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缺資源少路子,集體收入不穩固、增收乏力,流出人口多,致富帶頭人少,後備力量不足……1年前,這些還都是擺在佳縣烏鎮核桃樹墕村發展面前的難題。

“沒力,咱就聚力。”7月5日,烏鎮黨委書記賀成雲告訴記者,2021年烏鎮聯合轄區9個村黨支部成立了核桃樹墕聯村黨委,積極探索“四聯”模式,使核桃樹墕村打破了發展空間壁壘,與尚家溝、張慶山等8個村擰成“一股繩”共謀發展之路。

9個村2602戶6786人要一起“搭夥過日子”,在陝北深山溝溝裏還是新鮮事,要資源共享合力發展,破局得“準”,佈局得“活”,這盤鄉村振興的制勝“棋”,“新班子”該如何破?

聯村效果好不好,先看班子硬不硬。誰適合民事調解工作?誰擅長組織建設工作?誰熟悉文明創建工作……通過問計基層,求教羣衆,核桃樹墕聯村黨委組建了一支政治素質高、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統籌能力強、羣衆威信高的“聯村硬班子”。

“一個村沒人才,但9個村肯定有人才。”在基層工作29年,賀成雲深知農村工作發展的痛點,他坦言:“農村發展最缺少人才,咱必須先振興組織,才能振興鄉村。”

隨後,核桃樹墕聯村黨委創新管理模式,健全工作機制,堅持“三不變、三統一、三獨立”的管理模式,統籌各村重點工作,產業一起抓、遇事一起議、矛盾一起化、困難一起幫,有效破解了農村發展難題,形成黨建引領、優勢互補的良好工作格局。

“我們整合了9個村的資金、技術、人才和土地資源等優勢,找準烏鎮優勢產業、適合經營的村莊、善於經營的人才,抱團取暖,共謀發展。”賀成雲解釋,“我們通過發展產業項目,聯辦合作社等方式,資金打包使用、股份合理分配,將村集體、村民、企業打造成了‘利益共同體’。”

“哞哞哞”……跟隨賀成雲走進核桃樹墕村的養牛場,只見健壯的西門塔爾牛正悠閒地曬着太陽,標準化牛棚裏,65歲的飼養員高玉林正忙着投放草料,他說:“以前忙完農活就去城裏打工,又遠又苦又累,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多好啊!”

2019年,尚家溝村等9個村將各村分散的95萬元集體經濟資金集中使用,以入股的方式統一交由核桃樹墕村負責經營。聯村黨委成立後,成立了佳縣烏鎮聯村種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建立標準化養牛場,擴大產業鏈條,鼓勵鄉資返鄉投資,並通過借牛、還牛等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養牛產業,實現了9個村資金打包使用、股份合作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此外,因爲財務管理獨立建賬、獨立覈算、獨立收支,政府監管,也實實在在解決了“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聯村不聯心”等問題。

“近期,我們9個村新發展養牛戶30餘戶,周邊村莊從事牧草種植的村民也多了,養牛場的牛糞還爲農戶種植提供了肥料。生活有了盼頭,大家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核桃樹墕聯村黨委書記高功旺笑着說,西門塔爾牛肉質好、價格穩定,很適合當地養殖。

“今年我們共投資350萬元用於養牛場二期建設,前景越來越好。”賀成雲告訴記者,當前,烏鎮以養牛場爲載體,打造了集肉牛養殖、飼草種植、小雜糧種植、糞土綜合利用於一體的循環發展產業模式,探索出一條符合區域發展的新路徑。

定期召開黨委會,組織開展文明評選、技術培訓、利益分紅等活動,逐步提升服務層級和水平;對涉及聯建村重大事項,充分發揮羣衆民主,引導羣衆建言獻策,確保聯建村黨組織科學議事、民主決策、陽光運行;大力宣傳文明鄉風,促進羣衆精神文明水平全面提升……聯村不僅是村與村的簡單聯合,更是村幹部權力整合、村民心理融合的過程。

“以前村裏黃土飛揚,家家戶戶需要挑水喫,衛生差、住房安全有隱患。現在水泥路有了,自來水入戶了,產業也有了,村裏綜合條件穩步提升,大家生活更有信心了,咱年輕幹部也要加油幹,爲村民謀幸福。”核桃樹墕村第一書記馬文偉是土生土長的佳縣人,提及家鄉的變化,他深有感觸,“我們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最大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讓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從“我入股給我分紅就行,其他我不管。”到“村裏產業怎麼發展?我能不能養牛?”的思想轉變;從垃圾亂丟的“爛杆村”到乾淨整潔的美麗村莊……聯村黨委通過“三變”改革,整合資源,聯村聯企聯動產業,走出一條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幸福之路。

“下一步,我們將發揮聯村黨委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人才培養、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組織優勢,加強與龍頭企業合作,帶動羣衆就近就地就業,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夕陽西下,行走在山峁之間,賀成雲堅定地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