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淡出公衆視野的民主黨加稅主張,似乎又要捲土重來,其中諸多問題耐人尋味。

6月美國CPI同比上漲9.1%,創下自1981年11月以來的新高。美國二季度GDP年化環比增長率爲-0.9%,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爲應對高通脹對美國經濟的嚴重負面影響,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7月27日提出《2022年削減通脹法案》(下稱《削減通脹法案》)。

不過,這項本應聚焦解決美國嚴重通脹問題的法案,卻包括向美國大公司加稅的條款,以及向美國國內收入局(IRS)增加預算以提升IRS徵管能力的條款。理由則冠冕堂皇:向美國大公司加稅是爲了籌集資金以保障美國能源穩定、應對氣候變化、降低財政赤字和延長醫保。但是,這些本就是包括在《重建美好法案》中的重要內容,怎麼又“改頭換面”出現在《削減通脹法案》之中呢?

一度淡出公衆視野的民主黨加稅主張,似乎又要捲土重來,其中諸多問題耐人尋味。

向大公司徵收公司最低稅

《削減通脹法案》提出向利潤超過10億美元的美國大公司加徵“可替代公司最低稅”(下稱公司最低稅),稅率爲15%。徵稅對象爲約200家美國大公司。

《削減通脹法案》提出這些大公司在目前21%的美國聯邦標準所得稅稅率下的實際稅率(ETR)不足15%,爲堵塞美國大公司避稅漏洞,《削減通脹法案》建議公司最低稅以“經調整財務報表所得”爲徵稅基礎,這意味着依據會計準則計算的會計利潤將成爲繳納公司最低稅的稅基,而不再依賴於一直沿用的、以稅法規則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作爲繳稅稅基。

所謂“經調整”,只是有限項目的有限調整,而不是之前的將“會計利潤”調整爲稅法規則下的“應納稅所得額”。當美國大公司的“經調整財務報表所得”超過10億美元,就需要向聯邦政府繳納稅率爲15%的公司最低稅,但是允許抵減以前年度的經營虧損和進行稅收抵免。

如果《削減通脹法案》最終得以通過而成爲法律,公司最低稅將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未來10年公司最低稅將爲美國增加約313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除了加稅增收,《削減通脹法案》還提出查稅增收,即增加對IRS的預算投入,提升IRS的審計能力,通過查稅增加美國的稅收收入。據報道美國每年有近1萬億美元的稅收流失是基於稅收申報問題。美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爲IRS應該對美國大公司和富人進行更多、力度更大的稅務審計。

《削減通脹法案》提出要在未來10年向IRS增加預算投入800億美元,其中約456億美元用來增強審計人員力量、約253億美元用來增強審計支持工作、約48億美元用於審計系統更新、約32億美元用來提升納稅人服務水平。法案提出,增加的預算投入將主要用於對美國前1%最富人羣的稅務審計,不會增加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下人羣的稅收負擔。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此舉將在未來10年增加稅收收入約2030億美元。

加稅之路終將不平坦

2021年11月19日,美國衆議院以220票對213票通過《重建美好法案》,但是這項總額高達1.75萬億美元的法案卻一直沒有在參議院獲得通過,主要原因是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和柯爾絲滕·西內瑪反對。民主黨如果想要在參議院以預算和解程序通過法案,就必須保住民主黨內的團結一致,因爲共和黨參議員會一致反對民主黨提出的議案。

不過,對於《削減通脹法案》,喬·曼欽的態度卻發生巨大改變,於7月27日發表聲明稱,已與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達成一致,支持通過《削減通脹法案》,以降低財政赤字、降低能源成本、降低醫保成本等措施來降低創紀錄的美國通脹。可是,《削減通脹法案》中的大部分條款來自於之前他反對的《重建美好法案》,除了本文提及的稅收條款之外,《削減通脹法案》中的處方藥價格改革、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條款也都包括在《重建美好法案》之中,只是做了相應的修改。對此曼欽說《重建美好法案》已經“死亡”,取而代之的是他全力支持的《削減通脹法案》。

