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檸檬茶、提拉米蘇、人物素描、冷鍋串串……8月初的一個傍晚,在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興善寺西街,一長溜私家車沿着路邊一字排開,車主們頂着依然滾燙的氣溫,打開裝滿商品的後備箱,或大聲叫賣,或認真展示,街道上逐漸熱鬧起來。

每天16時前,這裏是機動車道,16時至24時,就成了限時步行街,以汽車後備箱展示商品爲特色。

據央廣網報道,“興善雅集——星光大集市”活動日前在興善寺西街拉開帷幕,標誌着雁塔區首條夜經濟步行街——興善寺西街步行街落成,該項目是當地重點發展的商業項目之一。

這種機動性強、門檻和運營成本都相對較低的新型夜市經濟業態,深受部分年輕人的喜愛,爲他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和體驗人間煙火的機會。

西安市小寨地區綜合改造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輝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自7月17街開業以來,興善寺西街的人流量增長了150%左右,沿街商戶的營業額普遍增收80%-100%,有的攤主日均銷售收入能達到2000元左右。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莉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提到,後備箱集市是一種交易成本較低、較爲自由的商業方式。在疫情大背景下,後備箱集市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升當地市場經濟,促進消費,但也存在監管難度較大、影響周邊環境等問題。

王輝則表示,會對商戶按原則進行資格審覈,同時控住數量;在環境保護和出行秩序維護方面則採取限行,並做好衛生清掃等工作,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後備箱集市”火了

澎湃新聞在採訪中發現,鍛鍊膽量、體驗社會、創業賺錢等是一些攤主參與後備箱集市的初衷。

攤主張義(化名)是一名大三學生,他和同學在暑期期間聯絡了街道辦事處的招商辦,簽約交租後每晚驅車趕到集市叫賣,“後備箱集市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創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在這裏吆喝售賣、和別人打交道也挺鍛鍊人的,對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也有幫助。”

28歲的寇曉(化名)也是一名攤主,他所售賣的“綠豆泥球”目前已在西安市內的多個集市中推廣,“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的流水在一千五六百元左右,少的時候也在四五百元,至少是能保住成本的。”在他看來,後備箱經濟屬於“輕資產投資”,低廉的運營成本及較高的利潤空間已使“後備箱攤主”成爲自己的主業之一。

西安市小寨地區綜合改造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輝告訴澎湃新聞,在集市上,銷售情況較好攤主每天可達到2000元左右的營業額。商業街自7月17街開業以來,興善寺西街的人流量增長了150%左右,沿街商戶的營業額普遍增收80%-100%,後備箱集市在帶動人流量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當地夜經濟的發展。

《中國消費者報》曾發表評論稱,後備箱經濟形式靈活、機動性強、門檻不高,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活力。同時,後備箱擺攤的參與者類型多樣,或是利用業餘時間增加收入的人,或是初次創業的年輕人, 因此成爲靈活就業、自由就業的新方式。這種經濟模式的興起,讓人們感受到了新鮮消費體驗帶來的“煙火氣”和“新潮味”。

攤主王秋對此表示認同。她告訴澎湃新聞,“近年來我嘗試過非常多的方式去維繫店鋪的經營,例如工作室、實體店鋪、外賣下單、網店、夜間集市等等,今年下半年興起的後備箱集市爲代表的夜間經濟模式是相對來說最爲活躍的,年輕人對這一消費方式的熱情及認可度較爲高漲,夜間經營收益也比較可觀。”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6月9日西安市商務局發佈的《貫徹落實<西安市紮實穩住經濟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中提到,鼓勵舉辦汽車集市、文創集市、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室外活動,支持環境相對封閉、與居民居住區域有一定距離的傳統商品交易市場轉型,適應市民夜間消費需求,在市場內部設置夜間臨時露天餐飲、購物場所,提升夜間經濟活力。

王輝告訴澎湃新聞,市商務局有關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政策發佈後,他們和市商務局積極對接,統籌社會力量,實行市場化運作,讓原本具有一定商業活力,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商業街進一步發揮優勢,成功打造了雁塔區首條夜經濟步行街,這是大力發展商業街的初衷,從現在的運營情況看,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後備箱集市可以說是興善寺西街夜經濟的亮點之一。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除西安外,國內其他城市也曾出臺有關政策促進夜經濟發展。據《南方日報》早前報道,早在2019年8月,廣州市發改委就印發《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打造國際知名的“廣州之夜”品牌。2020年至今,廣州市商務局已連續第三年牽頭舉辦“Young城Yeah市”夜間消費節。另據“揚州發佈”消息,爲了鼓勵夜間經濟發展,揚州市商務局出臺了專項扶持政策,針對夜間消費促進活動,給予實際支出費用50%的補貼,希望通過夜間消費新場景,進一步提升城市消費活力。

專家建議完善管理方式

興起的後備箱經濟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考驗。例如環境衛生、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

住在西安興善寺西街街區附近的居民林風(化名)認爲,後備箱集市難免會產生噪音、垃圾等方面的問題,“商品定價基本上是由商家自主決定,有的超出了市場價的範圍,很少會二次回購。”

西安市民徐先生則擔憂後備箱商鋪具有較高強度的流動性,無論是食品還是服務,在出現問題後難以有相應的售後措施,“我更傾向於前往固定的實體店進行消費,在質量保障與售後服務上會更加放心。”

《南方網》在7月26日的一篇報道中提到,對於這些攤位,監管是頗爲嚴肅的問題,他們大多沒有營業執照,在定價上也沒有統一標準,難免有“一錘子買賣”的感覺。同時集市業態以流動汽車和小餐飲爲主,還會產生交通不便、環境污染等問題。後備箱集市的隱憂還在於流動性,不少攤販“打一槍換一站”,不能保證固定經營位置,進貨渠道和加工環境等也全憑攤主自覺,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很難找到攤主。   

針對各類擔憂,西安市小寨地區綜合改造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輝向澎湃新聞表示,如何管理好後備箱集市確實是在運營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們按照‘避免同類商戶競爭、避免對環境產生較大污染、產品品質較高商戶優先’等原則進行資格審覈,將每日的後備箱商戶控制在40戶左右, 同時會從多個角度對商戶能否長期經營進行資質考評。這樣一來,一個是便於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實現差異化競爭,營造多樣性的購物環境。”

王輝還提到,在環境保護和出行秩序維護方面,興善寺西街通過在部分路段的晚間時段採取限行的做法來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出行影響,還通過運用市場化力量做好衛生清掃工作,積極動員周邊商戶組成志願服務隊參與街道衛生清潔,倡導後備箱商戶自帶垃圾桶等形式做好衛生清掃工作。“管理好、運營好後備箱集市始終是我們工作努力的方向。”

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主任律師李聖在接受《消費日報》採訪時提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應嚴格執行監管,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衛生檢查、營業執照登記,甚至可以對車牌號進行登記,若出現問題能夠追責到個人。相關部門應逐步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完善針對後備箱集市等新業態的管理方法,促進後備箱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莉莉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則建議,通過劃定集中經營區域來規範後備箱經濟的發展,方便了有關部門進行集中管理,如進行信息登記、品質檢測、環境維護等,也有助於形成品牌效應,更好地促進區域內的夜間經濟發展。同時,鼓勵發展創意型的後備箱經濟對於繁榮市場也有幫助,能滿足更多不同羣體的個性化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