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王永菲 冉學東 北京報道

2020-2024年,中國銀行業數字化投入佔比不斷提升,已經超過信息化相關投入,金融機構的數字化建設投入也一直走在各行業的前列。近兩年銀行、保險、證券領域的大型金融企業,基本都在探索金融數據“上雲”,金融雲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而另一邊,京東、華爲、阿里等互聯網大廠也紛紛加碼金融雲賽道。IDC近日報告顯示,2021年下半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規模達到39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9.3%。金融數據上雲,已成爲金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路徑之一。

“雲計算分佈式架構,成爲數字化趨勢下金融機構競爭最核心的領導性戰略之一。”在近日的京東雲峯會“數智金融”論壇上,京東科技、京東雲事業羣副總裁劉辰向《華夏時報》在內的記者表示。

金融上雲面臨多重考驗

“業務數智化、應用現代化、平臺自主化”三者相輔相成,才能共同構建金融機構踐行數字化戰略的技術生產力要素,只有整體的生產力提升,才能夠保證數字化戰略落地的效果。

金融機構在數字化戰略中卓有遠見,通過應用智能,可信科技,基礎技術,和關鍵數字基礎設施等多維度的投入,不斷通過技術降本提效,突破增長的天花板,在競爭態勢中形成數字化差異。

整體來看,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還要滿足現有傳統關係數據庫轉型至高擴展、高併發、高吞吐的數據庫形式,完善金融市場風險控制以及藉助人工智能、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實現雲原生場景改造。

Forrester、京東雲聯合發佈的《混合雲主題思想的領導力報告》指出,基於面向300餘位中大型企業CIO和數字化負責人展開調研,報告指出超過60%的受訪企業至少使用一個專有云和一個公有云平臺,混合多雲環境成爲政企常態化的選擇。在這種環境下,客戶的自主可控度,議價權和可靠性得到更好地保障,但是異構架構的複雜性也帶來更大的挑戰。在這個場景下,企業需把握關鍵業務場景,有效規劃雲原生業務實踐,通過三位一體的能力,構建分佈式雲原生化的雲平臺。

在金融上雲實踐中,京東、華爲、阿里等紛紛爲金融機構推出“金融雲”業務。以京東金融云爲例,其爲金融機構提供應用多活,架構多芯,平臺開放的一整套混合多雲基礎設施。

在京東雲峯會“數智金融”論壇上,京東金融雲還推出了面向金融機構的統一數字化基座混合多雲操作系統雲艦。

本報記者瞭解到,雲艦可爲金融行業客戶提供符合金融監管合規要求的穩定、安全、可靠的雲基礎設施能力,解決金融機構客戶在多雲環境中遷移、構建、管理難題,協助金融機構降低IT建設和維護成本,提升業務可靠性,爲高效業務創新和發展提供堅實的雲操作系統支持。

“雲艦具備四個主要特點:應用多活,架構多芯,平臺開放和滿足金融級監管和業務運行要求。”劉辰向《華夏時報》在內的記者介紹。

此外,該雲艦還可支撐京東自身業務體系內的支付、保險、財富、消費金融、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服務等領域金融級業務的穩定運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從數據中心、雲平臺到應用,全棧滿足一行兩會監管要求的,金融行業級產品SLA,爲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的金融級服務。

目前,雲艦雲原生調度和容器內核,在金融、零售、物流等場景全面應用,達到千萬核CPU規模,是全球最大規模的K8S集羣和Docker集羣之一。已經歷了618,春晚紅包等海量業務流量洪峯的考驗。

多領域上雲前景可期

除了在金融領域的發展,雲計算在產業鏈發展中葉正發揮重要作用。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數智化轉型成爲我國經濟發展的助推力,新一輪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其中製造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格外引人關注。

“智改數轉”的典型應用,是常州市鐘樓區的“超級虛擬工廠”。“超級虛擬工廠”由京東雲、智雲天工、常州移動共同爲常州市鐘樓區打造的5G+AI工業製造雲平臺,它可以準確瞭解哪些設備能生產什麼產品、哪些設備閒置、哪些生產線有富餘產能,因此能夠快速將區域產能有效聚合,有機調配生產資源,從產能結構進行有效優化和提升,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超級虛擬工廠’已接入區域內600餘家工業企業和46000多臺設備,打造了150多款爆款產品,實現3億多元的剩餘產能轉化,助力常州地區製造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打造優質產能,最終促進區域產業升級轉型。”智雲天工產品副總裁趙娜向記者表示。

京東科技數字城市羣京東智造雲總經理許舟平表示:“更高效的供應鏈,讓生產系統產生更大的靈活性,助力製造業解決缺乏頂層設計能力、數據資產化程度低、生產設備連通性差、研產供協同能力低等關鍵問題,並結合區域運營能力打造明星單品、燈塔工廠、產業互聯示範案例,爲當地產業創新運營保駕護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