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文汇报

经过30年持续接力,一项民生难题将获得历史性解决。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姚凯今天在“2022年民生访谈”中透露,今年7月底,上海将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工作。与此同时,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及“一江一河”、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都将迎来新进展、新突破。

加快“两旧一村”改造攻坚

到2021年底,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还剩约20万平方米、1.1万户,主要分布在虹口、黄浦。姚凯介绍,原计划今年4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因疫情影响,相关工作有所滞后。“6月以来,我们创新工作方法,全面加速推进,到6月底,已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13.6万平方米、0.68万户,分别占全年计划任务的67%、61%。其中,虹口区已经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黄浦区还剩6万余平方米、4000余户,确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

后续,上海全面加快“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把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作为“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的重要发力点。

到去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剩余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43万平方米、1.5万户。姚凯说,零星旧改面对的最大难题是资金。为此,上海将通过成片带征、公益征收、综合改造的“三分法”改造方式,从工作机制、支持政策和资金渠道等方面着力,全面提速零星旧改。

旧住房成套改造主要包括不成套职工住宅(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小梁薄板房屋)、里弄房屋以及公寓的改造。下一步,上海将摸清底数,针对旧住房成套改造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强研究,推动更大力度的“政策赋能”。

目前,上海“城中村”地块区域位置主要分布在外环周边、老城镇地区,处在城市化包围之中。正在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总计54个,受益村民或单位30474户。2014至2020年认定的49个项目,动迁已完成97%,动迁安置房开工率达到84.5%。至今年底,预计有青浦蟠龙、闵行莘东村、宝山杨行等“城中村”项目完成改造。按照市政府明确的“年内新启动8个以上城中村改造项目”要求,上海今年初步确定6个区、8个项目,涉及村民约4937户,正在加快项目认定。

“一江一河”公共空间打造市民打卡新地标

作为上海的标志性空间,“一江一河”的发展备受关注。姚凯介绍,上海将继续在细节上用力,在“一江一河”区域塑造更多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让城市增添更多的暖意、惬意、诗意。

目前,市、区两级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筹划苏州河文旅功能整体提升,市民期盼已久的苏州河水上游览航线预计在今年年底开通,广大市民朋友可通过水陆联动的方式,打卡两岸各类文旅资源。

围绕苏州河公共空间,今年,长宁区和华东政法大学将完成万航渡路及中山公园周边环境提升改造、校园历史建筑修缮等工作,实现百年校园与百年公园的共融;普陀区将推进9处滨水驿站新建项目,进一步完善滨水空间配套设施体系;苏州河静安段占地约4.2公顷的苏河湾绿地将建成开放。

在黄浦江公共空间,今年,浦东滨江南延伸段2公里滨水空间计划贯通开放;杨浦大桥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一期工程建成开放;黄浦江沿岸加快推进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楔形绿地、黄浦新码头街和外萃丰弄绿地;闵行紫竹兰香湖绿地等项目建设。另外,加快外滩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和功能提升、“长江口二号”古船打捞以及古船博物馆项目、浦东滨江民生码头区域整体更新、杨浦滨江杨树浦发电厂转型地块开发建设。

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不低于200公里

自2018年开始推进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作以来,上海在4年里共完成了576公里整治任务。

今年是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纳入民心工程实施推进的第二年。姚凯表示,虽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的整治目标依然是年初制定的200公里不变。今年的计划中包含了黄浦区“环人民广场-新天地”示范区、徐汇区“上海南站”示范区、静安区“不夜城”示范区、虹口区“北外滩”示范区、普陀区“万里街道”示范区、杨浦区“新江湾国际生态”示范区等。整治过程中,更加重视街道全要素提升,强调无架空线全要素整治示范区的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