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一句話:“從長遠看,約90%的投資收益都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推崇一種簡單的方式:同時配置債券、股票兩類資產。債股“蹺蹺板”就是一個重要原因。

什麼是債股“蹺蹺板”?

某一段時間,股市走高時債市可能表現平平,反之債市表現好時股市可能表現一般,呈現此消彼長、此起彼伏的表現——這就是債股“蹺蹺板”效應。

統計2012年初以來,滬深300指數、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年度數據,“蹺蹺板”效應出現6次,但也出現了同漲、同跌時期(數據,2012-1-4至2022-6-30)。

近10年,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95.11%,中證全債指數上漲58.93%,後者波動性明顯相對更小(數據,2012-1-4至2022-6-30)。從10年等維度的長期視角看,股市的收益通常較高,但如果把統計週期縮短(比如1年),結果就不一定了。特別是在震盪市,不少基民面臨“選了基金卻拿不住”、“慌亂中賣出”的問題。債券雖然也有波動,但整體風險小於股票。如果在投資組合中增加債券持倉,債股“蹺蹺板”可發揮一定對沖作用,有助於以合理的資產配置降低波動。

債股“蹺蹺板”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不少觀點認爲,這一現象受到宏觀因素、基本面的影響。比如當企業盈利和基本面改善、經濟走強,推動股價上漲,此時企業融資需求往往增加,政策上可能會收緊貨幣以防止經濟過熱,帶來利率上行,債市走弱。

“債+股”,爲什麼是經典搭檔?

你可能會問:黃金與股市也時常此消彼長,爲什麼這對搭檔不那麼普遍?不如看看美國資產配置專家理查德·費裏在《關於資產配置的一切》中的觀點:放入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類別,有三個重要性質:

1.資產類別應有根本上的差異;

2.隨着時間的推移,每種資產類別都應獲得超過通貨膨脹的收益率;

3.資產類別必須容易獲得,比如多種基金或投資品。

費裏認爲,黃金或大宗商品在扣除通貨膨脹率後,很難產生長期的實質性收益。與之不同,債券基於預期的通脹率,以及對債券風險、通脹風險等溢價而支付利息;股票價格和紅利也包含對通脹的預期,反映企業盈利增長,二者更適合作爲中長期底層資產。

債券是資產配置的重要可選項,但個人投資者很少直接參與。對於普通家庭和個人投資者,通過基金產品完成資產配置,是一種簡單之選。

風險提示:興證全球基金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本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自主判斷基金的投資價值,自主做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或擬任基金經理曾管理的其他組合的業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過往業績並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本產品非保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公司立場,僅供參考,不作爲投資建議,觀點具有時效性。

(原標題:基民提問:債股“蹺蹺板”是什麼?深度解答來啦!)

(責任編輯:436)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