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山西新聞網

穀子,五穀之首,是一種比水稻更早上了中國人餐桌的糧食。穀子去殼之後,就是我們熟知的小米,北方人的主食之一,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做成乾糧,還能用來釀酒、造醋。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小米麪積最大的國家,超過九成以上的小米都產自我國。

山西是黃河流域的農業搖籃,黃土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讓沿黃各縣市成爲“小雜糧王國”。在興縣蔡家會鎮,有這麼一片穀子地,想要種出山西乃至中國最好的小米。

賀虎平是這片地的“主人”,身材高大,圓臉,小眼睛,戴一副眼鏡,像個知識分子;頭戴草帽、腳穿布鞋,騎一輛自行車,卻是一副農民的打扮。

7月1日上午,像往常一樣,52歲的賀虎平騎行10公里來到穀子地。眼鏡片後,他的雙眼眯得只剩了一條縫,仔細審視着那片穀子地:“穀子耐旱、耐貧瘠,就算是非常惡劣的環境下,它也一樣能生存下來。而且,它適應性強、抗病性強,沒有什麼病蟲害,還特別耐存儲。”

這個季節,穀子苗還很稚嫩,賀虎平看它們的眼神卻如愛人一般,輕柔撫過,憧憬無限。

一朵花開,等春來

聽說建黨100週年重點獻禮片《穀子地》拍攝於興縣,它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爲題材,主人公穀子的故事就取材於賀虎平。電影中,穀子天天拿大頂,賀虎平也是如此?

“對,從18歲開始到現在,每天幾分鐘,從不間斷。”他摘下帽子,給山西晚報記者看他光頭頭頂的一塊黑色:常年拿大頂壓出來的印子。

爲啥要這樣?

他說:“一開始是爲了鍛鍊身體,練力氣。後來呢,想讓自己每天苦一點,這樣就總能感覺到甜……”

事實上,賀虎平的人生路還算順暢。

1989年高考落榜後,他跑去離石糧油加工廠做起了麪粉裝卸工。一個工人,看着一袋袋精細白麪,萌發了生意經:“爲什麼不把這邊的白麪拉回去賣?”賀虎平用辛苦兩年攢下的工錢換了一車麪粉運回老家,很快便銷售一空。第一次生意的成功,讓賀虎平看到糧油購銷、農副產品加工生產中蘊藏的巨大市場,併爲他一生的事業埋下了伏筆。

糧油購銷的生意,賀虎平做了10年,也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2005年,他聯合興縣蔡家會鎮10戶農戶,投資成立了興縣普惠小雜糧加工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一個極浪漫的農特產品商標名——“山花爛漫”。

名字取自毛主席的著名詩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雖然穀子不開花,但賀虎平認爲,“山花爛漫”四個字能體現出他在山溝溝裏創業的艱難,也讓他感受到未來的美好,“開一朵花不算春天,山花爛漫纔是春天。就像我們這個品牌,剛開始就是在鄉鎮裏折騰,後來就走向省城、走向全國。這就是‘爛漫’的過程,就是開花的過程,就是春天來到的過程。”

賀虎平向農戶們承諾:只要加入合作社,管種子、管肥料、管培訓、管銷售。一開始,多數人都在觀望,只有30戶村民加入。“當時的穀子價格是7毛錢,我1塊6定價回收。”賀虎平說,“頭兩年一直在賠錢,賠到我都不想搞項目了。到了2011年,我已經賠進去30多萬。”但是,他還想再堅持一下。他給農戶發白面、給種子、送肥料,提供各種周到的技術服務,慢慢地,加入的人越來越多。

這些年,“山花爛漫”已經走進興縣56個自然村,2021共發展訂單農業28800畝,涉及農戶916戶,其中脫貧戶432戶,戶均收入1.5萬餘元。2022年,“山花爛漫”公司又新建1000畝有機旱作雜糧科研示範基地,和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合作建設100畝特優小雜糧新品種試驗示範基地,在周邊鄉鎮發展6000畝綠色穀子、豆類輪作種植示範基地。

爛漫山花,開了

2008年,註冊成立“興縣山花爛漫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2011年進行土地預審、環境評價、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規劃,2012年開始建廠,2013年辦生產許可證,2020年引進山西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穀子精深加工技術……考察調研、學習加工技術、引進生產線、拓展銷售市場,賀虎平一步一個腳印,經過多年苦心經營,通過綠色、有機標準化種植基地示範帶動,實行統一供種、統一配肥、統一培訓、統一訂單收購、統一技術指導的方式,深耕細作、精雕細琢。

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粒度均勻、清香甘甜的高品質興縣小米一經推出,便受到各方好評,榮譽紛至沓來:2014年,被認定爲綠色食品A級產品,在第十四屆、十八屆中國國際糧油產品及設備技術展示交易會上,“山花爛漫”小雜糧兩次榮獲全國金獎,“興縣小米”“興縣大明綠豆”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第七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山花爛漫”品牌影響力愈加深遠。

