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 鄭嘉意 北京報道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國家衛健委發佈信息顯示,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提高至78.2歲,邁入長壽時代已成社會趨勢。

如何提升長壽時代下老年羣體的生命質量和人生體驗,已成爲社會各界關心的重要議題。

滿足老年人醫療保障需求

近年來,養老金融政策頻出。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要求推動發展適合政策支持、自願參加、市場運營的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

5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和促進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的通知》,支持和鼓勵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發展商業養老儲蓄、商業養老理財、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等養老金融業務,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更好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6月1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宣傳提綱》,要求準確把握政策要點,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宣傳4月推出的個人養老金政策。

7月29日,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佈了《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啓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

針對保險業在老齡化進程中的獨特作用,8月5日,在2022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長壽時代高峯論壇上,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健康險處處長宮瑞光表示,近年來,保險業充分發揮在精算、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積極創新開發產品,滿足人民羣衆特別是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銀保監會人身險部正不斷完善監管政策,引導保險業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優化保險產品和服務,特別是爲老年人設計針對性的商業健康險產品,比如探索開展允許老年人和帶病人羣投保的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滿足老年人的醫療保障需求。”

養老不僅僅是產品服務要跟進

對於長壽時代的個人規劃,在2022年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長壽時代高峯論壇上,“2013年被稱爲養老服務產業元年,9年之後養老服務業有發展,但是沒有預期那麼快。”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陸傑華分析背後原因,並給出建議:養老服務業是一個長期的產業,無法賺快錢;養老服務不僅僅是產品,背後要有服務跟進,產品和服務還需要鏈接着經營,三者缺一不可;產品服務一定是老年人或特定羣體最需要的一部分,要和羣體需求緊密結合。做到這三點,未來有望看到養老服務業真正的藍海。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表示,醫養康養相結合是中國式養老的重要部分。在她看來,中國式養老可以分爲多個層面:醫療服務負責應該需要的疾病治療、慢病康復。與此同時,醫養結合也可以在各個地方社區鄉村大力推行。在康養方面,家庭照料、社區照料,還有健康養生,娛樂社交都很重要。

“爲養老籌措資金,對於絕大多數人是想到了,但沒有真正做到。”明德豐怡精算諮詢總監黃雪昀表示,儲蓄金和養老金之間不能完全劃等號,儲蓄的用途不是針對一個特定目標而做的財富積累,而養老籌資規劃是特定的目標,是指定爲退休後的養老生活來籌措資金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