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截至7月18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上半年保費收入已悉數出爐,合計攬收保費1.59萬億元,同比增長4%。

分業務來看,上市險企壽險業務仍呈分化局面,保費增速“三升兩降”,其中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和平安壽險保費依舊承壓,保費收入分別爲4397億元、2634.35億元,同比下滑0.7%、2.5%。但財險業務方面,三家財險公司均實現較高增速。

開源證券分析師高超認爲,壽險負債端短期改善概率較低,仍需關注人力降幅、實動率改善以及剔除基數影響後的產能變動。車險景氣度向上趨勢延續,汽車銷售刺激政策有望進一步帶動車險改善。

壽險新業務仍舊承壓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人保取得保費收入3790.95億元,同比增長11%;中國太保取得保費收入2408.79億元,同比增長7.9%;新華保險取得保費收入1025.86億元,同比增長1.96%;中國平安取得保費收入4290.39億元,同比增長1.6%;中國人壽取得保費收入4397億元,同比微降0.66%。

分業務來看,上市險企壽險業務仍舊承壓,表現分化。今年上半年,人保壽險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720.41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居首。太保壽險和新華保險分別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490.53億元和1025.8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5.4%和2.0%。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397億元,同比微降0.7%;平安壽險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634.35億元,同比下滑2.5%。

招商證券分析師鄭積沙稱,人保壽險增速繼續保持同業領先水平,主要受益於銀保渠道貢獻了較多的保費收入。

從新單業務來看,上半年多家上市險企壽險新業務發展繼續承壓。其中,人保壽險的長險首年期交業務同比下滑1.6%;平安壽險及健康險的個人新單業務同比下滑11.9%;太保壽險的代理人渠道個人新單期繳業務同比下滑34.8%。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和國際局勢對經濟發生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城鄉居民收入受到了一定影響,這制約了他們購買保險的意願和支付能力。其次,近年來上市險企都在推進保險代理人隊伍的壓實清虛,代理人隊伍的下降也會導致新單保費收入下降。”

鄭積沙亦認爲,主要是由於疫情散發和居民消費低迷等因素持續影響新單銷售。當前各公司渠道轉型持續深化,預計代理人數量還將繼續下滑但同比降幅將邊際收窄,經過行業“去劣存優”後代理人產能將有所提升。同時各公司持續調整產品策略,在重疾險銷售疲軟背景下加大了對儲蓄類產品的投放,短期帶來了一定的業務增量。預計隨着疫情逐步好轉、代理人服務能力和產能持續提升、健康管理及養老等特色服務賦能產品銷售有望推動三季度新單銷售企穩好轉。

華創證券分析師團隊在研報中表示,一季度上市險企人身險新單持續承壓,二季度起,各險企產品策略重點圍繞財富管理和健康保障需求展開,紛紛發力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類險種,並輔以“年金+萬能”產品銷售等,有效帶動業務回暖。但是由於二季度主推的儲蓄類、年金類產品新業務價值率較低,高價值率的重疾產品銷售並不樂觀,上半年新單回暖預計難以彌補NBV(新業務價值)負增長壓力,整體價值率或繼續下行。

該團隊指出,隨着低質代理人的加速出清,各公司人力規模將逐步企穩,隊伍質態得以穩定、結構也會實現明顯優化,績優人羣業績佔比將進一步提高。如何穩定核心人羣並提升產能,將是未來各保險公司重點發力的方向。

高超在研報中預測,上市險企個險渠道新單保費同比承壓,保障型需求尚未恢復,壽險轉型仍在深化過程中,壽險負債端短期改善概率較低,仍需關注人力降幅、實動率改善以及剔除基數影響後的產能變動。

健康險公司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平安健康和人保健康分別實現保費收入74億元和303.83億元,同比增長22.99%、18.82%。

財險業務實現較高增速

與壽險業務增速分化不同,上市保險公司的財險業務均實現較高增速。今年上半年,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合計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5152.89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累計原保費收入分別爲1467.92億元和918.2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0.1%和12.2%。人保財險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766.71億元,同比增長9.9%。

本報記者注意到,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大幅增長是財險保費收入增長的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老三家”的車險保費收入增幅均超過6%,其中,太保產險今年上半年車險保費收入爲481.69億元,同比增長7.9%;平安產險的車險保費收入爲955.02億元,同比增長7.29%;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爲1288.08億元,同比增長6.7%。

鄭積沙認爲,在汽車產業鏈的逐步恢復和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新能源車下鄉等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實施的背景下,預計汽車銷量將繼續改善,進而推動車險保費增速迎來持續性的恢復增長。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鼎、王劍表示,今年是車險景氣度較高的一年,因爲今年存量的新能源車險要開始執行去年末發佈的新定價條款,保費規模要同比上調,同時增量的新能源車險同比增速較快,所以今年車險保費規模有望達到8000億元。按照這種速度,隨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車均保費逐步提升,年平均增速能達到6%-10%,總保費規模到2024年有望超過萬億元。

上市險企業績方面,據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預計,2022年上半年,受制於權益市場疲弱以及21年上半年高基數影響,上市險企歸母淨利潤總體承壓。具體而言,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2022年中期歸母淨利潤增速同比變動分別爲-6.4%、-14.8%、-21.7%、-30.6%、-56.9%。

近日,新華保險發佈業績預減公告表示,公司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爲42.18億元至52.73億元,預計同比下降50%至60%。對此,新華保險解釋稱,“業績預減的主要原因是在去年同期淨利潤高基數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受資本市場低迷的影響,投資收益減少,導致淨利潤同比變動較大”。

二級市場方面,雖然各險企紛紛通過回購股份、高管增持來穩定股價,但保險股表現仍然低迷。

李文中向本報記者表示:“首先,保險業經過前些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受自身運行規律和政策的共同作用自去年出現了持續調整。其次,在新冠疫情和國際局勢的衝擊之下保險業還難以看到保險業調整結束的信號。再次,上半年股市總體上也呈下降之勢,保險股會受到影響。不過,如果從保險業的發展前景來看,當前保險股的估值確實處於相對低位,應該是長期投資都開始逐步建倉的機會。”

興業證券分析師孫寅、徐一洲亦認爲,當前保險板塊估值和市場持倉均處於歷史底部區間,具備較好修復空間的保險股市場關注度明顯提升。展望後續,負債端新單業務預期將在儲蓄業務需求回升、隊伍規模企穩以及低基數帶動下逐步修復;資產端投資收益或隨地產風險緩釋、權益市場回暖和利率震盪企穩持續改善。基本面改善預期下低估值和低持倉的保險股配置價值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