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李廣蘇建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爲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說的是蘇武牧羊的故事。

  天漢元年,漢武帝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節出使匈奴,匈奴單于卻找出種種理由將其扣留不肯放還,並多次威逼利誘意圖使其歸降。但蘇武堅貞不屈,單于便把他幽禁在地窖裏,不給飲食。過了幾天,以爲蘇武餓死了,可他卻靠着喫雪和吞噬氈毛而活了下來,匈奴人認爲他是神。單于又把他放到了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將一羣公羊放牧到產下羊崽才能回去。沒有口糧,蘇武靠喫野鼠和草籽充飢。手持漢節,日夜不離。直到過了十九年,漢朝與匈奴交好,鬚髮斑白的蘇武才得以回到長安。這個故事我們並不陌生,我們被蘇武的氣節所深深感染,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蘇武持節。

  蘇武出發時是持節而去,牧羊時更是節不離手,這個節究竟是什麼呢?節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是朝廷傳達命令、調兵遣將以及其他徵調派遣事務的憑證,根據不同用途,有金、銅、玉、木、角等多種材質。到了漢代,使臣所持的節由皇帝授予,是國家的象徵,朝廷派往匈奴的使者、派往分封各地諸侯王的使者,都需要持節,代表着律法和權利。因此有了“使節”這個稱謂,漢節也逐漸確定下來。漢節以竹爲主,我們都知道,竹子自古以來就被稱爲君子,它在中國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竹有節、腹中空、即使彎曲也不折斷,意爲有氣節、謙虛、剛直不阿、浩然正氣。所以,蘇武縱然遠離故土、飢寒交迫也必要節不離手,即便迫使他讓公羊產下羊崽過了十九年非人的生活,返回漢都時早已是節旄盡落,只剩下了一根光禿禿的竹竿,他也依然靠着這個“節”撐了下來。無獨有偶,在張騫出使西域時,也被扣在了匈奴十餘年,他也是“持漢節不失”。

  中華文明積澱至今,節對中國人十分重要,流傳下來的關於節的成語,高風亮節、砥節勵行、大節不奪、蹈節死義、松筠之節等等,都是在表達這種堅貞不屈的節操。但節在中國並不僅僅是大義凜然的氣節,還有其他的含義。譬如開源節流、節衣縮食,這裏的節就表示一種約束。中國人講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任意妄爲,沒有了節制將後患無窮。還有我們常說的進退有節,節在這裏就是尺度的意思。傳統式中國人做人講求的是外圓內方,無論在朝在野,都要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處於一箇中庸的位置纔是長遠之計。還有一個頗具貶義的詞語叫做繁文縟節,它雖然說的是一些瑣碎的、不必要的環節,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中國人在禮節上的講究。在一些祭祀、慶典、會客等活動中,古代比現在的程序要多得多。就像《紅樓夢》中的秦可卿,臥病在牀時穿的自然不那麼講究,但請大夫、有人來探望,一天就要換五次衣服,不得不說,在禮節上古人比現在人更講究。

  其實我們一直都活在“節”的影響下,氣節、禮節、節制,填充了中國人的精神層面與道德層面。

  簡介:吳瓊,女,1986年生於吉林省蛟河市,畢業於牡丹江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校期間與學友創辦文學社,並出版報紙《鏡泊學魂》,自2003年起開始在《蛟河市作文報》上發表散文、詩歌,吉林市詩詞學會會員,現就職於蛟河市統計局。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