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甘肅網

今年,甘肅渭源縣以建設“全國道地中藥材藥源基地”和“全國精緻飲片加工基地”爲目標,按照“南歸北參川芪”的區域佈局和“一帶兩極三中心四片區”的產業格局,充分發揮中藥材資源和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優勢,以構建“四羣八鏈”產業體系建設爲抓手,全面打造“中藥材產業集羣”,持續優化措施推進中藥材產地加工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在全縣9個鄉鎮10個村試點建設大宗地產中藥材初加工示範車間,大力實施中藥材趁鮮切制,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賦能中藥材產業集羣發展。

盛夏時節,走進渭源縣新寨鎮,成片連帶的黨蔘種植基地綠意盎然、藥材飄香。黎家灣村的黨蔘種植大戶宋學平正在給自家種植的20多畝黨蔘田追施有機肥料。他告訴記者,由於在去年的土豆地倒茬種的黨蔘,又加上科學種植,今年雖然有些乾旱,但黨蔘長得很好。

新寨鎮作爲中國白條黨蔘的核心產區,今年錨定“道地中藥材藥源基地”的新定位,以抓點示範帶動中藥材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白條黨蔘”“百千萬”工程,在該鎮黎家灣村投資500萬元建設大宗地產中藥材初加工示範車間,目前已完成廠房主體工程,預計9月初項目投產,將帶動農民合作社10家,種植基地11100畝,帶動農戶1062戶,戶均增收8000元左右,增加務工崗位80多個。

黎家灣村合作社負責人黎玉東介紹,當前合作社加工模式單一,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農戶收益少。該項目投產後,由合作社負責組織貨源收購後統一在加工車間生產,將有效提升加快道地藥材的效率,提高道地藥材產品質量,保證增加農戶收益,促進產業發展。

據記者瞭解,今年,渭源縣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批准實施的相關利好政策,成功獲得大宗地產中藥材產地加工試點縣區名額,在產地加工試點工作開展中,投入資金1660萬元並遴選佛慈紅日、衡順堂藥業等5家龍頭企業參與試點,在種植規模較大、規範化種植程度較高的上灣鎮侯家寺村,會川鎮李家崖村、東關村,蓮峯鎮上街村,清源鎮王家店村,北寨鎮前進村,路園鎮小圓子村、田家河鄉元古堆村、慶坪鎮慶坪村等9個鄉鎮10個村開展產地加工試點工作。

按照“龍頭企業+村黨支部+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地加工車間+農戶+基地”六位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協作模式,建設10個標準化產地加工車間,通過建設大宗地產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和產地加工企業(車間),建立健全產地加工企業(車間) 質量管理和追溯體系,形成從種植採收到加工銷售全過程風險管理、有效控制的全鏈條管理體系,切實規範大宗地產中藥材產地加工。

目前10個加工車間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預計8月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屆時將全面促進全縣地產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全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獨特優勢。

渭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姚希賢介紹,目前遴選的甘肅佛慈紅潤藥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龍頭企業順利通過甘肅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現場驗收,在數量上佔據了全省首批產地加工龍頭企業的1/4。該項目實施後,將促進一些中藥材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形成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獨特優勢,實現產業發展、企業增收、農民增收的共贏局面,規範從種植、生產到使用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提高中藥材質量,推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爲推動鄉村振興全面戰略實施作出積極貢獻。

在此基礎上,全縣以“一產往後延、二產兩頭連、三產高端走”閉環發展的產業鏈模式,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促進全產業鏈開發,建成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30萬畝以上,全力建設以渭源工業園爲主的精深加工區、以會川工業園爲主的精緻飲片加工區、以專業村爲主的產地初加工區,做強渭源白條黨蔘品牌,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向標準化、園區化、工業化、品牌化轉型升級,創建省級中藥材產業園。到“十四五”末,全縣中醫藥產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