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逼平日本,中國足球又喘了口氣。社交媒體熱議中,“不知道該怎麼罵”的口吻流傳,不過進入8月,中超重啓,主題是恢復主客場、聯賽恢復正常運營……

一夜之間,中超聯賽似乎就將正常化了。

只是這樣快速的正常化,依舊包含有太多不正常的隱患。

第一大難題:

找不到主場

在複雜的疫情環境下,中超聯賽原本計劃第二階段從7月21日就啓動,稍微延期到8月5日,並且對俱樂部欠薪問題提出嚴格要求,“在7月30日前,解決不低於總額30%的欠薪”。

這一次轉身,轉得有點太快。

所有球隊和球迷,都會歡迎主客場的恢復,這纔是一個正經聯賽該有的樣子。可不少俱樂部,能否承擔主客場的成本、甚至有些俱樂部能否找到合適的主場球場,都是巨大挑戰。

以北京國安爲例,工體在重建、豐體多年未承辦比賽,球隊要找到一個北京球迷認同的“主場”,倉促時間之下,有很高難度。

即便有合用的主場,俱樂部能否支付主場運營的費用,每場主場比賽究竟能允許多少球迷進場,不同城市的疫情防控現狀是否包容,都是一連串問號。

第二大難題:

主場的費用、客場的機票誰來付?

過往賽季,幾乎所有中超俱樂部都抱怨過主場運營成本過高……除非有各地有關部門,或者足協的直接支持,否則不可能所有中超俱樂部說重啓主場,就能在一個月時間內做到重啓。

像河北、廣州隊、廣州城等吊在聯賽榜尾的俱樂部,沒錢已經不是一個賽季的問題了,主場一旦開啓運營,直接成本就是場租以及安保費用。

於是權宜之計又來了——例如將大連和海口列爲“中立場地”,有誰解決不了主場問題的,就到這兩個城市去解決吧。

這樣的權宜之計,不知道會否成爲事實,但一旦採納,已經失衡的聯賽會更加失衡——有球隊能利用真正的主場之利,也有球隊連在家門口踢球都不能做到,這樣的賽制模式,仍然不是聯賽。

至於客場,以廣州到大連、長春爲例,基本經濟艙機票,一支球隊統計下來,成本不菲。在薪資都拖欠的情況下,廣州隊、廣州城能支付嗎?

第三大難題:

欠薪怎麼討回來?

比主場更復雜、同時又牽涉到所有聯賽參與者的問題,是俱樂部廣泛存在的欠薪。

這次聯賽管理者的態度相當強硬——不能在7月31日前,解決不低於總額30%的欠薪,那麼2022賽季第二次轉會註冊新球員將被禁止,還將被處罰扣除聯賽積分3分。

到了10月31日前不能完成償還不低於2021賽季及之前欠薪總額70%的俱樂部,將被扣除6個聯賽積分。

12月31日前不能解決全部欠薪問題,將被降級或取消准入資格。

但中超有多少俱樂部能做到基本薪資不拖欠的?

賽季初的相關報道和分析,只能確認3家中超俱樂部不欠薪。這個“不欠薪”還只是指基本薪資,其他各種獎金等都不納入計量範圍。這一聲令下,俱樂部能應對達標的,能有幾家?

問題一個接一個。

第四大難題:

還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的沉痾,疫情之前早已存在,而恢復主客場,勢在必行,但要求在一個月之內就能完成,有沒有欲速而不達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聯賽管理者在做出這樣決策的過程中,有沒有通盤考慮到現在的聯賽和俱樂部生存狀況?

此外,之前3天到4天一場聯賽,對運動員身體都有摧殘嫌疑……

最糟糕的結果,就是聯賽管理者,本着良好的願望、提出了看似有理的要求,最終在執行過程中,遭遇到一些根本繞不開的障礙。

一旦發生這種狀況,中超聯賽強行推動下去,是否公平?

而薪資追討,倘若聯賽管理者真能執行到位,或許也是一種陣痛療法。

中國足球乃至中國體育,特別需要這種能下大決心,能將基本規則和管理條例推行到底的大動作。

如果能以這次轉身,作爲一個起點,不達目的不罷休,抱有哪怕犧牲一半聯賽俱樂部,也要執行到底的狠勁兒,或許還能成事。

但也只能是或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