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鄭瑋、柳寧馨 海口報道

近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消博會期間,共舉辦超百場活動,發佈600餘件全球新品,其中“可持續”成爲貫穿展會的核心關鍵詞之一。在1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從日化到食品,從輕工製造到諮詢服務,超2800個參展品牌已紛紛貼上“綠色標籤”。

綠色消費緣何興起?可持續發展理念將如何改變生產端和消費端的實踐?在可持續發展浪潮下,政府、企業如何多方協作,進一步釋放綠色消費潛力?聚焦可持續消費議題,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市場主管合夥人倪清。

倪清表示,可持續發展已成爲消費品行業的新發展方向,企業在綠色轉型過程中,應積極挖掘新增長點以抵消轉型成本,通過建立可持續商業模式,形成綠色發展的正向反饋機制。此外,倪清指出,消費作爲經濟發展的基礎推動力,也牽引着經濟、社會、城市、產業變革向更綠色、更便捷、更新穎不斷升級。

綠色是消費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南方財經:近年來,綠色消費興起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倪清:綠色消費引領的消費變化趨勢有政策因素推動。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持續推進綠色消費。2020年9月,中國宣佈“3060”目標,即力爭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峯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後中國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大家的消費價值觀在轉變,行業也逐漸達成共識,高質量發展背後要考慮綠色環保。根據普華永道2021年發佈的調研報告,中國有意願使用環保包裝的受訪者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但當下我們仍然缺少可選擇的綠色產品。綠色消費不只是消費行爲、消費意願變革,也需要供給端的改革,包括生產中的技術創新,例如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型環保包裝合成生物學PHA材料。只有技術實現突破,才能從根源上替代部分高污染生產過程。

南方財經:今年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綠色消費趨勢發生哪些變化?

倪清:以新能源汽車爲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消費勢頭很好。但我們需要分析,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完全因爲這是綠色消費,還因爲產品性能好。

從這方面看,推進綠色消費要實現多維突破,不能說產品是綠色環保的,就一定能讓消費者購買,要疊加更多優勢,像新能源汽車性能比傳統燃油車好,價格有補貼,設計感和體驗感在提升,這些優勢綜合起來共同打動了消費者。可以說,綠色環保是刺激消費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南方財經:可持續消費羣體畫像是怎樣的?哪類消費者羣體更容易接受綠色消費理念?

倪清:根據普華永道的調研,年輕人相對更容易接受綠色消費理念,年輕消費羣體也是可持續消費的主力之一。其中,女性相對更有環保意識,有70%的女性受訪者注重可持續消費,在男性受訪者中注重可持續消費的比例爲40%。

需要注意的是,受技術等條件限制,目前大部分綠色產品的價格仍相對更高,也更需要去營銷,去進行消費者推廣,這背後還需要兼顧成本與性能,需要探索建立新的發展模式。

建立可持續商業模式

南方財經:受新消費趨勢變化影響,消費品產業供給端應做出哪些調整?

倪清:首先,在自身產業鏈條中,企業在原材料加工、商品回收、物流包裝等環節都可以做出調整。但綠色轉型肯定是要有的放矢,循序漸進。例如,我們現在通過“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諮詢服務,幫助企業釐清其所在行業價值鏈全鏈條碳排放範圍1,2和3的邊界,全面梳理碳排放總量及分佈格局,並基於此推進對企業自身生產工藝流程的節能減排,也對上游供應商進行低碳轉型的賦能。

同時,綠色低碳發展是多產業聯動的結構性變革,企業也要跳出慣性思維,思考新的市場機遇。餐廚廢油轉化成生物質燃料,例如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空燃煤,以賦能交通運輸及航空業。對於食品業而言,通過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達成了總體碳排放的降低;對航空業而言,使用生物質航空燃煤也是能降低總體碳排放的主要手段。

此外,國家政策的推動也非常重要。我們和企業交流過程中感受到,大多數企業的出發點首先是跟着政策走,也會探索綠色低碳市場機遇,但絕對不會過於超前,所以國家的推動還是非常重要。頭部企業也應該去呼籲和推動一些政策的出臺,例如企業節能減排過程產生的碳減排效益,可以考慮確認CCER,讓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產生新的收入以抵消轉型成本,實現商業可持續,形成一個正反饋機制。

南方財經:實踐中,如何推動消費品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建立可持續目標?企業的動力來源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倪清:最重要的是鏈長企業要發揮帶動作用。例如,新能源汽車的鏈長企業設定可持續發展標準後,供應商就會隨之跟進。在上游管理、消費者教育方面,鏈長企業都有很多使命,也具備相應的能力,需要和供應鏈生態共同努力,打造行業標準。

企業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激勵,主要在於發掘更多開源節流的機會。企業要跳出固有思維,尋找一些新的增長點,例如特斯拉靠出售碳排放額度獲得的收入實現盈利。企業要密切關注低碳領域未來的走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可能改變現有競爭格局。

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綠色金融建立低碳領域的市場激勵機制,讓金融更好地支持減碳創新企業。其中,轉型金融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比如針對非風光電行業,只要企業本身制定了減碳目標,銀行就可以根據相關評估機制給予轉型資金支持。未來,轉型金融的推進將是一個系統工程。

南方財經:“雙碳”目標的提出對中國綠色消費市場帶來哪些影響?未來,政府、企業等多方如何協同合作,實現更高質量的綠色發展?

倪清:“雙碳”目標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和“定心丸”,既能支持那些已採取減碳行動的企業堅定往前走,也給那些還沒有啓動的企業提了一個醒。今年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在立法上又進了一步,擴大了產品範圍。我們的企業家一定要儘早啓動減碳工作,積極做好準備,抓住結構性調整機會,讓企業國際競爭力再增加一個維度。

ESG就好像是一種更爲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免疫力,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有不少資本市場研究報告發現,ESG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企業,疫情之後的抗風險能力都比較強。未來,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協同合作也能夠持續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進而提升國家產業鏈的綜合實力。

未來,政府可以探索在各細分行業不斷優化完善能耗標準,逐步對標全球的行業最新標準,實現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發展。同時,世界對中國的低碳實踐也有着很高的期待,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向世界提供適合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綠色低碳轉型經驗,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