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染红头发也遭网暴?谨防人人自危消解社会信任

近日,一女生拿着自己的保研录取通知书向久病卧床的爷爷报喜,并拍照上传到个人社交平台。岂料照片被某营销号盗用并传播,引发重重流言,当事女生的一头红发,更被一众网友借题发挥、施以网暴。面对突如其来的骂声,“95后”的她几近精神崩溃。

温馨故事秒变网络闹剧,令人气愤,更令人担忧。近年来,类似网暴事件无休无止,一次次挑动大众神经。从女子取包裹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到路人遭街拍被冠之“网恋奔现”,再到前几天一女子晒订婚照被谣传为会所技师。可以说,网络谣言的“聚光灯”选中谁,谁就有可能遭受无端的舆论口水。一张张冠李戴的图片、一段无中生有的文字,都可能马上转化为真实的身心伤害。

信息化时代,社交媒体多样,发布几无门槛,确实给了一些自媒体、营销号造谣传谣带节奏的空间。有的移花接木,“开篇一张图,后文全靠编”;有的捕风捉影,不断挑选“靶子”煽风点火。在流量和利益驱使下,造谣扯谎已然被经营成了一门生意。造谣者靠着信息不对称引导舆论“按键”伤人,不但给当事人带来严重困扰,也把网络生态搅得乌烟瘴气,消耗着整个社会的信任感。

更大的问题在于,谣言之后往往伴有“网络暴力”。基于本不存在的事实,施以极度恶意的言论,对当事人所造成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本次事件的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想放过每一个网络暴力的人”,并公证了上千条严重侮辱性的内容,准备起诉网暴者。个人努力维权的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紧盯线索、主动作为,让网络空间少一些污泥浊水、狗血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负责任者。对个人而言,不信谣、不传谣、不网暴,是最起码的“德”和“善”。这理应成为网络冲浪的共识。毕竟,谁都无法笃定,自己会不会是下一次风口浪尖上的“网络靶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