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7月7日电(记者张玉洁、王朋)从“因害设防”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小小一粒沙折射出生态理念的大变化。

治沙工人在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治沙区域进行压沙作业(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地处西北的甘肃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达19.5万平方千米和12.17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8%和28.6%。1959年,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民勤治沙站”)成立,由此拉开了甘肃科学治沙的序幕。

早年间,在民勤治沙站曾矗立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向沙漠进军。“这句口号体现的正是那个年代人们对沙漠的认识,治沙是因害设防。”在民勤治沙站基础上组建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徐先英说。

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工程被明确赋予防沙治沙的功能。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的建立,让荒漠边的绿洲得到有效保护。

与固沙植物配合治沙的,是黏土沙障、草方格沙障、植物纤维网沙障等各类沙障。在民勤治沙站,有60多种类型沙障的试验现场。

“认识在深入,选择在更科学。”徐先英说。在固沙植物的选择上,过去常用梭梭、红柳等高大灌木,如今可选择骆驼刺、沙蒿等小灌木,高矮搭配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早期的麦草方格沙障寿命较短,一些地方就因地制宜选择更加耐用的芦苇、棉花秆、胡麻秆等。

随着人力成本的攀升,机械化治沙成为新需求。沙区地形破碎复杂,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半机械化的手扶式压沙机。这一小型设备的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已在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得到应用。

这是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治沙区域已经铺设完草方格沙障的沙漠(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出后,从生态范畴看沙、在人工干预条件下实现近自然修复成为新趋势。

“就治沙谈治沙已成过去,今后治沙要在水上做文章,通过提高水的利用率来稳定沙区。”徐先英说。节水、种抗旱植物、利用疏水材料研发集雨型沙障等措施,目的都是用有限的水承载更多植被。

如今,沙也成为一种资源。曾经的不毛之地上,不仅养育了沙棘、肉苁蓉等经济作物,沙漠旅游更吸引着游客前来观光。在民勤的沙漠雕塑艺术公园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件雕塑作品与漫漫黄沙呼应,产生出别样的艺术氛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人沙和谐正在成为新的目标。”徐先英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