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男三次夢到過相同的場景——世錦賽賽場上,男子跳遠金牌捧到他的面前。去年、今年都夢到過,每次夢醒,他都告訴自己,“要現實一點”,他總擔心這樣的夢可能不是好夢,畢竟去年的東京奧運會,他因爲太渴望獎牌乃至金牌而發揮失常,連決賽都沒進去。也正因如此,王嘉男這個名字對很多人而言都還陌生,直到2022年7月17日。

北京時間7月17日上午,美國俄勒岡州尤金進行的2022田徑世錦賽男子跳遠決賽中,王嘉男憑藉最後一跳的8.36米完成“絕地反擊”,爲中國田徑隊奪得尤金世錦賽的第一枚金牌,這也是中國男子選手首奪世錦賽跳遠金牌,更是中國田徑歷史上第一個男子田賽世界冠軍。

一戰成名也好,夢想成真也好,當夢中的那塊金牌真的掛在了自己的胸膛,王嘉男覺得,自己這一代運動員是幸運的,從某個角度去看,這是在科學理念中探索多年、又實行了“請進來,走出去”戰略的中國田徑厚積薄發的結果,而如今他所取得的成績,也正爲下一代人做着鋪墊。“這是一枚能夠爲未來的跳遠運動以及年輕運動員奠定信心的金牌。”王嘉男對《中國新聞週刊》說,“以後的孩子們會抱着更加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訓練和比賽。”

而隨着劉翔、蘇炳添、王嘉男們的出現,亞洲人已經越來越多地步入世界頂尖田徑運動員之列,中國的田徑也正進入新的時代。

“就是仰着頭跳也能拼個獎牌吧”

也許是爲了激勵運動員,跳遠決賽那天,金銀銅三塊獎牌就懸掛在起跑線的邊上,在尤金夏日的陽光下,吸引着這羣爲之奮鬥的年輕人。“我看了好幾次。”王嘉男回憶,“但是我跟自己講: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直到最後一跳之前,王嘉男8米03的成績還僅排名在第五位。顯示成績的大屏幕上,第三名的成績是8米15,“不是特別高,我覺得我應該可以去衝一下,就是仰着頭跳也能拼個獎牌。”王嘉男的信心不是沒有根據,他的最好成績爲8米47,遠在2016年他首次出征里約奧運會時,在資格賽第一跳就曾跳出過8米24。

在來尤金之前,王嘉男不再考慮金牌這件事,他覺得這次心態特別好,東京的失利讓他徹底放下了所有包袱,檢錄的時候他還觀察大家的狀態,在心裏默默爲這場決賽預定了一下前三名:希臘奧運冠軍是第一名,第二是瑞典那個小夥子……

放鬆的心態幫助了他,最後一跳完全發揮出了技術水平,在跳起來那一瞬間,他就隱約感覺這跳“有了”。在之後的很多天,這逆襲爲冠軍的一跳仍被觀衆們找出來反覆觀看,那已經成爲中國田徑史上光輝的一筆。

王嘉男不否認,這也是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不過這幾天已經比較平靜,只有刷微博看到網友發比賽視頻艾特自己,會再以觀衆的身份完整地看一遍。比賽剛結束時,他每一次回看最後那一跳的視頻,都是和教練蘭迪一起復盤分析動作中的瑕疵——那一跳整個助跑起跳銜接還是不錯,已經發揮出他和教練訓練中想要的水平,但是空中的技術以及落地瞬間,仍有改進的空間。例如落地時,王嘉男略向後躺了一點,損失了一部分成績,這將是今後一段時間他在訓練中慢慢打磨的重點。

出征尤金世錦賽前,王嘉男在社交媒體分享了手機App上的一張日曆表:“來到國家隊已經3078天, 2016年奧運會跳遠決賽已過2058天,第一次半月板手術已過1928天,第二次半月板手術已過1565天……”他記錄着運動生涯的每一個拐點。一位國家隊工作人員在他的日曆表下評論說:“運動員絕對是長期主義的最佳註釋。”今年距離王嘉男從十項全能轉攻跳遠,剛好十年。

1996年8月出生於遼寧瀋陽的王嘉男,從小就愛動,和同齡人相比,“跑得特別快,跳得特別遠”。2005年,還是小學生的王嘉男參加瀋河區運動會,他記得自己參加的項目是100米短跑,成績一般,但是被瀋陽市體育運動學校教練楊克強一眼相中。後來,楊克強回憶,他當時是在操場上看到了正在走路的王嘉男,雖然不算很高,但是腿長,走路“一顛一顛”的,有運動員那個勁兒,感覺是個好苗子。

