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婷婷

福建房企曾是地產行業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現如今這些公司正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存狀態。

一邊是建發房產、廈門國貿和象嶼等國資房企在上海積極拿地,另一邊是世茂、寶龍和正榮等民營房企美元債違約。

在處於巔峯時期的房地產行業,上海曾匯聚了近50家房企總部,單大虹橋就雲集近40家,其中閩系民營房企接近15家,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期間,這些閩系房企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陽光城邁入2000億銷售門檻,世茂集團不僅進入行業前,還成爲市場上新一輪“併購王”,正榮、融信等在完成上市的同時,規模也破千億,成爲行業前30強。

但從去年開始,這批曾經的行業前30強企業陷入債務困境,閩系民營房企開始逐步退出行業中心舞臺。

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在2022年上半年全國百強房企榜單中,泰禾、融僑、福晟、大唐等閩系房企均已落榜。

但以廈門國貿、象嶼地產、建發房產等爲代表的閩系國資開始進場,繼續完成屬於閩系房企的行業故事。

新閩系入場

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樓塌了。”有業內人士這樣評價過去這些年閩系民營房企在上海灘的沉浮。

初現端倪是自2020年開始,國內房地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化,疫情、調控和“三道紅線”,以及預售資金監管等制度,令過去堅持“高槓杆、高週轉、強擴張”策略的房企出現危機。

潮水退去,當房地產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市場迎來大幅調整,閩系房企代表中的多家民營房企陸續出現債務問題。

截至目前,如世茂、陽光城、寶龍、正榮、融信、禹州等閩系房企已發生實質性違約,不確定性風險積聚,同時在行業競爭地位也顯著下滑。

當閩系民營房企勢微,有着國資背景的“新閩系”表現卻更突出。

以上海市場爲例,在今年上海首輪土拍中,象嶼地產聯合招商蛇口斥資40億元拿得閔行區一宗地塊,廈門國貿則獨自以23億元競得松江區一塊地,而建發房產通過獨立和聯合方式斥資50.2億元拿得了三宗地塊,拿地數量僅次於拿下位居上海拿地榜首的招商蛇口。

在7月的第二輪土拍中,象嶼繼續聯合招商蛇口以38.6億元競得青浦西虹橋一宗地。

可以說,上海灘對房地產行業的吸引力沒有褪去,只是故事主角正被替換掉。

放眼到全國,其拿地實力和野心也得以顯現。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建發房產權益拿地金額爲349億元,排名位居第4,新增全口徑貨值710億元,排名也位居第4。今年前7個月,象嶼地產則以347億元的拿地金額排在第16位。

發力是自去年開始。中指院數據顯示,在2021年上半年,建發房產的拿地金額就達到723億元,在國內房企排名僅次於萬科和保利發展。廈門國貿在2021年的拿地金額超過300億元,象嶼地產在房地產領域投資達273億元,均創下各自公司的拿地紀錄。

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雲祥向界面新聞表示,業內對閩系民營房企的發展一直頗有爭議。一方面是部分企業銷售規模快速增長、戰略佈局快,做出了被業內認可的好產品;但另一方面則是這些企業激進拿地,負債率普遍較高,欠缺穩健性。

比如今年多家閩系房企出險,也正是因爲曾經的激進,在風停後就逐步掉隊了。”國資企業優勢再次凸顯,較之高週轉的民營房企,國資房企經營相對更穩健,且負債得到有效控制,項目亦更有保障。而且核心的優勢也在於資金實力,有着更強的融資能力和更低的融資成本。

崛起背後

與已經出險的閩系民營房企不同,作爲“新閩系”的扛大旗者建發房產,擴張的底氣主要來源於其國資背景的資金優勢和母公司輸血。

界面新聞了解到,廈門建發集團爲廈門國資委100%控股,旗下有包括房地產開發在內的七大板塊。

2009年,建發房產從廈門進入福建市場,建發股份以股權置換和現金的方式購買建發房產54.65%的股份。目前,建發股份和建發集團對建發房產各持股份比例爲54.65%和45.35%。

從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來看,建發房產的母公司建發集團以1115.565億美元的營業收入、11.141億美元的利潤,首次躋身世界百強。

得益於此,通過將負債轉變爲權益的方式,建發房產在擴張規模過程中可保持槓桿和財務的相對平衡。

如2021年建發房產的永續債規模達145億,其中大部分是母公司借款轉化而來。而且今年以來,建發房產的新增發債綜合成本也降至2.88%。

有融資保障,建發房產的規模也一路走高。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2021年,建發房產全口徑金額分別爲738.5億元、1296.8億元和1711.3億元。在去年下半年市場轉冷背景下仍保持增長。

廈門國貿和象嶼地產在“新閩系”中則屬於後起之秀。

這兩家同樣背靠資金實力雄厚的國貿控股和象嶼集團。根據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國貿控股排名106位;象嶼集團則排名160位。

但在去年以前,這兩家公司在地產板塊的表現不算“出圈”。1987年創立的廈門國貿,在2016年才突破百億銷售大關,爲103.76 億元,而同一時期的陽光城已實現銷售額近500億元。

