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自然界开始了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旺盛转为凋零,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转阴的转折点。

当然,并不是立秋就马上凉快了,大概还需要40天左右,有句俗语说的是“立秋不是秋,天凉白露后”,立秋还处在中伏里面,接下来有一个末伏,酷暑并没有完全结束。

8月7号立秋,“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的立秋时间在晚上,所以说是晚立秋,在一定程度上,天气将更加炎热,身体虽然不舒服,但有利于庄稼的生长。

民间关于立秋的习俗很多,最流行的是“啃秋”,有人纳闷了?什么是啃秋,啃的是个啥?不管有钱没钱,别不懂吃。

“啃秋”

民间对于“啃秋”的习俗,由来已久,啃秋又叫咬秋,指的是吃西瓜,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了,据说立秋之时,很多人得了“癞痢疮”,有人说吃西瓜,可以治愈,结果真的灵验了,于是每年的立秋季节,人们都会吃西瓜,预防秋燥,消暑解渴,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习俗。

早年出版的县志中,就曾有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立秋当日吃瓜,可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还有一种说法是,立秋以后的西瓜不好吃,西瓜属于夏季水果,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人们都相信立秋吃瓜,可以免除腹泻的烦恼,虽然没有科学的道理,但这个有趣的现象却得以流传、

买西瓜给娃儿吃,给老人吃,要吃常温西瓜,只要不是冷冻的,都没问题。

除了啃秋以外,立秋还有“贴秋膘”和“晒秋”的习俗

“晒秋”

立秋以后,天气虽然炎热,但一早一晚已经有了一些凉意,这时候就是晒秋,所谓晒秋,就是把一些蔬菜晒干,脱掉水分,储存起来,留到冬天慢慢吃。

豇豆角、小油菜、茄子、南瓜都可以进行晾晒,“晒秋”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尤其在山区生活的村民,自古就有这个传统,屋顶有晾晒架,方便挂晒农作物等。

“贴秋膘”

夏季炎热酷暑,人们大量地补充水分,冲淡了消化液,导致吃什么都没胃口,尤其是大鱼大肉,根本不好消化,进入秋季之后,早晚天气凉爽,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肉食,梅菜扣肉、红烧肉、酱牛肉、炖羊汤、炖排骨、酱肘子、糖醋鱼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以胖瘦决定,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天气凉爽了以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且又潮湿的时间段,多吃瓜果蔬菜,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绝对没有错,辛辣、煎炸、油腻、寒凉的食物,能不吃就尽量不吃,以免伤害身体。

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