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戚夜雲

“這是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虧損!”軟銀董事長、CEO孫正義在財報發佈會上表示,現在的情況可能比6月還要更糟糕。

8月8日,軟銀集團發佈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注:爲4月-6月)。財報顯示,軟銀第一財季淨銷售額爲1.572萬億日元(約合116.25億美元),同比增長6.3%;但軟銀集團單季虧損再度刷新紀錄,歸母淨虧損爲3.1627萬億日元(約合233.88億美元)。對比更爲慘烈的是,去年同期則實現淨利潤7615.09億日元。

而造成此次虧損主力爲軟銀願景基金,造成了2.9191萬億日元(約合215.86 億美元)投資損失。軟銀集團在財報中,將虧損的原因歸爲科技股大跌以及日元貶值造成的股份價值嚴重縮水。

具體而言,軟銀願景基金一期(SVF1)共持有80筆投資(不包括已退出),其中包括23家上市公司。由於全球股價呈下降趨勢,導致公允價值下降,SVF1上市投資組合公司的未實現估值損失(淨額)總計68億美元。

其中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浮虧23.7億美元,商湯科技(0020.HK)浮虧17.5億美元,以及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記錄的虧損16億美元。對於非上市公司,由於可比公司的股價下跌,SVF1記錄的未實現估值損失(淨額)總計21.9億美元。

軟銀願景基金二期(SVF2)持有269筆投資,第一財季除出售貝殼股份套現30億美元外,SVF2記錄的未實現估值損失(淨額)爲98億美元。持有的上市公司估值損失(淨額)總計38.39億美元,主要是由於挪威倉儲機器人公司AutoStore和WeWork的股價下跌造成。對於非上市投資組合公司,估值損失(淨額)總計65.53億美元。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至6月底,軟銀願景兩期基金均未回本(不包括已退出)。SVF1的投資成本681億美元,投資回報僅爲663億美元,SVF2使該基金的總成本達到482億美元,累計投資回報也只有372億美元。

SVF1持有成本及收益 圖片:軟銀財報

目前,軟銀集團除了在積極推動ARM上市計劃外,爲滿足流動性的需要,通過阿里股票的預付遠期合約(一種衍生品)進行了融資。通過預付遠期合約這種方式,軟銀可以立刻籌集現金,同時保留繼續持有股份的可能性(即回購)。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軟銀集團第一財季通過使用阿里巴巴股票融資了105億美元,7月1日之後,融資再度增加68億美元。

第一財季通過阿里巴巴預付遠期合約融資

7月以來,再度通過阿里巴巴預付遠期合約融資

不過,由於阿里巴巴股價上漲,預付遠期合約產生了19億美元的衍生損失。

爲了改變這一現狀,孫正義表示將採取三大措施,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對新投資的標準、提高當前投資組合的價值等。

不過,經歷如此大的打擊,孫正義仍然相信,現有的投資中,仍有可能孕育下一個阿里巴巴。壓力之下,他表示將繼續承擔更大的投資風險,追求願景的目標,“這些投資組合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我也持續相信他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