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7月29日纔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的次新股,華大九天(301269.SZ)上市短短6個交易日,截至8月5日收盤,累計漲幅達285.44%。

根據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淨利潤爲4000萬元,扣非淨利潤約200萬元。僅憑這些利潤數值,卻撐起了華大九天684億元的高市值。

華大九天僅僅是近一週內芯片半導體板塊個股瘋狂飆升的代表。從8月1日開始,申萬半導體指數拉出了4根陽線,其中週五(8月5日)更是錄得漲幅6.17%,板塊內多隻個股漲停,大有接力新能源板塊的跡象。

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和景氣度較高的新能源板塊相比,目前芯片半導體景氣度其實“並不會很旺盛,甚至是偏弱的”,芯片半導體行業處於國產化率提升週期,市場炒的是估值提升邏輯。

恆泰證券分析師吳海榮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追漲,而應該耐心等待市場對於板塊出現分歧,再進行操作,“可能會比較好一點”。

謹慎追漲芯片半導體

在吳海榮看來,半導體行業存在三個週期,分別是行業景氣度週期、技術創新週期和國產化率提升週期。

“行業景氣度週期目前並不旺盛,因爲全球半導體庫存高、價格下降且砍單明顯,行業景氣度週期相對偏弱;芯片半導體行業是非常複雜且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跟資金,技術創新也並非一朝一夕,所以目前更多處於國產化率提升週期。”吳海榮說道。

7月以來,市場端陸續傳出半導體供應鏈“大幅砍單”的消息,涉及三星、LG、戴爾、臺積電等頭部大廠,覆蓋了驅動IC、TDDI(觸控與顯示驅動器集成)、PMIC(集成電源管理電路)、MCU(微型控制器)等關鍵芯片/元件,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這主要是由於供給增加,但需求卻在下降,特別是作爲芯片應用最大市場的手機等終端消費產品的需求在下降。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22年1月至6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PC方面,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預測顯示,今年全球PC出貨量將大幅下滑9.5%。

再加上芯片行業開發技術難度高,所以目前能夠講的故事也就只有“國產替代”了,但這並不是一個新概念。

順爲資本副總裁齊天宇對第一財經表示,大芯片對於研發積累、測試要求更高,整個週期的開發時間會更長。

開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高、下游景氣度還不足,好在經過一年多調整後,芯片半導體行業估值較低,對於投資人來說“性價比”高。

“股票上漲,第一取決於業績,第二取決於估值,由於行業景氣度目前相對平緩,所以業績一時提不上來,目前更多處於‘拔估值’階段。”吳海榮說道。

通聯數據顯示,目前申萬半導體指數市盈率爲45.59倍,在近十年百分位中處於4.16%的水平,估值很低。

“半導體板塊從去年8月初開始調整,到現在正好一年,目前行情啓動位正好處於情緒拐點,老熱點(以新能源爲主)逐漸開始出現一定的審美疲勞,且經過市場幾番爆炒後估值高企,此時新熱點出來,符合了一些資金的胃口。”吳海榮稱。

不過,新能源板塊有着確定的上漲邏輯和行業景氣度,相較之下,芯片半導體這波上漲背後邏輯偏弱,所以多位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謹慎追高”。

招商證券研報提醒,當前半導體需求端結構分化仍然明顯,以手機、PC爲代表的消費類需求仍顯疲軟,汽車、服務器、光伏等細分需求相對穩健。在整體產業鏈庫存處於高位,疊加產能緊張局面有所緩解的背景下,半導體行業尤其是消費類半導體去庫存壓力增大,2022年三季度較大概率會旺季不旺。

市場熱炒半導體國產化

對於大家擔心的下游消費電子不景氣問題,諾安成長的蔡嵩松在二季報中如是表述:“短期看,行業供給和需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中長期看,由科技創新帶來的行業景氣度不會輕易改變,另外我們一直強調,我國半導體產業未來最大的機會在國產替代,今年就是國產替代的元年。這種時候,我們不應該被當前市場的下跌所影響,不應該對產業的發展視而不見。我們的投資理念遵循產業投資,伴隨產業的優秀公司成長,但不可避免的是,有些階段市場會對一些擾動做出極致的反應,這時候就需要我們保持理性分析客觀判斷。”

從近期一系列事件分析,芯片國產化有可能加速。

美國白宮近日發佈的一份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將於下週二(8月9日)正式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用約527億美元直接補貼和激勵美國的半導體產業。

國融證券表示,美國“芯片法案”落地將極大加劇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國內半導體產業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

此外,芯片半導體領域也傳出“技術革新”的傳聞。

比如8月5日市場爆炒的新概念“Chiplet”。所謂Chiplet,就是把要實現複雜功能的大芯片分小塊設計加工出來再連接封裝在一起,小芯片協作實現複雜功能。Chiplet技術既可以大幅提高大型芯片的良率,也可以降低設計的複雜度和設計成本以及製造成本。

8月5日當天,芯原股份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多隻“Chiplet概念股”站上漲停板,芯原股份更是大漲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