此後兩年間拿地更少,佈局也侷限於廈門本地,年銷售金額從72億元降至31億元。當時業內認爲,隨着房地產市場集中度提升,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的房企集中,廈門國貿的房地產業務會逐漸被邊緣化。

但在廈門國貿看來,公司遵循穩健、理性的拿地原則,沒有大規模拿地一定程度上可規避風險,也爲未來規模發展蓄力。

事實證明確是如此。在市場高位時未受到其他房企高槓杆擴張氛圍影響,但當市場下行卻能幸運嶄露頭角。

數據顯示,廈門國貿2021年合同銷售額突破400億元,並在全國多城競得核心地段地塊,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新增貨值將近200億元,位列全國房企第18位。

象嶼地產在上一輪行業週期中也未明顯發力。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象嶼地產銷售規模在2020年突破百億,2018年和2019分別爲79.7億元和69億元。

直到去年的高溢價拿地,象嶼地產才真正引起業內關注。在去年重慶和福州的集中供地中,象嶼地產分別以44.84%和30%的溢價競得地塊,此後在南京等城市也頻現其拿地身影。

有別於大部分閩系民營房企的激進策略,閩系國資房企大幅拿地多是由於公司土儲所剩不多,急需補倉。

以建發房產爲例,去年在其大本營廈門的權益銷售面積爲69.8萬平方米,但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應屬總建築面積僅剩60.1萬平方米。

在福州同樣如此,剩餘的權益土儲建築面積不及其去年的權益銷售建築面積。今年在上海積極競拍土地,也是因爲建發房產餘下的32.3萬平方米權益土儲建築面積,僅能支撐一年左右。

目前來看,逆週期低價拿地的策略適合相對穩健的國資企業,接下來,以建發房產、廈門國貿和象嶼地產等國資背景爲主的典型房企的崛起將開啓閩系房企的新階段。

家門口的生意

無論是閩系民企還是閩系國企,入滬後他們仍然在做家門口的生意。”

在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初期,開發商選擇總部,考慮因素一般較爲單一,在哪裏發家就會落戶哪裏。彼時,這些出生於福建的房企還屬於區域性房企,做的只是家門口的生意。

但是,民間資本高度活躍但市場容量有限的福建,很快就容不下一批又一批不斷崛起的房企了。

業內一度將閩系房企分爲南派和北派。南派誕生於廈門或以廈門爲主戰場崛起,以世茂、旭輝、建發、中駿、禹洲、寶龍、聯發以及國貿爲代表;北派則以福州爲大本營,有泰禾、陽光城、正榮、融信、融僑、福晟、金輝和三盛等。

一位閩系房企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分析,將總部從福建遷入上海的房企,基本都有個共性,即本身在福建已發展到一定成熟度,年銷售幾乎都達到百億規模,爲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才選擇進入上海。

在她看來,閩企“出走”不能與福建營商環境不夠好劃上等號,更多的是受市場環境所影響。相反,說明福建的民營經濟活躍,企業間互幫互助和同心協力,於是不約而同奔赴上海。而且“遷都”上海後,也都沒有放棄本土市場,還在做着家門口的生意。

以三盛地產爲例,在2022福州豪宅樓盤前十排名中,其位於鼓樓的三盛百督府項目均價87000元/平方米。中駿也是如此,近幾年仍積極在廈門競拍土地,且均有斬獲。

在當時那個特定的市場環境下,遷都上海是行之有效的,大家都這麼做,有着敢拼傳統的閩系房企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上述閩系房企內部人士認爲,遷都上海是當時整個行業發展表現出其中一個縮影,並非閩系房企的獨有特點,蘇浙系、川渝系房企都有。

比如前者中梁、祥生、中南以及弘陽,川渝房企代表則有藍光、東原和協信,均在不同的時間相繼入滬,並逐步展開全國性佈局。

在閩系房企中,也有企業在大規模的搬遷潮過去後,依然選擇堅守在福建本地,並獲得不小的市場份額,融僑集團就是其一。克而瑞數據顯示,在2021年福建房企銷售榜中,融僑集團以129.08億元的權益金額排名第7,與第6名的正榮地產相差僅8.71億元。

與過去閩系民營房企類似,如今高調佈局上海的建發、象嶼等房企同樣是先立足於本土市場,再向外拓展。

在廈門今年前兩輪集中供地中,建發以145.3億元的總價成功斬獲5幅地塊,成交金額和拿地幅數均位列第一。此外,廈門國貿也在福州和廈門各斬獲一宗土地。

作爲民營經濟大省,民營企業一直是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可謂三分天下有其二。但就昔日的房地產行業來說,福建地勢多爲山地,開發資源有限,本土房企的發展不可避免受到限制,出走似乎是勢在必行。

隨着房地產行業調整持續、市場下行加劇,企業流動性和信用危機頻發,房企比拼規模的時代已過去,無論是何種背景的閩系房企,對於本土市場的堅守愈加明顯。

這一輪走出去的建發房產等,除了背靠世界500強母公司擁有的資金實力外,自身的產品力、合理投資及成本管控等能力,會成爲其能否進一步壯大的核心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