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今的螞蟻集團已經有了改變整個棋局的能力和潛力,不再僅是阿里大棋盤裏的因變量,而成爲整個棋局中的自變量。

潛行整改路上的螞蟻集團,與阿里集團的脫鉤趨勢漸漸清晰。

“共享”數據8年之後,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於7月25日同意了終止《數據共享協議》。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公佈的新一屆阿里合夥人名單中,原本在列的多位螞蟻高管“消失”了。

兩天之內,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乾脆利落地先後完成了數據和高管的切割,系列“脫鉤”動作更爲符合監管指導的整改方向。

螞蟻的整改一舉一動都受到市場關注,不僅因爲其領先的市場地位,更因其直接關係到有望問鼎全球最大IPO的螞蟻集團重啓上市的時機。

在這系列變化背後,憑藉用戶的超大規模性,入口和黏性方面的優勢地位,如今的螞蟻集團已經有了改變整個棋局的能力和潛力,不再僅是阿里大棋盤裏的因變量,而成爲整個棋局中的自變量。

人、數“脫鉤”降低合規風險

7月26日,阿里巴巴發佈了2022年財報。其中提到,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於7月25日同意終止《數據共享協議》。並稱將按雙方向各自客戶提供服務的必要限度,根據個案並依照適用法律及法規協商數據共享安排的條款。

財報還寫道,“包括螞蟻集團在內的我們生態體系的參與者同樣面臨處理和保護大量數據所固有的挑戰。”

事實上,雙方數據共享和數據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監管關注的重點。2020年螞蟻集團在上市進程中,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向其下發問詢函,要求螞蟻集團回答與數據共享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當時螞蟻集團回覆問詢函時表示,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各自具備獨立的計算能力,雙方各自採集的數據均各自獨立存儲,不存在共用的混合數據池。螞蟻集團對業務開展過程中獲取的數據依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定進行獨立的管理和運用。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在進行數據共享時,也符合各自與客戶的約定,不存在侵害客戶合法利益的情況。

雙方於2014年8月簽訂《數據共享協議》,共享8年之後,此次終止《數據共享協議》對雙方而言意味着什麼?

據記者採訪瞭解,終止數據共享對雙方業務層面實際影響並不大。8月8日,一位金融科技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終止協議可能會對雙方的數據共享的技術操作層面有一定影響,但對實際業務影響不會太大,可以根據合作事項、數據種類、利用方式等單獨制定數據共享協議。

而從合規角度來說則可大大降低風險。2022年8月1日施行的修訂後的反壟斷法明確將平臺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作爲衡量是否構成壟斷的標準,終止《數據共享協議》之後,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可降低違反反壟斷法風險。

前述金融科技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年金融領域和反壟斷領域的數據監管趨嚴,伴隨着網絡安全審查、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反壟斷修法等出臺,數據安全合規成爲了監管重點。

螞蟻集團旗下的支付寶爲非銀行支付機構,根據央行規定,支付寶不能直接從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獲得消費購物等數據作爲徵信評價的補充數據,未來將只能通過百行等有徵信業務資質的機構獲得徵信數據,也即後續螞蟻集團的助貸和聯合貸都要通過徵信機構進行服務。

螞蟻集團在嘗試以入股方式獲得個人徵信牌照。2021年11月26日,央行宣佈受理了錢塘徵信有限公司(籌)(以下簡稱“錢塘徵信”)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從持股來看,螞蟻集團持股35%,與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爲並列第一大股東,但錢塘徵信至今未再有新進展。

數據之外,雙方在“人”方面的進一步“脫鉤”,強化了各自在經營管理中的獨立決策。

阿里年報披露的最新合夥人名單,除此前宣佈退休的部分成員外,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彭翼捷等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夥人。年報還披露,阿里巴巴近期修訂了《合夥協議》,按照最新協議,合夥人應由阿里巴巴集團人士擔任。

自螞蟻集團整改工作啓動以來,提升公司治理及董事會的獨立性一直是關鍵詞。螞蟻集團去年7月公佈的管理團隊15人名單如今已增至21人,董事和高管名單的不斷變化,顯示出這一年多來,螞蟻集團採取了多方面措施完善其公司治理體系,引入了更多的外部獨立董事。

目前螞蟻集團董事會已有4名獨立董事,獨董佔比提升至50%,來自股東阿里集團的非執行董事則由3名減少到2名。

根據螞蟻集團更新官網信息,新聘楊小蕾、史美倫兩位女性擔任獨立董事。來自阿里集團的高管蔣芳不再在螞蟻集團董事會任職,其中,楊小蕾是恆豐銀行獨立董事,曾任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史美倫現任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主席,曾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螞蟻轉向:從“金融科技”到“互聯網開放平臺”