但是,加稅之路終將不平坦。於民主黨而言,目前民主黨參議員柯爾絲滕·西內瑪的態度仍不明朗。於共和黨而言,反對加稅的聲音是巨大而響亮的。邁克·克拉波是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共和黨領導人,也是美國頂尖的稅收專家,他多次公開表示堅決反對《削減通脹法案》中的加稅條款。克拉波引用的美國跨黨派的稅收委員會報告顯示,僅在2023年,《削減通脹法案》就會對年收入20萬美元以下人羣增稅近170億美元;另外,以會計利潤爲基礎向美國大公司徵收公司最低稅將會對美國製造業公司造成極大打擊,超出美國大公司的承受能力。克拉波認爲,基於會計利潤的公司最低稅並不能堵塞美國稅收法典存在的漏洞,應予以放棄。

結合支柱二全球最低稅謹慎觀察美國稅收動向

7月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批准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祕書長提交的工作報告,對於支柱二全球最低稅而言,技術性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全球反稅基侵蝕規則(GloBE)的《立法模板》和《釋義》已分別於2021年11月和2022年3月發佈,全球反稅基侵蝕規則的執行框架正在緊張制定的過程中。OECD預計全球最低稅將於2024年開始實施。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是支柱二全球最低稅的堅定支持者,她希望美國成爲首個實施全球最低稅的國家,並堅決主張以加稅增收作爲重要措施之一來化解美國不斷創新高的財政赤字。這次《削減通脹法案》加入公司最低稅條款,體現出民主黨拜登政府的一貫經濟主張。美國負責雙支柱談判的助理財長莉莉在1月25日的一次公開會議上表示,雙支柱方案的全球共識協議是拜登政府財政部迄今爲止取得的最大成績之一,協議包含的強有力執行條款將確保各國履行承諾,同時鼓勵未簽約國加入共識協議。她強調,雙支柱方案的共識協議並非零和遊戲,美國工人和美國公司都將獲益,美國公司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爲境外所得繳納最低稅的公司,公平的競爭環境將提升美國公司的競爭力,同時防止向海外轉移就業機會和公司倒置現象,從長遠看也有利於增加美國的財政稅收收入。

與共和黨截然不同,民主黨主張向美國大公司和富人加稅,但同時要避免美國稅制競爭力因加稅而下滑。爲此,耶倫將目光投向支柱二方案,希望在支柱二方案下在全球建立起一道最低稅屏障,爲各國劃定一道稅率爲15%的底線,任何轄區不能再提供15%以下的稅收優惠,這將爲美國加稅增收創造外部條件。《削減通脹法案》的公司最低稅爲拜登政府推動全球最低稅提供了很好的佐證財料。

儘管美國兩黨仍會有博弈,民主黨內部也有不同聲音,但我們仍需結合支柱二全球最低稅來謹慎觀察美國稅改動向,特別是美國稅收政策的外溢效應。比如,公司最低稅以基於會計準則的會計利潤作爲徵稅基礎,有可能給所得稅國際規則帶來重要影響,會大幅推動會計準則在國際稅收領域的應用,這在目前的雙支柱方案中已經有很大程度的體現。

今年5月25日,中國批准了《實施稅收協定相關措施以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的多邊公約》(下稱《多邊公約》),並將批准文書交存於OECD。批准文書包括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各自對《多邊公約》的立場和涵蓋協定範圍,《多邊公約》將於2022年9月1日對中國內地生效。《多邊公約》的批准生效體現出中國政府全面參與國際稅制體系改革、打擊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堅定決心。7月15~16日,財政部長劉昆在出席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指出,中方歡迎應對經濟數字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取得的進展。

支柱二全球最低稅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國相關企業和人士需要謹慎觀察規則制定進展和其他國家的稅收政策動向,爲維護我國稅收利益做好充分準備。

[勵賀林系天津商業大學會計學院院長、教授,姚麗系天津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系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數字經濟徵稅權國際競爭加劇背景下更好維護我國國家稅收利益研究”(課題號:20BGJ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