本投入至少需要15000美元的零部件,初始投入的錢連零頭都不到。怎麼辦?找朋友及其父親借了5000美元,再加上喬布斯的堅持,讓一家供應商同意將零件“預支”給他們,賬期30天。你看,本錢只有2000,靠“本事”又忽悠了10倍左右的“第三方”資金。

工作場所就在喬布斯家中的車庫,這個不需要額外的固定資產投資,也就沒有“折舊”這樣的固定費用;生產員工也都是親戚朋友,比如喬布斯的父親、朋友及其女友、妹妹等等。所以成本比預計的低,生意很賺錢。50塊主板所收到的錢,可以支付100塊主板的材料費,於是合夥人們決定組裝100臺電腦,50臺給保羅,另外50臺賣給親戚朋友,這就賺到了公司的第一桶金。

做大:融資來打造完美的產品

產品真的好嗎?客戶保羅給出了意見,你這個太粗糙了,下一代的電腦應該有漂亮的箱子,還應該把鍵盤內置,最好還把關鍵的元素比如電源、軟件、顯示器也整合起來。這引發了喬布斯打造“完整的全功能消費產品”的反思,要設計箱子、電源,要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追求完美。但這需要錢,塑料箱子的加工要花費10萬美元,實現量產還需要20萬美元,這些錢從哪來?

當然不是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因爲能給的基本上都給了,而且年輕人本來就沒多少錢。找專業投資機構?人家不願意投,因爲你這個草臺班子太水了,喬布斯對市場營銷一竅不通,商業模式也不清楚,要想讓我投資,你得找一個專業的合作伙伴,比如他要懂銷售,還要能寫商業計劃書。

喬布斯的聰明勁再次發揮作用,你的建議很中肯,那能不能請你推薦幾個人選?於是馬庫拉就成爲喬布斯眼中的“香餑餑”。時年33歲的馬庫拉已經處於退休狀態,此前供職於仙童公司和英特爾,憑着公司上市的股票期權賺了幾百萬,本人精於定價、銷售和財務。當然,馬庫拉也很喜歡蘋果的產品和理念,於是幫助喬布斯寫下了激動人心的商業計劃書。

電腦行業在當時處於萌芽狀態,可以看作是十年一遇的商業機會,問題是如何把電腦帶入尋常百姓家,如何將目標客戶從業餘愛好者拓展到大衆,他們用電腦幹嘛?商業計劃書對此進行了初步的預測,比如用來記錄食譜、記賬,還可以用來玩遊戲、購物、消遣;公司已經賣給業餘玩家200臺電腦,而普通人的市場容量至少是業餘玩家的1000倍,也就是20萬臺,每臺電腦隨着功能完善及材質提升,價格可以定到1000美元,這就至少是2億美元的收入規模,再考慮到人口增長、國際開放等因素,市場空間誘人。馬庫拉大膽預測,兩年後公司就能成爲一家500強公司,自己投入9萬美元,佔股1/3。

喬布斯算過賬了,目前要把塑料箱子做出來並量產,需要30萬美元,你9萬美元夠幹嘛?這樣吧,再給25萬美元,算公司借款,年息10%,等到盈利還本付息。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公司從此一路狂奔。

思考:讓別人拿錢,要會講故事

對喬布斯而言,要打造完美的產品需要錢,靠什麼拿錢?從短期的財報看,公司很不錯,原始投資2000美元,短短時間內賣了幾百臺電腦,賺了幾萬美金,問題是可持續嗎?所以商業計劃書很重要。計劃需要執行,產品有市場嗎?有沒有專業的營銷人才?目標客戶在哪?於是團隊很重要。好在投資人推薦了馬庫拉,不僅有很好的職業背景,還很有錢,最重要的是可以補喬布斯的短板,比如定價、銷售、商業計劃書的撰寫。

光會罵人顯然是不夠的,還要虛心納諫。喬布斯的聰明之處,是聽從了客戶保羅的意見,開始思考打造完美產品的問題;聽取了投資人的建議,找專業的銷售人員,還會寫誘人的商業計劃書。據說喬布斯在和馬庫拉簽訂融資協議的時候,還是非常佩服人家的,因爲在當時,馬庫拉可能再也見不到自己借出去的那25萬美元了,但他仍然願意入夥,這種敢於承受風險的精神就值得欽佩。

當然,投資人投的是什麼?不是財務報表裏面的數字,比如註冊資本多少,盈利情況怎樣,而是創始人是否值得信任,團隊是否專業,商業模式是否成熟,公司是否有前景。你要讓投資人心甘情願的掏錢,就應該站在他的角度,拿出誘人的方案來打動他,最好還能在拿到錢的同時,從他那裏得到一些妙手回春的建議。

(本文爲澎湃商學院獨家專欄“會計江湖”系列之二十七,作者袁敏爲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會計學博士,研究方向:內部控制、資信評級等,出版有《資信評級的功能檢驗與質量控制研究》、《企業內部控制規範與案例》等著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