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 冰 餘俊毅

日前,平安銀行發佈了升級後的6.0版口袋銀行APP,其在適老化無障礙、生活權益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相繼升級了手機銀行APP版本,並創新打造多個應用場景。比如,6月30日,渤海銀行正式發佈全新手機銀行6.0版,全新上線了“渤銀E付”“渤銀E財”和“渤銀E貸”產品譜系;6月23日,上海銀行發佈全新手機銀行7.0版本,在服務個性、界面友好、交互智能等方面進行了升級,並且打造出了數字員工“小海藍藍”,爲客戶提供7*24小時智能服務等。

根據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發佈的《2021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平均各家銀行對手機銀行進行了2.2次大的版本更新,其中最多更新10次。

《證券日報》記者實際體驗了各家銀行多款銀行APP發現,目前手機銀行所提供的服務除了存貸款、理財等金融服務外,還包括財富管理及多種便利生活的非金融服務場景,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經常使用手機銀行辦理業務及消費的孫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銀行升級APP版本較爲期待,其某些功能會更便捷;對用戶來說,就是希望能簡單明瞭,少一些摒棄冗長術語以及繁瑣步驟。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爲,當前銀行APP正呈現出多元業務涵蓋的趨勢,不斷更新迭代是不斷調整優化功能及技術能力提升的表現。

“銀行不斷升級迭代APP,是通過策略變化,將原本更多資源集中升級,有助於做大手機銀行數字化生態。目前在線上獲客和運營日益重要的趨勢下,手機銀行已經成爲各家銀行開展業務的核心發力點。”博通分析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實際上,銀行業除了在不斷升級迭代APP之外,也在通過用數量“減法”換功能“加法”。

記者注意到,除了APP新版本的更迭,也有多家銀行在對其不同APP以及相關業務進行整合“瘦身”。例如,6月22日,恆豐銀行下線了一貫平臺APP,同時關閉平臺相關服務功能,並將相關功能遷移至該行手機銀行;5月30日,工商銀行公告稱,旗下電商平臺“融e購”於6月30日晚間正式下線,相關服務停止服務等等。

隨着銀行APP不斷發展,目前國有銀行及大型股份行幾乎都有兩個以上的APP,包括信用卡、貸款、支付、生活服務等不同細分領域類別。

某銀行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對旗下APP的縮減整合,雖然業務有遷移,但實際更精細化運作,降低運營費用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用戶體驗。

“銀行APP過多容易造成銀行內數據信息的割裂,實際上用戶體驗並不好,也會對銀行自身流量形成分流。且部分APP開發完上線部署後,多頭維護運營會增加運營成本,整合APP表面上來看是在‘做減法’但實際上可以將資源集中是在‘做加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王蓬博表示,過於氾濫的銀行APP,在給用戶使用造成困擾的同時,並沒有達到銀行想要的效果,這是銀行對APP數量“做減法”的原因。未來銀行整合集中APP功能或將成爲趨勢。隨着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銀行也在積極探索精耕細作,整合旗下APP有利於打通內部渠道,進而爲客戶精準畫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