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图片

3亿件时装,28万件皮草,713亿元产值……

过去一年

汉川30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

携手交出亮眼“成绩单”

“中国服装制造名城”的名

越唱越响

汉川北河工业园承接武汉服装产业转移的产业新城一瞥。记者 匡文杰 摄

工业经济是汉川的突出优势,纺织服装是汉川第一大产业,也是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有产业集聚、无链式效应;有规模基础,无竞争优势;有产品产量,无名品名牌”的窘境。

近年来

汉川市不断强化“链式思维”

在抓招商、强技术、促开放等

多方面显现出积极改变

政府观念转变

从促进市场功能发挥到弥补市场不足


2005年,武汉汉正街大批服装小作坊向外搬迁,汉川抢抓机遇打造汉正服装工业城。一个全新的产业从这里起航。

此后几年,愈来愈多的服装加工小作坊陆续转移。汉川建起德州科技园、裕华工业园、北河工业园、华中皮草城、浙江产业园等服装产业园,筑巢引凤。

在汉川市马口工业园湖北名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加紧生产出口订单。(资料图)记者 李文勇 摄

企业扎堆形成规模效应,但一直难以突破“接单、生产、为二三线服装品牌做代加工”的桎梏。随着国内服装产业产能过剩,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服装加工厂频受冲击,汉川纺织服装产业急需用改革创新的办法,闯出一条新路子。

在万物互联的当下,企业运行所需要素,无论是原料、产品,还是信息、技术等,都需要上下游的关联互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推动关联企业实现共生、互生、再生。

如何提升产业附加值

增强企业协同性、凝聚力?

变“促进市场功能发挥”为“弥补市场不足”,汉川顺势出台“十四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纺织服装产业倍增行动方案等系列产业链政策,为产业发展定方向、明路径、找方法、强保障。

在汉川市雅利达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赶制出口订单。(资料图)记者李文勇摄

链长“上马”,服务“加码”。汉川以“链长制”为抓手,从摸清产业链现状到制定发展方案、从服务链上企业到开展精准选商、从推动政策落地到抓好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式发展”。



招商“补链”,不再“捡到碗里都是菜”——

聚焦辅料、面料等链上“短板”环节,依托浙商产业园,与全国最大的面料市场浙江柯桥、中国轻纺城浙江绍兴进行产业联动;引进盛世伊人、金星、天马、嘉华等织布企业,以及生力纺机等服装设备生产企业,填补生产环节空白……短短几年,纺织服装产业链上,已不再是“制线”一环独大,织布、印染、设计、研发、仓储物流等环节也逐步补强。



技改“强链”,助推“老树发新芽”——

滚动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3年来逾8成的纺织企业实施技改扩能,名仁纺织、蜀峰线业等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达到国内甚至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



协作“延链”,擦亮“中国服装制造名城”名片——

全力推进中国汉派服饰网红直播基地、华中皮草服装生产基地会展交易中心建设,汉川纺织服装产业迈向“研、产、展、销”一体化。

企业发展转向

从“单打独斗”走向“组团抱团”


2013年,马口镇的12家纺织企业联合成立湖北马口汇利涤纶纱线有限公司,形成“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统一质检、统一价格标准”的抱团发展模式。

这是汉川纺织服装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组团抱团”的最初探索。

在汉川市名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员工正在生产线上作业。(资料图)全媒体记者李文勇特约记者尹青摄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只能是让“大鱼吃小鱼”愈演愈烈。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中,除了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需要抱团抵抗风浪。

汉川纺织服装企业作出有益探索。近年来,在汉川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纺织行业协会、服装行业协会、直播电商数智产业联合会、汉正服装工业城商会等平台纷纷组建,共吸纳会员企业1000余家,覆盖全产业链。

依托这些平台,汉川市建立起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一场场抖音直播培训、行业交流沙龙、产业供需对接活动相继举办,与全国各地的产业交流和对接合作也马不停蹄地进行着。

在位于浙商产业园的中国汉派服饰网红直播基地,每年可培训孵化1000名主播,为汉川的服装生产企业直播带货。目前,基地已进驻6支直播带货创业团队。记者注意到,带货的服装品牌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派荟。汉川服装产业正合力打造“汉派荟”这一公共服务品牌,以期在市场中实现抱团突围。

中国汉派服饰网红直播基地。(资料图)

图片

2021年,汉川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力打造纺织服装千亿级产业集群。当前,汉川正积极筹备中国服装制造名城·汉川首届服装节,锚定目标、铿锵迈步。



多元开花,千亿跃升,渐入佳境。挺起产业脊梁、链动产业生态、聚合产业动能的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正以昂扬积极的姿态向着更高层次演进……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