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请来“电子哨兵” 通行效率提速(主题)

合肥科技助力精准防疫(副题)

充分发挥科创优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合肥产出许多防疫科技利器,打好防疫“科技战”。今年3月以来,全国疫情多点散发,火车站、高速道口等承担着重要的通行核验任务,合肥研发的全息检验“电子哨兵”纷纷“上岗”,减少核验人员压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核验、通行效率。目前,在合肥站、合肥南站已经部署的100多台“电子哨兵”,已累计核验旅客超438.9万人次。

“电子哨兵”可以减少防疫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核验、通行效率

高效核验

旅客出站时间大大减少

8月9日下午,记者在合肥南站看到,这里的众多出入道口都部署着“电子哨兵”。旅客们脸部朝向“电子哨兵”的摄像头,对着“电子哨兵”展示“两码”,即可快速完成核验,核验为绿码等正常状态后,旅客便能安全、顺畅通行。

工作人员介绍,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人流车流量大,仅靠人工来进行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核验,任务重、强度大。如今有了“电子哨兵”,不仅减少了防疫人员工作压力,更大大提高了核验、通行效率,有效规避欺瞒式通行等。

记者获悉,通过图像识别、数据比对等技术,“电子哨兵”可实现健康码、行程卡“双码”联查核验,且过程零接触、智能化、精准化。此外,“电子哨兵”系统还可通过AI技术,快速扫描旅客行程信息,并与合肥市每日更新的全国疫情风险地区自动比对、提醒。“电子哨兵”的“上岗”,直接减少了扫码核验等简单工作的人力需求,只需将少数核验异常旅客转交人工复核。如今,合肥南站通过“电子哨兵+闸机”联动的模式,减少一线核验人员近100名。

核验人员减少,效率却提高了。据合肥南站现场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纯靠人工核验,平均每位旅客需30秒左右完成核验,途经城市较多旅客则需60至120秒。而“电子哨兵”核验平均为18秒,有效减少旅客等候出站时间。广泛使用“电子哨兵”后,合肥南站平峰时段旅客出站时间由原来45—60分钟减少到20—30分钟,高峰时段由原来60分钟以上减少到约30分钟。目前,在合肥站、合肥南站已经部署了100多台“电子哨兵”,累计核验旅客超438.9万人次。

“火眼金睛”

“电子哨兵”

有着“侦探”一面

深入推进“科技防疫”,合肥充分发挥科创优势,组织了众多创新企业研发疫情防控智能化通行核验系统——全息核验“电子哨兵”。其中,在合肥南站部署的许多“电子哨兵”都来自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持续的研发,我们不断提升着‘电子哨兵’的‘技能’。”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文介绍,最初,企业研发的“电子哨兵”想要验安康码和行程码,需要分两台不同的机器分别核验。“因为安康码和行程码的‘验证逻辑’不同,所用技术也不一样。”赵文说,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加班加点”进行技术攻关,很快便推出了“升级版”,让“电子哨兵”成功实现了“一台机器,‘双码’同验”,这又进一步提升了核验效率。

在快速检验的同时,是否能保证准确性?赵文介绍,“电子哨兵”还有着“侦探”的一面,它可以在线核验安康码码色并进行关联分析,让假码、过期码等都无法“蒙混过关”。此外,系统还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行程码时间、手机尾号、旅客行程及动图信息,自动筛查比对是否到过疫情风险地区,检测行程码截图或录屏造假。还能通过比对安康码和行程码手机尾号是否一致,协助排查持多个手机号码隐瞒信息的行为。

与此同时,“电子哨兵”通过搭配“智慧防疫大数据平台”,还可在线监测核验点情况、实时处置核验异常报警、自动记录旅客身份和行程信息、统计分析核验数据。同时,可联动出站核酸检测、市内各出入口排查数据,为信息溯源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协助完成重点人员的信息登记与追踪。截至8月8日,系统共记录并上报涉疫风险地区人员45.3万人次。

“七十二变”

拓展不同形式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属性等,“电子哨兵”还可拓展成不同的形式,应用于高速、地铁、公交、医院等流量大、需求个性的相关场所和特定卡口,目前,合肥多家企业也正着手研发个性化的产品。在安徽清新互联,技术团队已经研发出了手持式“电子哨兵”终端,这一设备大小如一台pos机,在保有“电子哨兵”全部功能基础上,更加轻便易携带。

此外,合肥市正在采取“自动机械臂+电子哨兵+语音识别”的设备和技术集成模式,推进高速道口核验智能化。目前,已在方兴大道高速出入口建成防疫机器人试点,试点项目已核验逾2393车次,共记录并上报涉疫风险地区229车次。从目前测试情况看,不仅可以节省一半时间,减少基层防疫人员工作量,完整记录过往车辆及人员核验信息。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可以有效避免防疫人员的日晒雨淋、高温中暑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