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廣網

央廣網貴州7月7日消息 今年以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始終堅持協商於民、協商爲民,把“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衆人辦”作爲檢驗標尺,把解決好人民羣衆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爲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協商解決基層的實際困難,實現了在羣衆中議事、在協商中成事。

近日,麻江縣壩芒鄉水城村水頭組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會”,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該組被評爲州級“特色田園·鄉村振興”集成示範試點的後續環境衛生治理問題。

院壩會議(央廣網發 麻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今天到這裏來進行院壩協商,就是要圍繞我們村關心的環境衛生治理問題來搭建協商平臺,解決好大家想要解決的問題。”麻江縣政協主席凱羣莉向前來參加協商議事的代表們介紹。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在水城村水頭組項目總投資734.5萬元打造“特色田園·鄉村振興”集成示範點建設中發現,雖然有很多羣衆能主動加入到示範試點建設當中來,但每次都需要村級網格員、“寨管委”等挨戶去動員,這給示範試點建成後的維護管理帶來極大不便。爲打通水城村村民自治“最後一公里”,暢通民意收集渠道,縣政協主動出擊,將“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陣地前移至老百姓家門口,召集協商議事成員和村民代表進行協商,讓協商議事成爲水城村環境治理的“硬核力量”。

水城村風景(央廣網發 麻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們這次開展協商議事,目的就是實現‘三個一起’,即一起議事,形成共識;一起幹事,增進感情;一起成事,共享美好。”麻江縣壩芒鄉政協工作聯絡組組長李光瑩對記者說。

協商現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後通過協商,決定完善村規民約,定期開展治理和監督,並與村民簽訂門前三包協議,帶領部分村民代表到縣內環境衛生好的村寨進行參觀學習等方式,以此建立起水城村示範點後期治理長效機制。

“以前我們也爲水城村環境整治開展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很不明顯,通過這次協商議事,村民們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議,大家參與到環境整治工作中的積極性也得到很大提高。”麻江縣壩芒鄉政協委員代表吳英勇高興地說。

積極發言的村民(央廣網發 麻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通過協商,我們羣衆和村組幹大家都有信心和決心,一定把我們的寨子的環境整治好,把它變成我們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麻江縣壩芒鄉水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羅傳彬說。

通過此次協商,一股“好商量”的新風正在水城村凝聚人心、彙集力量,將爲助力麻江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貢獻智慧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