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8日訊(編輯 周子意)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拜登政府已決定允許使用一種不同的注射方法,即每次疫苗注射使用五分之一的劑量,注射進皮層之間的狹窄空間。這一權宜之計,或有助於延長猴痘疫苗的供應時間。

新的注射方法爲皮內注射,就是將現有劑量的五分之一注射到皮膚中,而不是將全部劑量注射到皮下脂肪。美國衛生與公衆服務部(HHS)預計最早於當地時間週二(9日)下午公佈新的緊急聲明,加快推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

這一舉措將有助於緩解猴痘疫苗短缺問題,疫苗短缺已成爲美國政府面臨的日益嚴重的政治和公共衛生問題

HHS上週已公佈了公共緊急狀態聲明,該聲明允許聯邦政府能更方便分配資金和其他資源來抗擊猴痘病毒。

拜登政府正面臨着一連串的批評,稱其疫苗運輸緩慢,無法及時將丹麥生產的疫苗運送到美國;也沒有在5月中旬猴痘病毒首次在美國出現後,下令將大量庫存疫苗包裝成小瓶注射劑量。

早期檢測階段的疏忽,導致了猴痘病毒在美國的爆發。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截至8月8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報告了8934例猴痘病例。美國聯邦官員對目前的感染率和該疾病的傳播風險都感到擔憂。

有疫苗 但不夠用

儘管政府投資超過10億美元開發了一種名爲Jynneos的雙劑量疫苗,這種疫苗可以同時對抗猴痘和天花,但政府公司目前只有110萬支這種疫苗。

根據CDC的數據,美國約有160萬至170萬人的感染風險很高,如果要讓Jynneos覆蓋這部分人羣,則需要目前疫苗數量的三倍。

CDC的數據還顯示,該疫苗目前分兩次接種,每次劑量爲0.5毫升,間隔28天接種,第二次接種後14天,其免疫保護能力達到“最大”。

美國聯邦衛生官員上週表示,到目前爲止,他們已經向各州和地方政府發放了約60萬劑疫苗。

皮內注射仍有爭議 但政府等不及了

猴痘疫苗皮內注射的想法,主要是基於2015年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贊助的一項研究。研究表明,當疫苗在皮膚層之間注射時,會產生與標準的皮下脂肪注射相似的免疫反應。據知情人士透露,就改用皮內注射方法的問題,聯邦官員已經與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等組織進行了磋商。

NIH臨牀研究副主任John Beigel博士已向聯邦衛生官員和世衛組織做了簡報,他表示,改用皮內注射方法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有一些外部專家對此批評道,支持該注射方法的數據過於單薄。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病毒學家 John P. Moore指出,“好處是你可以延長疫苗劑量的供應…但缺點是,如果你減得太多或太過隨意,就會降低療效。”

而且對於接種人員來說,皮內注射的方法可能要比皮下注射更復雜。專家表示,如果接種人員將疫苗注射得太深,將劑量注入皮下脂肪中,患者可能無法接種到足夠的疫苗;但如果針頭插得不夠深,一些疫苗可能會漏出來。

NIH計劃進一步研究這種疫苗注射方法的效果如何,結果預計要到深秋或初冬纔會出現。不過聯邦官員似乎等不及了,上週末聯邦高級官員達成共識,認爲政府現在需要接受這一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