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即将启动,有这些本土企业值得关注

7月11日晚,第七批全国药品集采现场开标日前夜,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标志着脊柱类耗材的集采工作即将开启。

这同时也意味着,继冠脉支架、骨科人工关节之后,骨科脊柱耗材正式成为第三类纳入国家集采的高值耗材。

公告显示,本次集采产品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组建产品系统进行采购,共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按手术部位来看,产品囊括颈椎、胸腰椎、椎间盘等常见手术部位。整体而言,此轮脊柱耗材集采几乎纳入了全部类型的脊柱类耗材产品。

公告提示,已取得集采产品合法资质的医疗器械注册人/代理人均可参加本次集采。并且,与2021年9月开标的人工关节集采给予的2年采购周期不同,本轮脊柱类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周期定为3年。

在竞价规则方面,与以往的人工关节集采类似,延用同一产品系统类别下再分小组的方式,按供应能力和产品齐全程度形成多个竞价单元报价,最终价低者得。

此外,本轮脊柱类耗材竞价规则中还表示,若是A组的丢标企业竞价不高于B组最高拟中选价,则该企业仍可获得拟中选资格,显示了规则向供应能力强的企业偏移。

依据公告信息,此次集采的产品维护及相关内容确认时间至少要延续至7月24日12时。由此推算,本轮集采的具体报价竞标将晚于7月下旬开展。

无论是哪一次集采,相关企业的报价、中标、市场份额变动情况都会是行业关注重心。在此前的人工关节集采中,国产公司春立医疗由于膝关节产品系统丢标,该公司在科创板招股书中预计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市场难言乐观,由此膝关节收入下滑可能超90%,请投资者注意风险,可见集采影响重大。

而与仿制药集采相比,虽然高值耗材产品在集采后势必要迎来一轮降价,但依据此前人工关节集采竞标结果,高值耗材类产品的整体降幅相对温和。例如,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也因此,在以价换量过后,本土企业还可能获得成长机会。

从行业格局来看,信达证券预估2019年脊柱手术耗材市场规模约70亿元,属于有较大提升空间的领域。

当前,国内脊柱耗材行业的相关公司可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主要是美敦力(Medtronic)、史赛克(Stryker)、强生(Johnson&Johnson)、捷迈(Zimmer)、施乐辉(Smith&Nephew)等跨国企业。这些品牌主要占据中国人工脊柱高端市场和大型三甲医院市场,并整体占据国内骨科四成以上市场,影响力较大。

第二梯队中,主要是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天津正天、富乐科技、凯利泰等本土企业。此类企业产品性价比高,主打二级以上医院市场,并在三级医院有相关应用。对于此类企业而言,集采有利于其巩固甚至拓展市场份额,因此,它们在集采中的表现也是后续集采需要重点关注内容。

当前,按市场总份额统计,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被认为是本土骨科耗材公司市中的前三甲,其产品线对脊柱类耗材的覆盖也相对完善。相较之下,凯利泰在脊柱方面的经营特色为脊柱微创业务。

其中,脊柱、创伤、关节全覆盖的威高骨科是国内较大的脊柱耗材产销商。该公司的第一大业务即为脊柱类产品,具体有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和椎体成形系统,而这也是当前集采的重点对象。年报信息显示,2021年,威高骨科总营收突破21亿元,脊柱类产品营收约10.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7.41%,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全行业第三。

大博医疗的业务布局则主要在创伤、脊柱领域,并以创伤为主。2021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9.94亿元,其中创伤类产品和脊柱类产品的收入比重分别为56.54%和28.35%,约11.27亿元、5.65亿元。

除了威高骨科和大博医疗,三友医疗主营脊柱及创伤两大类,并以脊柱植入物耗材为主。信达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该公司脊柱植入物收入占比达93%,按公司6亿元的总营收估算,此部分业务的收入也在5亿元之上。当年内,该公司的Adena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Halis胸腰椎融合器系统、Zina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这三大系列产品合计收入占比达到73.63%。

凯利泰成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产品也主要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2021年,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2.69亿元,其中椎体成形微创产品收入5.52亿元,占比43.5%。

二级市场上,7月12日盘中,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凯利泰均有2%上下的小幅下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