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帆 深圳報道

擁有257.3公里的海岸線,海域面積1145平方公里,作爲離深海最近的經濟中心城市,深圳可謂有着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除了港口在進出口貿易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之外,深圳的經濟發展對海洋的倚重並不明顯。深圳一位經濟觀察人士指出,相比於有些海洋城市的思路是“向海發展”,深圳很多時候是“向海要地”,這很大程度是由城市的文化以及產業發展路徑決定的。

的確,在很多人的直觀印象裏,提及深圳的產業,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金融等。

但近年來,海洋經濟在深圳的受重視程度正在提升。2017年,深圳獲批成爲國家“十三五”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在《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深圳與上海首次被賦予“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

201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再度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也陸續出臺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公開徵求意見稿)》等若干政策文件。

從全球的海洋發展大環境來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預測,到2030年,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海洋產業在增加值和創造就業方面將勝過全球經濟整體表現,海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加值的貢獻將翻一番,達到3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增加值比重的2.5%左右。

2021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市GDP的比重約爲10%,與青島、上海等城市相比,這一比例遠不算高,也很大程度反映出深圳全市的海洋發展合力尚待進一步形成。而值得期待的是,在頂層設計的加持下,在GDP邁過3萬億元大關之際,海洋經濟未來將能夠爲深圳的GDP增長,開啓多大的想象空間?

躋身全球現代海洋城市第二梯隊

6月8日,深圳市政府正式批覆通過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編制的《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這一“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圳海洋經濟將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爲總目標,構建統籌海洋經濟發展格局,不斷提升海洋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

朝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深圳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底氣。

6月22日,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南財智庫、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現代海洋城市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在2022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開幕式上正式面向全球發佈。

根據《報告》的測評結果,倫敦、新加坡、東京、紐約、上海、香港位列全球現代海洋城市綜合榜單的第一發展梯隊,深圳、洛杉磯、漢堡、廣州、休斯敦、奧斯陸、鹿特丹、青島、悉尼、釜山則進入第二梯隊。

《報告》指出,深圳是南部海洋經濟圈龍頭,在全球海洋經濟城市中,位列第二梯隊前列,其中經貿產業活力、科技創新策源等指標排名靠前。深圳是我國沿海城市中距離深海最近的經濟中心城市,且被國家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使命,在海洋產業、科技、空間、生態、文化和全球治理等領域集中發力,致力於建設具有國際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常務副祕書長單菁菁看來,排在第二梯隊的城市則各有發展側重點,深圳的特點是創新引領,擁有衆多的涉海專精特新企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深圳開始謀劃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次年率先推出互聯網、生物醫藥、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海洋經濟並不在深圳最初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列,後來被列入了未來產業,直到2018年,深圳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按照新口徑進行整合,重新確立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經濟升級爲其中之一。

從產值來看,2015年到2020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從1873.2億元增長到2596.4億元。根據深圳不久前在《培育發展海洋產業集羣行動計劃(2022-2025)》中設定的目標,到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力爭突破4000億元。

將陸上產業經驗延伸到海洋

不同於一些海洋科研強市,深圳的優勢更在於,創新立足於市場需求,並有着良好的產業化氛圍與環境。如何探索將過去陸上產業的發展經驗借鑑乃至複製到海洋產業中,將是深圳的一大使命。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安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圳在海洋新興產業、新領域、新賽道有潛力,需要在科技產業培育的環境中,爲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探索路徑和模式。

截至2020年底,深圳擁有涉海企業近20000家,在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遊業、海洋油氣業等海洋傳統產業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而在以海洋電子信息研發製造等爲代表的新興產業領域,儘管產值佔比仍然不高,但同樣已經湧現了一批在細分領域有代表性的公司。

這當中,不乏從陸上產品延伸至海洋的案例。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功率電源整體方案解決商,幾年前進入海洋領域,將工業電源運用於海上;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在航拍無人機市場的“紅海”中,更換賽道,開啓了水下無人機、水下機器人的創業之旅。

中集集團是深圳的涉海龍頭企業之一,在其傳統優勢之上,中集也在積極開拓新的海洋業務。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裁王建中向記者介紹,中集集團將在現有海工業務的基礎上,向海洋油氣生產類裝備、海洋新能源產業、海洋蛋白產業、海上城市產業等進行拓展延伸。其中,將打造面向未來的“雙碳”新賽道——在海上數據中心領域,綜合利用LNG冷能、海上風電等,打造零碳數據中心;在海上風電制氫領域,打造海上風電制氫、儲氫、運氫、用氫產業鏈;在碳捕捉及海上封存中心領域,通過產業化大項目,打造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產業鏈。

今年1-3月,中集海工業務新增生效訂單4.94億美元,同比增長54.4%,其中海上風電及清潔能源1.88億美元,滾裝船2.49億美元;累計持有在手訂單價值22億美元,同比增長120%,其中海上風電訂單佔比39%,約8.5億美元。

王建中表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必須有強大的產業支撐,放眼全球,無論挪威奧斯陸,還是新加坡,均有享譽全球的海工龍頭企業。深圳正值加速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關鍵時期,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行業龍頭是題中應有之義。

安然則指出,深圳在海洋領域成果轉化和應用拉動方面尚有潛力,需要政府和央企、國企等帶動一批重大產業牽引性項目。

開放合作,從大灣區內部開始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除了產業和創新方面的競爭力之外,國際化程度、國際交往能力、在全球的海事資源配置能力等無疑都是重要的提升方向。

前述《現代海洋城市研究報告(2021)》中,在海事資源配置和開放門戶樞紐這兩個指標體系中,深圳均僅位於第三梯隊,《報告》認爲,位於這一梯隊的城市,海事服務發展滯後於港口物流業發展速度,海事服務能力亟待協同提升等。

安然指出,深圳的海洋經濟當前存在的短板之一在於國際合作不足,在全球海洋科技網絡裏尚無太大名氣,也因此難以吸引高端複合人才。

7月17日,深圳市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調度部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會議強調,強化深港澳海洋領域合作,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匯聚更多產業、資本、人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全力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儘快取得成效。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座標體系中,合作是幾個海洋城市繞不開的話題。前述《報告》顯示,廣州與深圳同處榜單的第二梯隊,香港則處在第一梯隊。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沈體雁提出,香港、深圳、廣州,不僅各具海洋特色,同時由於三座城市地理位置極其相近,還形成了更加重要的“組合優勢”,即“粵港澳大灣區內這幾個超大型港口之間互有分工、相互促進,從打造海洋城市羣的角度來看,對於其他區域而言是非常具有借鑑意義的”。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以海洋生物研究爲例向記者指出,接駁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是打造大灣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務。香港院校在海洋科學領域得到國際肯定,前海可以通過引入香港高校海洋科學研究和人才,結合深圳的科創環境,助力深圳成爲大灣區海洋生物科技研究的樞紐。

從深圳提升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角度,安然建議,在港口航運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需要在港口集疏運和後方陸域產業聯動,在國際中轉和高端航運方面協同;加強與香港的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面向南海和生態、氣象、漁業公共服務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交流,舉辦會議論壇,嵌入全球網絡,面向東南亞提供國際海洋公共服務;在低碳和藍色碳匯方面,攜手香港接軌國際,在未來發展中主動進入全球海洋議題,爲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出中國聲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