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危機與核能窘境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在6月以技術問題爲由,將北溪1號每天的供氣量減少60%。這一突如其來的行動拉響了德國天然氣的警報。據德國管網局主席穆勒(Klaus Müller)的估計,該國的天然氣價格很有可能增加至少3倍。此外,2015年巴斯夫集團在一項與俄羅斯工業集團的股權轉讓協議中,將旗下西歐最大的天然氣存儲設施(位於下薩克森州的Rehden)轉讓給了俄羅斯能源巨頭的子公司Astora。該設施佔德國天然氣總儲存空間的五分之一,能夠提供大約200萬個戶家庭一年的天然氣消費。也就是說,德國天然氣供應的兩大命脈都控制在了莫斯科手中。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急於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尤其是對俄的天然氣進口依賴(佔了德國總天然氣消耗量的55%)。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能源短缺危機。近幾個月來,德國國內關於暫停核電退出的聲浪此起彼伏,該話題也一直佔據着德語媒體的頭版頭條。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1日,德國盧布明,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天然氣接收壓縮站。由於計劃進行年度檢修工作,俄羅斯將停止通過北溪(Nord Stream)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至德國。

2011年,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以後,時任總理默克爾決定加快德國退出核電的計劃,迅速將7個核反應堆從電網中剝離。2021年年底,德國關閉了剩餘6座核電站中的3座。今年年底,最後3座核電站也會脫離德國電網。民調機構Civey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德國人認爲,核電是安全的、碳中性的和高效的。70%的德國人贊成保持現有核電站的運行。只有在綠黨選民中,多數人(56%)贊成關閉德國的核電站。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行動部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做了一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決定,爲了彌補天然氣的短缺,擴大煤電廠的產能,但是,核電退出德國電網的計劃不變。燃料棒耗盡,不可能短時間得到替換;核電站的運營方式也已經進入了退出核能模式,延長核電站運營的風險是未知的。這些都是他拒絕延長核電站運營時間的原因。德國聯邦議院副議長庫比奇(Wolfgang Kubicki)嚴厲地批評道,“綠黨對失去面子的恐懼顯然超過了他們對這個國家經濟活力的責任。”

最近,歐盟議會剛剛宣佈,將核能和天然氣都視作綠色能源。在有些評論家看來,這是德法政治交易的結果,即“我保留我的天然氣,你保留你的核電站。”肖爾茨和哈貝克將其能源轉型戰略建立在天然氣這一過渡性的清潔能源之上。馬克龍則將核電視爲未來清潔能源的最重要組成,他希望在2050年前新建14座新的反應堆。兩國都需要這樣的分類以滿足未來各自能源發展的需要。

耐人尋味的是,在俄烏衝突發生以後,德國作爲反核先鋒立即在歐盟提議制裁俄羅斯的核技術與核燃料進口,與其在天然氣制裁上的曖昧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項提議最終並未在歐洲議會獲得響應。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歐洲的核燃料和中東歐的核技術仍然依賴俄羅斯。雖然歐洲國家在高科技領域大幅領先於俄羅斯,但商業核技術是一個例外。現在歐盟國家共有18座使用俄羅斯技術的核反應堆在運行,它們分佈在保加利亞(2個)、捷克(6個)、芬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21年的一份報告,保加利亞的核能發電量佔其總髮電量的40.8%,捷克共和國爲37.3%,芬蘭爲33.9%,匈牙利爲48%,斯洛伐克爲53.1%之多。西方和俄羅斯設計的核反應堆有一個最大的技術上的不同,即燃料棒。西方國家使用的是四面體形的燃料棒,俄羅斯製造的是六邊形的。燃料棒的轉換存在着嚴重的安全問題。這也是大多數使用俄羅斯核技術的歐盟國家不願意改用西方製造的燃料棒的原因。另外,根據根據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的數據,歐洲國家40%的濃縮鈾來自於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全世界30%以上的濃縮鈾出口來自俄羅斯。由於鈾的交付週期較長,歐盟國家短時間內無法找到替代的供應商。因此,自俄烏衝突發生以來,儘管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大規模無死角的制裁,卻對俄羅斯的商用核技術公司進行了豁免。

雖然德國的核淘汰政策使其對俄羅斯的核依賴遠小於其它歐洲國家,但是,德國依然會受到制裁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通過收購Nukem Technologies公司,獲得了處理德國核廢料的業務。該公司同時也負責拆除德國兩座退役的核電站。另外,如果因爲制裁俄羅斯的核電技術,導致其它歐洲國家國內大面積的電力短缺的話,德國也會受到間接的影響。屆時歐洲的電力價格會飆升至無法想象的水平。