進入體校,王嘉男對什麼項目都有興趣,又一時沒有找到突破的單項,於是練十項全能:100米、400米、1500米、110米欄、跳遠、跳高、撐杆跳高、鉛球、鐵餅、標槍,十個項目每樣都練。這正是很多田徑高水平強國在培養青少年人才時經常選擇的模式——全方位打下訓練基礎後,再根據運動員自身條件確定發展方向。

21世紀初,國家田徑管理中心已經提出,“經濟投入、單個教育水平、科學技術介入以及管理方式是取得成績的前提。”向田徑強國學習合理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模式,就是科學訓練和管理中的重要一項。王嘉男對《中國新聞週刊》說,曾經的十項全能訓練經驗,爲自己的體能和對運動的理解都打下了堅實基礎。

由於出色的身體條件和運動天賦,2010年,王嘉男被引進到徐州市田徑隊,隨後又被選入江蘇省體工隊。2012年2月,王嘉男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室內男子十項全能比賽,不到16歲的他在十項全能比賽中取得了7063分,這是2012年世界青年運動員中位列第二的好成績。這次全能比賽,他的跳遠成績達到7米80,已經是國家健將級水平。他在省隊的教練趙磊對他說,“別練全能了,練跳遠吧。”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幾個月後,2012年9月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剛剛過完16歲生日的王嘉男以8米04的成績獲得跳遠冠軍,這是他職業生涯第一次突破8米大關。之後,他徹底專注於跳遠單項,開始向着10年後的金牌邁進。

“走出去、請進來”

自20世紀80年代初劉玉煌打破8米大關開始,中國男子跳遠一直在尋求突破,但大多運動員的最好成績都是在國內或者亞洲範圍內的比賽中取得。爲了衝破瓶頸,以科學訓練取代以往的苦練,中國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在北京奧運會前就提出“向科學訓練要成績”,北京奧運會後,開啓了“走出去、請進來”戰略,通過聘請高水平外教,建立國外訓練基地等合作方式,尋求在先進訓練理念下推動中國運動員迅速向國際一流靠攏。

正是得益於這個戰略,2013年中國田徑隊聘請蘭迪·亨廷頓作爲跳遠隊外籍教練,這位美國傳奇教頭曾指導過三級跳遠傳奇人物威利·班克斯和跳遠世界紀錄保持者邁克·鮑威爾。這一年,王嘉男被選進蘭迪組建的跳遠國家隊,成爲蘭迪的第一批弟子。

蘭迪最早被中國人熟知,是因爲在他的幫助下,蘇炳添於26歲到31歲這個年齡段迸發出驚人的潛力,蘭迪對其起跑、蹬地和發力動作進行了改進後,最終幫助“蘇神”在32歲“高齡”締造了東京奧運會上9秒83的亞洲紀錄。

在王嘉男那裏,從助跑、空中技術到起跳,他的每一個技術動作同樣也經過了蘭迪的精心塑造,“每一跳之間,他都會跟我強調助跑、節奏的精準度。”王嘉男說。

從蘭迪接手王嘉男這批跳遠隊員那天起,就對每個人進行了詳盡的數據分析,結合身高、體長、腿長、不同體重情況下的爆發力數據,制定不同的技術方案。再記錄每個人助跑速度、起跳角度、步長、步頻,由他的科研團隊進行計算,補強薄弱環節。蘭迪的團隊中,不僅有醫療師、體能師、營養師和科研人員,還有生物力學專家。蘭迪在此前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中國跳遠運動員的低速爆發力(偏力量)很好,但高速爆發力(偏速度)比較差,所以我更強調速度。先加快速度,再讓技術適應新速度。”

與一些習慣“敲打”隊員的教練不同,蘭迪喜歡通過鼓勵給隊員信心。王嘉男記得,自從加入國家隊,蘭迪就總是誇,說他這個好那個好,說他的能力沒問題。讓王嘉男印象最深的,就是出征本屆世錦賽之前,由於舉辦場地俄勒岡大學是蘭迪的母校,也是王嘉男8年前獲得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冠軍之地,蘭迪對王嘉男說:“這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沒有人能夠在我們的家裏擊敗你。”蘭迪的這些話,成爲王嘉男面對歐美強大對手時的定心丸。

蘭迪擔任跳遠國家隊教練後,中國男子跳遠軍團開始發力,王嘉男也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2013年7月的亞錦賽上,在當時中國跳遠“一哥”李金哲缺席的情況下,17歲的王嘉男以7米95的成績獲得跳遠冠軍。2014年5月21日,在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北京站的男子跳遠決賽中,王嘉男跳出8.09米的成績奪得男子跳遠冠軍。同年7月,他又在尤金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上贏得金牌。

