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整體人口出生率下滑背景下,那些依然“能生”、人口發展形勢相對較好的地區,到底有何特徵呢?

文 | 朱昌俊

近期,關於我國人口發展形勢,有兩個消息值得關注。

一是,日前,《求是》雜誌刊登署名爲“中共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的文章指出,隨着長期累積的人口負增長勢能進一步釋放,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這是官方口徑,第一次宣佈我國總人口將負增長。

二是,近段時間,全國有29省份陸續公開了2021年出生人口數據。

其中,有14個省爲人口正增長地區,15個省爲人口負增長地區。

結合這些省份的人口數據,我們可以更具象地瞭解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形勢的真實情況。

1

哪些省份出生人口最多

從出生人口規模來看,2021年,出生人口最多的十大省份爲:廣東、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安徽、廣西、江蘇、湖南、貴州。

其中,出生人口百萬大省僅有廣東一個;其餘,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安徽,這五省的出生人口也超過了50萬。

從地域分佈看,這十大人口出生大省中,僅廣東、山東、江蘇,算是東部經濟強省。其餘絕大多數都是中西部經濟相對較弱地區。

當然,這些省份出生人口規模大,主要還是因爲人口基數大。比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這些省份中,僅廣西、貴州兩省不是位列常住人口前十。

不過,即便都是人口出生大省,其內部的人口出生變化情況也有很大區別。

比如,湖南、河北、河南、安徽2021年的出生人口較2017年已經下降了40%以上。降幅最高的山東,更是達到了57%。出生人口從2017年的174萬降到了2021年的75萬。也就是說,短短五年時間,山東的出生人口就減少了一半多。

事實上,作爲出生人口第一大省的廣東,也出現了明顯的“生不動”跡象。2017年,廣東出生人口爲151萬,但到2021年,也跌落至118萬,足足減少了30萬以上。

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我國年出生人口超百萬的省份,可能就會徹底消失。

2

出生率只是決定因素之一

當然,出生人口規模,只是一個地方常住人口增長的一個方面。同樣是人口出生大省,但常住人口變化情況可能有天壤之別。

典型如廣東和河南。2021年,廣東和河南出生人口位居全國一、二位,前者出生了118萬人,後者爲79.3萬。

同期,廣東常住人口增加了60萬,河南則減少了近60萬,拋開死亡率差距,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廣東收穫了大量的外來人口,而河南則是人口流出大省。

因此,即便是在同等的出生率條件下,不同省份的人口發展情勢也會有很大區別。像廣東、浙江等人口淨流入大省,它們的人口壓力相對要小得多,而像河南、湖南等人口淨流出大省,應對人口出生率危機則要複雜得多。

另外,還要指出的一點是,越是人口淨流入大省,它的出生率也往往更高。如廣東2021年的人口出生率接近10‰,在全國僅低於少數幾個省份,這裏面就與其人口淨流入量大相關。

因爲,人口跨省流動,主要以年輕人爲主,而這個羣體又往往是適齡生育人口。因此,他們不僅本身帶來了常住人口增量,更帶來了“下一代”,對穩住一個地方的人口出生率能夠發揮一定的託底作用。

與此對應的是,人口淨流出大省,由於年輕人外流,則失去了更多的適齡生育人口,人口出生率也面臨更大的壓力。

當然,就現實來看,我們發現浙江、江蘇等人口淨流入大省,它們的人口出生率也並不高。這其實主要是因爲,它們自身的老齡化程度和城鎮化水平較高,從而部分抵消了外來人口對於出生率的貢獻。

也就是,這些省份老齡化程度高、生育適齡人口少導致了人口結構的老化。若沒有外來人口的貢獻,實際生育率將更低。舉例來看,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廣東60歲以上人口占比僅有12.35%,而浙江和江蘇分別達到了18.70%和21.84%。這背後的差距很明顯。因此,同樣是沿海發達省份,但出生率也會因爲老齡化程度的差別而出現較大差異。

3

各省出生率差異有多大

從上述信息,我們可以總結各地人口發展的一個基本面情況。

一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或者說出生人口的減少,是全局性的,而並不只是個別地方的情況。典型如廣東、河南、山東等這些人口大省,同時也被稱爲“最敢生”的省份,它們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出生規模,也均在不同程度下滑。

這與“‘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的結論,形成一種呼應。

二是,儘管整體人口出生規模都處於下滑狀態,但不同省份的差距還是挺大。比如,西藏、貴州、寧夏、青海四地的人口出生率依然維持在10‰以上,貴州更是超過12‰。

但遼寧、吉林、上海、黑龍江,2021年人口出生率已經跌至5‰以下,甚至,黑龍江已經不足4‰。

並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人口出生率墊底的四省市中,東北地區三個省份全部入列,它們同時也均是常住人口負增長省份。

2021年,東三省常住人口共計減少了接近100萬。一個更值得注意的信號是,哈爾濱成爲全國首個人口負增長省會城市,並且在2021年跌出了人口千萬城市陣營。自此,東北地區已經再無人口千萬城市。

一般而言,省會城市作爲全省的經濟中心,至少可以吸引省內其他地區的人口,從而確保城市人口的“穩增長”。哈爾濱這一“例外”提醒,不能低估極低生育率對於一個省份人口的整體影響程度。

4

這些省份爲何依然“能生”

很多人關心,在當前整體人口出生率下滑背景下,那些依然“能生”、人口發展形勢相對較好的地區,到底有何特徵呢?

前面說過,以2021年爲例,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0‰的地區有西藏、貴州、寧夏、青海四地。如果再加上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對較好的地方,其實還包括廣東、廣西(人口自然增長率均在2‰以上)。

這些地方有幾個明顯的特徵。其一,多數地方都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地。這些地方的計生政策一般比較寬鬆。因此生育觀念相對開放,人口結構也比較利於生育。

其二,大部分都屬於經濟相對較弱地區,城鎮化率較低,像西藏、貴州、廣西等,城鎮化率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意味着傳統生育文化得以更多保留,“少子化”趨勢相對不明顯。

其三,廣東省,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雖然屬於沿海發達省份,但是內部發展並不那麼均衡,像粵北、粵西這些經濟不夠發達的地區,依然保留了一定的傳統生育觀念,同時這些地區的宗族文化比較深厚,使得生育率的下降相對要緩和一些。

另一方面,前面也說過,廣東是全國人口淨流入第一省,大量年輕人口流入,也增加了廣東的適齡生育人口基數。

不過,隨着城鎮化的推進,以及養育成本的增加,這些地方的出生率也在下降,只是相對沒那麼劇烈而已。

還要注意的是,像西藏、寧夏、青海這些高生育率的地區,本身人口基數不大,這使得它們的人口增長實際對全國的人口大盤影響不大。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從2010到2020年的十年時間裏,“最能生”的西藏、青海、寧夏,常住人口也僅僅增長了不到200萬人。

因此,要整體提升生育人口規模,保持適當人口增長,那些人口大省無疑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通過綜合施策,挖掘它們的生育潛力,更值得重視。

新京智庫特約撰稿|朱昌俊(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