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最新的場外期權44家交易商名單,其中一級交易商8家,二級交易商36家。與5月26日公佈的名單相比,本次公佈的名單中,一級交易商維持8家不變,二級交易商則減少了兩家,分別是東北證券和信達證券。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公佈的二級交易商名單中,有5家券商進入過渡期,分別是華安證券華西證券、山西證券、天風證券西南證券。根據相關規定,對於經評估不符合交易商條件的證券公司,將設置一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不得新增業務規模。

8家一級交易商維持不變

具體來看,目前一級交易商的陣容維持不變,仍爲8家,分別是廣發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

《證券公司場外期權管理辦法》規定,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A級以上的,經中國證監會認可,可以成爲一級交易商。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以上或B類BBB級以上,持續規範經營且專業人員、技術系統、風險管理等符合對應條件的證券公司,經協會備案,可以成爲二級交易商;展業一年情況良好、未有重大風險事件的,可向證監會申請成爲一級交易商。

2021年1月,申萬宏源公告,證監會對其所屬申萬宏源證券申請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資格無異議。這也是自首批7家一級交易商名單公佈後,時隔兩年的最新擴容,但此後便無新增。

對於一級交易商,業內也在期待出現新的“面孔”。一級交易商與二級交易商在業務權限上存在差別,其中,一級交易商當在滬深證券交易所開立場內個股對沖交易專用賬戶,直接開展對沖交易。二級交易商僅能與一級交易商進行場內個股對沖交易,不得自行或與一級交易商之外的交易對手開展場內個股對沖交易。

兩家券商被調出名單

5家券商進入過渡期

與中證協5月26日公佈的名單相比,本次公佈的名單中,二級交易商減少了兩家,分別是東北證券和信達證券。中證協信息顯示,東北證券和信達證券分別是第六批、第五批交易商,獲取資格的時間分別爲2020年10月份、2019年11月份。

對於不再屬於交易商的,《證券公司場外期權管理辦法》此前也做出了規定,交易商應當建立因動態調整不再屬於交易商的處置工作預案,被調出交易商名單後,不得新增場外期權業務;存量業務原則上應在合約了結後終止。因股票停牌等特殊情況無法了結的,經公司合規部門評估出具合規意見書並向協會及所屬轄區證監局報備後可展期,但展期期限不超過停牌期滿後一個月。

此外,中證協本次的名單中還首次列出了進入過渡期的券商,包括華安證券、華西證券、山西證券、天風證券、西南證券。

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名單

按照《證券公司場外期權管理辦法》規定,中國證監會、協會對交易商執業情況實施定期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實行動態調整。對於經評估不符合交易商條件的證券公司,設置一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不得新增業務規模;過渡期結束,仍未符合一級或二級交易商條件的,調出相應級別交易商名單。

一級交易商優勢凸顯

券商對場外期權業務越來越重視,行業發展呈現強者恆強的格局。中證協最新發布的券商2021年度經營業績排名中,披露了“基於櫃檯與機構客戶對手方交易業務收入排名”。這一業務主要是指場外期權業務,收入口徑是經公允價值調整的場外期權業務收入扣減對沖成本。

數據顯示,2021年20家券商場外期權業務總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59.46%。其中,中信證券基於櫃檯與機構客戶對手方交易業務收入爲19.41億元,居於行業首位;申萬宏源以18.91億元居於行業第二位;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該項收入分別爲14.74億元、12.19億元、11.3億元。

申萬宏源金融創新總部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成功獲得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資格和跨境業務資格之後,公司進一步做大指數、商品類業務併發力個股類業務,不斷提升客戶覆蓋範圍和深度,業務創新成效明顯。公司場外期權新增及存續業務規模位居行業前列,個股期權市場份額迅速提升,場外衍生品業務已經逐漸成爲公司重要的增長極。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海通證券與國泰君安證券均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均將衍生品部門獨立提級爲一級部門。而在一級交易商中,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均將衍生品交易部門單獨設爲一級部門。

華創證券非銀團隊表示,當前衍生品業務主要基於客需進行服務,業務驅動來自規模而非收益率。衍生品業務規模雖因監管比例限制與淨資產規模掛鉤,但不會明顯佔用資金。但是自營投資往往以收益率作爲主要考覈指標,兩塊業務經營管理邏輯存在一定差異。頭部券商將衍生品部門獨立出來有助於提升衍生品業務經營效率,提升風險控制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