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國男子跳遠隊三名選手李金哲、高興龍、王嘉男同時出現在決賽賽場,這在世錦賽歷史上只有“劉易斯時代”的美國田徑隊能夠做到。最終,王嘉男獲得銅牌,這也是亞洲田徑歷史上首枚世錦賽跳遠獎牌。當時就有業內人士曾預測,中國跳遠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來。

創造了歷史的王嘉男之後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各項國際大賽,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男子跳遠決賽,王嘉男以8米17的成績獲得第五名。2018年全國田徑冠軍賽暨亞運會選拔賽上,王嘉男跳出8.47米的成績,不僅追平了李金哲保持的男子跳遠全國紀錄,也是王嘉男的個人最好成績,這個成績處於當年年度世界排名榜第3位。2020年,他以8米36的賽季最好成績排名世界第一。

直到東京奧運會之前,王嘉男都保持着穩健的佳績,所有人都對他的奧運會成績充滿期待。王嘉男說:“那段時間如果問我東京奧運會的目標,我肯定說是奔着獎牌去,甚至是奔着金牌去。” 

東京折戟之後

“在東京,我栽了大跟頭。”奪得世錦賽金牌後,王嘉男對許多媒體說過這句話。東京奧運會男子跳遠資格賽賽場上,王嘉男最遠跳出7米81,無緣晉級決賽。要知道,當年未滿16歲的他第一次參加國內比賽並且比的還是十項全能項目時,跳遠成績就有7米80。

按行內人的說法,跳遠這個項目,偶然性比較大,容錯率低,這樣的比賽特別考驗心理素質,其他競技項目裏能夠幫助運動員興奮的好勝心,在這個項目中,也許不會成爲加分項。

出發東京前,奪牌的願望過於強烈,反而成了王嘉男的心理負擔。對於勝利超乎尋常的渴望影響了他的訓練,如今回頭去看,他覺得自己有點心浮氣躁,過於着急,以至於有些方面和蘭迪教練沒有溝通好,產生了分歧。東京奧運會的失敗讓他徹底擺正了心態,回來後,他給自己定了個規矩——不管教練說什麼,都言聽計從,哪怕蘭迪說“1+1=3”,也要聽他的。東京的比賽用品他也照樣帶在身邊,有些人覺得,失利場地的用品晦氣,王嘉男不這麼想,他覺得再大的失敗也得面對,而不是避諱,何況這些比賽用品還能時刻提醒他,汲取在東京的教訓。

如此心態下,今年冬訓中蘭迪爲王嘉男制訂的所有訓練計劃、訓練方向和技術上的改進調整,都得到了他的積極配合。

作爲曾經的十項全能選手,王嘉男速度條件出衆,但他此前在助跑轉起跳的銜接過程中,起跳準備動作過大,造成助跑水平速度的損失,影響了騰空後的遠度。針對王嘉男板前兩步降速的問題,蘭迪通過不同步數的助跑,讓他在冬訓期間逐漸熟練了板前最後兩步的技術,再通過全程助跑起跳練習,讓其速度能力和起跳銜接的技術實現有效串聯。冬訓中,他與蘭迪的默契配合,對助跑和起跳銜接細節上的改進,爲他在世錦賽上的成功一躍奠定了基礎。

此時,中國田徑隊在從外教那裏獲得更先進的理念和執教水平的同時,也在更基礎的制度層面改變着自己。2019年,中國田徑協會將原有的3個訓練部門拆分爲8個,提高訓練精細化和專業化管理水平。並且加大政策激勵力度,教練員實行年薪制,打造了內外教良性競爭的格局。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田曉君曾在採訪中說:“並不是說外教來了之後,我們的運動員就出現了這麼多進步。實際上,通過引進外教,也促進國內教練在訓練理念、賽練結合思路等方面儘快向國際高水平靠攏,形成內外競爭、多種競爭的格局。”

無論蘇炳添的“高齡”突破,還是王嘉男的逆襲奪金,都是中國田徑在探索中不斷靠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縮影。而王嘉男還不到26歲,當人們忍不住把目光投向兩年後的巴黎奧運會,他對《中國新聞週刊》坦言,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就是一旦把目標鎖定在賽事的名次和成績上,對於備戰和訓練,反而起不到促進作用,既然如此,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每一次當下的訓練裏。何況眼下還有另一件大事需要操心,再過一個多月,他的孩子即將出生。

至於那些更遠未來的目標,他選擇不提也不想。不過,王嘉男談起了兒時的一個夢想——就是當英雄,因此他喜歡看成龍的電影,小時候想過如果不當運動員就去當消防員,因爲可以幫助人、救人。如今,他一步步走出挫折的谷底重回頂峯,似乎已經闡釋了另一種英雄主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