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銀行業和保險業未來還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在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同時,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7月21日,國新辦就2022年上半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發展情況舉行發佈會。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穩增長的壓力很大,銀保監會圍繞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出臺了多項細化實化政策舉措,切實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助力深化和實施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銀行業和保險業主要經營和風險指標均處於合理區間。

從上半年的具體數據來看,截至6月末,銀行業和保險業總體運行穩健,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增強,保險償付能力充足。銀行業上,2022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60.4萬億元,同比增長9.6%,人民幣貸款新增13.7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增速爲11.2%;且銀行業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6月末普惠型小微貸款同比增長22.6%,基礎設施貸款增加2.6萬億元,居民消費貸款增加1589億元;同時銀行的整體風險抵補能力也較爲充足,初步統計,6月末不良貸款率1.77%,較年初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爲203.8%。保險業總資產26.6萬億元,同比增長11.1%,1至6月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8萬億元,同比增長5.1%,保險業賠款支出與給付累計7768億元,同比增長3.1%,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24.2%。

從具體的政策來看,第一,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有關政策持續完善細化,幫助疫情之下受挫嚴重的企業、小微企業、“三農”等主體在疫情和其它不確定性情況之下,紓困解難,健康發展。5月31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推出六個方面33項措施並要求儘快落地見效,儘早對穩住經濟和助企紓困等產生更大政策效應。6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等金融服務的通知》,並提到,“要努力實現住宿、餐飲、零售、文化、旅遊、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信貸餘額持續穩步增長,鼓勵銀行機構在受疫情影響的特定時間內適當提高相關行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可以看到各項細化政策持續完善,助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第二,在穩增長進程之下,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也在持續完善,通過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等措施,更加精準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先進製造、民營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未來銀行業和保險業也將持續支持經濟發展,爲經濟與民生的恢復貢獻力量。

第三,防範風險始終是金融業的永恆主題。銀行業和保險業持續控制金融槓桿率,有序拆解了影子銀行,目前類信貸“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峯值壓降超25萬億元,未來將繼續嚴防類信貸“影子銀行”反彈回潮,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僞金融創新行爲等,把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並進一步做到統一同類機構和產品監管標準,建立“影子銀行”的風險分類、風險權重、資本撥備計提等標準。同時爲保證長期發展,銀行業不減處置不良貸款的力度,深入研判風險,做實資產分類,拓寬不良貸款處置渠道,從而嚴格控制不良資產風險反彈,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在房地產領域,始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緊緊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協助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從而穩妥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

第四,隨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推進,數以億計農村人口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融入當地成爲新市民。爲此銀行業和保險業持續推進和深化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3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在住房金融、健康和養老金融等方面推行不同方案,推動服務新市民金融政策和就業、創業、住房、教育、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協同發展。

可以看到,銀行業和保險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爲經濟復甦和國家建設發揮作用。未來也會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在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的同時,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