自兩年前的招股書之後,外界對螞蟻集團的核心信息所知甚少。

今年6月螞蟻集團發佈《202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下稱《ESG報告》)披露了不少最新的數據,也傳遞了一些重要的變化。

《ESG報告》中,起步於2004 年誕生的支付寶的螞蟻集團已經不再強調自己的金融科技屬性,而稱螞蟻是“互聯網開放平臺”。

《ESG報告》披露,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約170家資管機構入駐螞蟻財富,服務近8億投資者。螞蟻保服務全國90家保險機構,累計服務超過6億保民。

截至2021年底,支付寶開放平臺已經開放技術接口和插件1300多個;超過1.1萬數字化服務商活躍在支付寶平臺上;平臺的商家、服務機構開通了超過300萬個小程序。

據阿里巴巴財報披露,螞蟻集團2022財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共爲阿里貢獻投資收益爲240.84億元人民幣。鑑於阿里權益法延遲一個季度計入損益,按其在螞蟻集團持股佔比33%估算,2021年全年螞蟻的淨利潤約合729.82億元,同比增長22.40%。

在過去三年,螞蟻集團的淨利潤分別爲180.7億元、575.3億元、729.8億元。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後,尤其是螞蟻在去年淨利潤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海外投資公允價值的增加,其實際經營利潤仍承壓。

尤其在其過去的核心盈利板塊即網絡小額微貸業務上,不論是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不僅受到更爲嚴格的監管和制約,而且囿於宏觀環境的變化,未來趨勢也不容樂觀。

微貸業務的困境是全行業的。央行近日公佈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情況》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國內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8.5萬億元,環比下降1.38%。這是繼2020年一季度市場首遭疫情衝擊出現大幅滑坡後,時隔兩年再次出現負增長趨勢。一季度銀行卡均消費金額和筆均消費金額也分別同比下降4.85%和12.86%。

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發生了變化,這對小微信貸業務來說影響更爲深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多位不同年齡階段的用戶都表示,今年信用卡賬單金額屢創歷史新低,房貸、車貸等固定支出項目之外的非必要消費支出大幅萎縮。就連房貸也迎來了提前還款潮,近日交通銀行對提前還貸的房貸用戶收取違約金的公告就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收入安全無法保證,儘可能降低負債保證未來支出安全。”一位在今年上半年提前還清了房貸的持卡人8月8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央行公佈的另一個更直接反映客戶消費情況的參考數據是,2022年一季度國內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7萬元,授信使用率39.28%。這也是近幾年來,該數據首次跌破40%。

在市場持續收縮的態勢之下,資產質量的變化也同樣令人擔憂。

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26.76億元,繼2020年三季度之後再次突破900億大關,較去年四季度增長7.71%,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比例爲1.09%。

一位銀行零售金融條線的人士8月8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考慮到風險的滯後性,更大的壓力在三四季度。從該行的數據來看,個金產品包括有抵押的都出現了資產質量惡化的趨勢。

銀行尚且如此,那些覆蓋下沉、長尾市場和客羣的公司受影響更大。從金融科技公司一季報來看,消費意願的持續低迷非常明顯。樂信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使用樂信平臺貸款產品的活躍用戶爲570萬,同比下降30.7%。

在理財業務,過去螞蟻瞄準的年輕用戶已經擠入了保本理財的搶購大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銀行業人士處瞭解到,今年以來大額存單遭到瘋搶,“比如說,3%利息左右的3年期存單一出來就被搶光,還有國債,一個新變化是,過去主要是老年人羣體搶購,今年保本產品也遭到了年輕人的瘋搶。”

螞蟻的整改進展受到市場關注,因其直接關係到有望問鼎全球最大IPO的螞蟻集團重啓上市的時機。

6月9日,證監會和螞蟻集團雙方都對螞蟻重啓上市的市場傳聞進行了否認,證監會當日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證監會沒有進行這方面的評估和研究工作,但支持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當日晚間螞蟻集團也在官網公告稱正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專注落實整改工作,目前沒有啓動IPO的計劃。

在央行召開的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中提到,大型平臺企業在金融領域無序擴張得到有效遏制,整改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下半年,將督促平臺企業全面完成整改,實施規範、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發揮好平臺經濟創造就業和促進消費的作用。

(作者:包慧 編輯:曾芳)

責任編輯:李科峯 ST03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