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上海報道

隨着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加劇,布倫特原油WTI原油已經雙雙跌回俄烏衝突前的水平,美國WTI原油更是已經失守90美元關口。

美東時間8月4日,美國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2.34%,報88.54美元/桶,創下2月2日以來最低收盤水平。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2.75%,報94.12美元/桶,創下2月18日以來最低收盤水平。

對比來看,在俄烏衝突暴發前一天,2月23日布倫特原油收於96.84美元/桶,WTI原油收於92.10美元/桶。

對於國際原油價格跌回俄烏衝突前的原因,石油行業高級經濟師朱潤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市場已經基本消化俄烏衝突造成的石油供給影響,再疊加全球性的高通脹,以美聯儲爲代表的歐美央行希望通過加息來控制通脹,誘發市場對世界經濟衰退的擔憂。其次,美元在升值,對以美元計量的國際原油價格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2022年2月24日至8月4日,美元指數上升了近10%。第三,隨着煤炭、天然氣價格的持續高漲,連創歷史新高,對國際原油價格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煤炭和天然氣發電更加側重於基本需求,相對更加剛性,在民衆收入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保基本需求的支出大幅上升,必然對非基本需求的支出產生擠壓。

資金面因素也影響了油價。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最近油價大跌其實既有經濟基本面的影響,也有金融投機資本回撤的影響。其中,金融投機因素的存在放大了原油價格的波動,而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成爲市場情緒變化的重要驅動因素。

對於未來,王有鑫預測,隨着流動性退潮和金融投資資本回撤,原油走勢將更多由經濟基本面決定,未來波幅可能將收窄,下半年油價走勢將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如果歐美等經濟體增長持續回落,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原油需求將進一步減少,油價依然存在回落可能。

另一方面,雖然衰退擔憂打擊了能源需求,但供應端的緊張態勢仍有望給油價提供支撐,國際油價仍遠高於過去多年來的低位。

國際油價跌回俄烏衝突前

今年3月,俄烏衝突一度助推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雙雙突破每桶130美元的高位,均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

但隨着歐美央行持續大力加息抗通脹,經濟衰退風險也在日益升溫,國際油價已跌回俄烏衝突前的水平。例如,英國央行8月4日坦言,預計英國經濟將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進入衰退,經濟衰退將持續五個季度,爲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最長的衰退期,預計GDP將總共萎縮約2.1%。

此外,美國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萎縮,進入“技術性衰退”。展望三季度,業內人士眼下也已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擔憂。

美國銀行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預計,三季度美國GDP將再度下降0.5%,然後保持萎縮勢頭直到2023年初。Gapen指出,隨着通脹提高了食品、能源等必需品的成本,消費者感受到實際收入的衝擊,這將進一步打擊消費信心。

王有鑫對記者分析稱,近期油價大幅下跌主要反映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和流動性緊縮現實。一方面,雖然供給端仍然存在瓶頸,但需求端增速回落逐漸推動原油供需迴歸平衡。根據國際能源署7月最新預測,預計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將增加170萬桶,較6月預測下降10萬桶,歐美等經濟體經濟增速下行對需求的影響逐漸顯現。從供給端看,歐佩克+同意9月份每天增加10萬桶原油產量,預計到年底原油產量將增長180萬桶/日,原油供需失衡情況或將逐漸得到緩解,推動原油價格回落。此外,俄烏衝突後原油價格一度快速上行,這部分是緣於投機資本的推動,而隨着全球流動性的收緊和原油供需的改善,投機資金逐漸回撤,原油價格逐漸迴歸基本面主導。

整體而言,最近幾個月石油市場極端喫緊的局面也有所緩解。近月合約溢價下降,到目前爲止沒有太多跡象顯示國際制裁對俄羅斯原油出口造成實質性打擊。

基本面不支持油價持續大跌

儘管近期油價有所回落,但更多反映的是對未來經濟衰退的擔憂,其實全球市場仍供應緊張,油市基本面依舊良好,不太可能持續大跌。

例如,沙特阿美將9月運往亞洲煉油廠的阿拉伯輕質原油的價格較8月份上漲了50美分,使得整體價格較阿曼-迪拜基準原油高出9.8美元/桶,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溢價。

由於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大部分原油銷往亞洲,沙特阿美的月度定價決策也被視爲石油市場的風向標。

高盛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師Jeff Currie認爲,儘管需求增長放緩,但由於多年投資不足,供應仍然嚴重受限,市場需求仍高於供應,目前保持着100萬桶/日的供需赤字。關於經濟放緩的影響,深度衰退的明顯特點是期貨升水,目前尚沒有看到這一點,原油期貨價格仍低於現貨價格。

儘管需求逐漸減弱,但供給不足仍是支撐油價的關鍵力量。當地時間8月3日,歐佩克+同意9月份日產量增加10萬桶,創下史上最小增產幅度,這一結果遠低於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的30萬桶/天-40萬桶/天,歐佩克+實際產量更是遠低於目標產量。

而這背後的原因是,歐佩克各成員國的閒置產能普遍已經很低,由於多年來對新產能投資不足,大多數成員國已經在增產問題上有心無力。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中東的閒置產能已降至“極微”的水平,約爲每天200萬桶,僅佔全球需求的2%。

美國銀行認爲,即使歐佩克+實現了最新的增產目標,也可能不足以平息高油價,因爲歐美擬議中的對俄油設定價格上限,恐怕會招致俄羅斯的反擊:減產減供。“儘管人們開始擔心衰退並推低油價,但燃料替代效應和對俄羅斯制裁可能會給油價帶來上行風險。歐盟/美國對俄羅斯油價設定上限,可能引發俄羅斯減產,將布倫特原油價格推升至每桶130美元以上。”

總體而言,儘管近期油價下跌,但鑑於供應問題仍未解決,分析師普遍認爲油市基本面良好,未來下跌空間有限。

朱潤民展望道,如果不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油市供需狀況相對偏緊的概率更大。如果世界經濟出現嚴重的衰退,需求大幅滑坡,供需狀況將會相對寬鬆,但不管怎麼樣,未來不會出現需要歐佩克+每天減產上千萬桶原油的情況,甚至不會出現需要削減產量的情況。

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國際油價也很難回到過去的低位。朱潤民預計,國際原油價格回落的空間、低位運行的時間預計非常有限。不能排除WTI原油進一步回落到80美元/桶、甚至70美元/桶之下,但60美元/桶應該是一個非常低且不可持續的水平,幾乎不可能重新回到2020年低於40美元/桶的水平。

華爾街投行也對油價持相對積極的態度。摩根士丹利指出,一方面原油市場供應依舊緊張,另一方面高油價開始破壞需求,加上加息和衰退等因素,供需將逐步趨於平衡,油價將開始回落。之後隨着經濟從衰退中復甦,油價將再度回升。摩根士丹利將今年三季度的油價預測值下調20美元至110美元/桶,2023年一季度油價下調至最低點95美元/桶,隨後在明年下半年再度回升至110美元/桶。

(作者:吳斌 編輯:張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