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3日訊(記者 徐川) 滙豐控股(00005.HK)分拆呼聲已久,近期又有散戶股東向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提出訴求,將業務“一分爲二”,成立一家總部設在香港、專注於亞洲地區的上市公司。

上述散戶股東認爲,近年來滙豐在亞洲的利潤貢獻力度極爲可觀,但歐美市場利潤情況不甚理想。因此,分拆可釋放估值並推動增長,從而保護股東投資利益。

對此,滙豐管理層本週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將公司“一分爲二”存在一些持續的成本影響。此外,綜合考慮到實施成本、複雜性等因素,管理層很難向股東拿出任何形式的價值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滙豐於2020年底前暫停派發季度和中期股息,這一舉措引發股東較多詬病。滙豐近期表示,擬於2023年初恢復派發季度股息,並預期2023及2024年的派息率將提升至約50%。

從市場表現來看,滙豐本週一發佈中期業績後,股價上漲近5%,報收51.85港元,但在週二港股銀行股全面承壓,滙豐下跌1.64%,報收51港元,今日持平於該價格。

亞洲地區盈利強勁 散戶直言分拆助推價值釋放

滙豐“分拆”風波由來已久。此前就有股東提議,可考慮將滙豐分解爲專注於亞洲與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家獨立個體。這其中的推動力一定程度上來自於近年來亞洲地區豐厚的利潤回報。

一位香港散戶股東在社交平臺上直言,近年,滙豐業績飽受歐美業務拖累,亞洲地區所取得的利潤均被用作補貼歐美市場,一方面損害了股東利益,同時還阻礙了集團的長遠發展。

據財聯社記者梳理統計,在2015年至2021年間,亞洲地區全年的利潤貢獻度均在6成以上。尤其在公司整體利潤波動較大的2016、2019、2020年,歐洲地區錄得不同幅度的業績虧損,而亞洲地區的利潤則仍維持在百億美元以上,這三年的利潤貢獻度均超過130%,並在2016年接近200%。

另據2022年中期業績披露,雖然滙豐⼀些主要市場受到疫情等因素衝擊,但亞洲地區仍取得63億美元的除稅前利潤,約佔整體利潤的68.7%,較上年同期增加4.67個百分點。

基於亞洲強勁的利潤貢獻度,上述散戶股東認爲,單獨剝離亞洲業務進而謀求上市,或可進一步釋放2000億港元的潛在價值,有利於集團的市值與派息策略。

從公司層面看,滙豐正持續加大對亞洲地區的戰略支持。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在今年的中期回顧中指出,在重整組合方面,已退出或正在退出西方市場的非策略性業務,將資本重新分配至亞洲及中東地區的增長範疇。

高層解答拆分成本 評級影響難有定論

需要注意的是,分拆重組勢必會帶來額外的支出成本。據國際諮詢機構In Toto Consulting Ltd保守估算,分拆可能會使滙豐失去19億美元的相關收入,不過實際的損失或會更少。

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就有機構分析師向管理層發問,“分拆爲兩個獨立個體所面臨的額外成本會有多少”。

滙豐集團財務總監邵偉信(Ewen Stevenson)表示,執行分拆須經過25個司法管轄區的批准。從一次性成本來看,可能需要3至5年的時間以及數十億美元的成本支出來構建一個獨立的IT系統。

此外,公司在清理資產時需提供資本結構調整的資金,這一要求通常被稱爲“自有資金和合格負債最低要求”(MREL)。邵偉信介紹,目前亞洲子公司有400億美元規模的MREL,單獨分拆需將所有MREL重新發行到公開市場,這一過程也可能歷時3至5年,同時還要對整體的超額MREL進行有效負債管理。

評級影響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邵偉信表示,亞洲公司分拆後不計入整體評級,就可能會使其他子公司的評級面臨下調風險。當前公司有1000億美元的一級資本,如果下調一個評級,每年可能造成25至50個基點的影響。

不過,上述部分觀點與此前有所出入。早在2013年,滙豐就曾有過分拆英國公司上市的動議。但在當時,滙豐認爲,將英國業務拆分上市從估值角度看是可行的,預計上市後將爲整個集團帶來更高評級,並且可以有效化解監管壓力。

近期多家機構給出“買入”評級

另一方面,市場機構對於分拆帶來的潛在回報已有討論。In Toto Consulting Ltd表示,即便在未有重估價值的情況下,分拆可能帶來10%的價值創造。據其測算,滙豐亞洲業務的分拆最大可釋放265億美元價值,佔其當前市值的五分之一。

有業內人士表示,亞洲地區的業務具備高發展潛力,單獨剝離後的適當獨立性有助於公司把握區域機會,更加聚焦與當地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發展策略,從而充分享受地區的增長紅利。

近期,摩根大通高盛等多家市場機構對滙豐給出“買入”評級。其中,星展發佈研究報告稱,滙豐的重組計劃步入正軌,該計劃包括將資本從低迴報企業轉移,將資本和資源重新部署到回報更高的亞洲市場,並降低業務部門整合的成本,而且經濟前景改善,也有助撥備壓力減輕,隨着新冠疫苗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推出,2021/22財年經濟前景將改善,對資產質量以及預期信貸損失正面。

國泰君安(香港)分析師曹柱指出,預計公司近年持續的重組將取得成效,並有助於其盈利增長。但同時,儘管公司的息差將受益於美聯儲加息,但盈利預計仍將面臨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