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韓民族新聞》7月5日文章,原題:尹總統參加北約峯會,搭便車外交不會找到答案  對尹錫悅總統出席北約峯會一事,支持者們給予積極評價。認爲尹錫悅成功在國際舞臺實現首秀,顯示了存在感,提高了韓國的國際地位。支持者尤其高度評價現政府拋棄了前政府在美中之間維持模糊性的政策,選擇了西方主導的價值聯盟。

有韓國媒體甚至將尹錫悅此訪與去年文在寅出席七國集團(G7)峯會放在同一層面。然而,北約是軍事安全聯盟,與G7和G20峯會有本質不同。如果韓國政府因未能受邀參加此次G7峯會就以參加北約峯會作爲替代的話,這是一個非常“業餘”的決定。即使是反覆權衡利弊後才作出這個決定,那也意味着韓國選擇了單方面搭便車的外交路線,這將給韓國今後的外交帶來巨大困難。

北約制定新“戰略概念”,將俄羅斯定義爲“直接威脅”,將中國定義爲“系統性挑戰”,這與最初的預測相比調門略有下降,這可看作北約峯會部分採納了法德等國的立場——他們希望避免與中國進行極端經濟對立。

美國一直強行宣稱,作爲冷戰遺留物的北約在冷戰結束後仍存在的理由是“爲了歐洲的共同安全”,並將“冷戰復活”作爲既定事實。美國想借俄烏衝突團結歐洲形成反俄、反華聯盟的意圖十分明顯,因此韓國政府所謂“參與北約峯會主張不針對特定國家”的說法,顯得過於牽強。特別是此次韓國與日澳新一起參與北約峯會,這實際上是爲美國打造歐洲和亞洲盟友連接的嘗試提供了助力。在北約峯會期間舉行的韓美日三邊領導人會談雖然只有短短25分鐘,但美國心心念唸的通過韓美日三邊合作牽制中國的意圖已顯露無遺。

日本首相岸田則頻提加強防衛力量,這讓人聯想到日本重新武裝。這種情況下,尹錫悅(竟然)還將韓美日領導人會晤當作“最有意義的日程安排”,並將三方重啓“軍事安保合作”原則達成視爲“最大成果”。此前,韓美日僅限於對朝核等特定問題進行合作。但若按照尹錫悅的說法,意味着今後三國或將走向軍事同盟。日本拒不就歷史問題反省,還利用地緣政治危機一心想實現再武裝。韓國若與這樣的日本結盟,那朝鮮半島發生緊急情況時日本自衛隊就可能登陸,或讓韓國軍隊介入俄日及中日糾紛,這將令人難以想象。

尹錫悅政府明確了“陣營搭便車外交”的路線,但如今問題是,如果韓國選邊站,外交困難將正式開始。美國《時代》週刊曾警告,韓國參加北約峯會將導致韓國與俄中的關係倒退。中國政府雖然稱此次北約峯會是“冷戰體制的復活”,但並未直接針對韓國。如果韓國站在陣營對決的前沿,未來情況就將不同了。毫無疑問,韓美同盟是韓國最重要的外交資產,但韓國新政府奉行的過分親美和親西方路線,會縮小韓國的立足之地,使韓國喪失外交槓桿。在這個時代,“獨眼外交”無法維護國家利益。就連美國學界的有識之士都向拜登政府建言,比起讓韓國過分依賴美國,維持韓中關係友好更有利。(作者爲韓國前國立外交院院長金峻亨,張靜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