目前,興縣小米線下銷售以興縣縣城爲核心,從鄉村走向縣城,縣城走向省城,省城走向全國29個省區,網絡銷售渠道如淘寶、京東、天貓、微信商城、抖音、快手等都有網店,基本實現了全網覆蓋。好比往湖面扔一塊石頭,一圈圈漣漪,一層層輻射,不論是對品牌的認知水平,還是消費者的口碑度,都形成了品牌的好品質。賀虎平眯着眼,鄭重其事地說:“我是想通過‘山花爛漫’這個品牌,把我們山溝溝裏產的一些綠色有機的小雜糧及其深加工產品,通過品牌創造價值,形成從小雜糧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發展鏈,最終帶動周邊乃至全縣的農戶安居樂業。”

此外,在“創品牌、增品種、提品質”的品牌戰略思想指導下,“山花爛漫”各種小雜糧都建立了可追溯制度,部分種植基地實現了直播視頻監控,消費者可以在線觀看農業種植和追蹤種植過程。目前,“山花爛漫”品牌小雜糧年銷售量超過6000噸。“有時候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一下,一天都能賣十幾萬元。”賀虎平的得意,來自於對產品的自信。“我做這個事業,沒有什麼訣竅,也沒有什麼妙招,就是堅持,就是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好土地、好基因,孕育好種子

我國栽種的小米,是世界上所有小米的祖先。考古發現,大約在七八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喫上小米了。

但興縣小米顯然比祖先們喫過的小米更好。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相關人士說:“一般市售小米粗蛋白含量約12.06%,興縣小米粗蛋白含量爲13.55%。”“該小米中微量元素鋅含量顯著高……鋅元素參與18種酶的合成,並可激活80餘種酶,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維生素A代謝,保護夜間視力,改善味覺,促進食慾,對嬰幼兒尤其重要。”

興縣地處呂梁山以西、黃河以東,是地球上黃土厚度最厚的地區,黃土有100米到200米厚。“比如那個山頭上,”賀虎平指着遠處,說:“推土機推掉100米,底下還是黃土。而且,興縣的穀子種植地主要是山上的梯田,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他說,下雨之後,一颳風,就乾燥了,不存在黴變。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爲“晉谷21號”在興縣做出斐然成績奠定了基礎。2018年全國小米品鑑大會上,“山花爛漫”提供的小米,在全國評比中脫穎而出:蛋白質含量第一,口感第一。

“山花爛漫”出名了,賀虎平也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山西省勞動模範、山西省脫貧攻堅獎、奉獻獎等榮譽,公司獲得“山西省扶貧龍頭企業”“山西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稱號。對此,他說:“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我現在做的事,早已不是爲了賺錢。今年賺的,明年可能就賠進去了。但是爲什麼我還在堅持做呢?因爲我覺得有成就感!”2015年,賀虎平當了全國勞模,在人民大會堂領獎的時候,看到大屏上有四句話: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美麗,勞動最偉大。這四句話,一下子擊中了他的心,“當時忽然就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賀虎平也遇到過低谷。2016年,小雜糧價格大跌,賀虎平又賠錢了,“突然就覺得很迷茫。”當年10月份,他專門跑到大寨虎頭山。“我看到陳永貴寫在牆上的話:心中若有大目標,千斤重擔也敢挑,心中沒有大目標,一根穀穗壓彎腰。我就是做穀子事業的,怎麼能讓穀穗把我壓彎腰?所以,我就又打起精神了!”回來之後,賀虎平開始專心研究種業,引進山西省農科院擁有優質基因的穀子“晉谷21號”。

2022年4月29日,在興縣縣委、縣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雜糧產業戰略合作視頻簽約儀式上,興縣提供的一組數據令人振奮:營養豐富的興縣小米,種植面積現已達到40萬畝左右,輻射帶動35296戶10萬多脫貧人口增收致富。

好糧食需要好種子。早在2019年,該公司就拿到了農作物常規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CD證。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認爲,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縣縣委書記喬雲說:“作爲革命老區,我們要弘揚呂梁精神,按照‘特、優、高效’的目標,把具有地域特色的雜糧產業優勢放大,通過引進優良品種,在興縣建設全國現代雜糧種質種業聚集地,打造國內雜糧種業試驗示範科技創新先行區,推動興縣現代種業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和服務鏈協同發展,把興縣打造爲中國‘雜糧之鄉’,建成全國雜糧生產、供應、培訓實訓和種子基地,真正把小雜糧產業培育成老區人民增收致富、共同富裕的大產業。”

看來,賀虎平的後半輩子可閒不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