另一方面,今年6月戰火中的烏克蘭與歐洲實現了一體化。烏克蘭的核電站,包括被俄羅斯佔領的扎波羅熱核電站,不僅向本國提供電力,同時也將大量剩餘地電力出口。頗爲諷刺的是,烏克蘭能源部部長戈魯申科(German Galushchenko)不久前在德國的《經濟週刊》發表了一篇客座評論文章。該文的主旨便是向德國兜售核電。戈魯申科認爲,這是對兩國雙贏的一筆交易。烏克蘭多餘的核電能彌補德國電力的短缺,烏克蘭則可以通過出售電力獲得該國急需的經濟利益。此前,德國常年從法國(核電)和波蘭(煤電)購入電力。

德國反核簡史

1973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了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對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施了石油禁運。原油價格的暴漲,也導致了西方國家經濟的衰退。不過,這也引發了其後二十年世界能源效率的驚人改善。太陽能電池板也是兩大陣營軍備競賽的產物,其商業化是卡特政府推動能源獨立的一部分。核電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發電和供暖擺脫了對石油的依賴。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法國是核電最大的受益者,核能不僅爲該國提供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同時,法國生產每度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遠低於歐盟的平均值。

然而,從上世紀70年代起,德國似乎就走上了一條相反的道路。美因茨大學的凱普林格(Hans Mathias Kepplinger)教授分析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媒體對核電的報道。數據顯示,在1970年代,核能已經不受德國記者的青睞。德國本土最早的反核運動發生在1968年,與當年遍及各地的大規模抗議遊行不同,對維爾佳森核電站(Kernkraftwerk Würgassen)的抗議最終是以法律途徑解決的。該沸水反應堆進入運行以後頻繁出現故障,1972年,聯邦法院判決該反應堆停止運行。這一判決最好地詮釋了1959年通過的《原子能法》中的相關條款,即將促進核技術和保證安全放在同等地位,優先考慮安全。它也成爲了日後德國反核運動可以依據的法律判例。

1975年2月,維爾核電站(Kernkraftwerk Wyhl)建設過程中的抗議可以說是德國反核歷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該運動最初僅僅是數百名參與者佔領了維爾核電站的施工現場。不過,幾天之後這一抗議運動就發展到了近30000人的規模。在與警察發生了多次衝突之後,他們在工地建立了德國第一個反核營地。一個月以後,弗萊堡行政法院廢除了部分施工許可,並暫時停止了施工。1977年3月14日,同一家法院下令,核電站只有在建造保護罩的情況下才能繼續施工。由於該項措施大大增加了成本,能源公司不得不放棄了這一項目。

德國的反核抗議無疑是具有強烈左翼色彩的。這一點在1977年布羅克多夫(Brokdorf)和格羅恩德(Grohnde)的建築工地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德國的毛派團體K小組與農民一起用拖拉機堵住了工地進出的道路。由於核電站通常建在偏遠地區,它們擾亂了農村生活。與農民一起戰鬥,阻擋資本主義的侵襲,是符合毛派的意識形態的。歷史學家賴希哈特(Sven Reichardt)在他2014年出版的《真實性與社羣》一書中,使用“溫暖”和“冰冷”這對隱喻,從另一角度解釋了生態(反核)運動如何成爲社會主義運動中的一員,並肩對抗資本主義的歷程。在社會主義的語境中,“階級鬥爭的暖流”鋪就了一條通向和諧世界之路,使人從“冰冷”的資本主義中獲得救贖。他們將工業技術,尤其是核技術視爲“冷”的代表。環保運動適時的進入了這套話語體系之中。綠色能源諸如太陽能、光和風能都是“溫暖”的隱喻。德國綠黨的黨徽自始至終都是一朵向日葵,象徵着該黨始終朝向“溫暖”。“溫暖”的綠色能源技術在對抗“冰冷”的傳統能源技術時,也在挑戰舊的政治制度。

上世紀80年代,德國的社民黨和綠黨結成政治聯盟共同反對核能的擴張。一方面,自上世紀60年代起社民黨主導了與蘇聯緩和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該政策的核心是包括石油、天然氣等在內的能源合作,從此也開啓了德國對蘇聯能源依賴的進程。化石能源與社民黨利益攸關,核能的擴張直接影響到了社民黨的基本盤。另一方面,反對核電是綠黨主要的政治訴求。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的災難性事故,該事故嚇壞了人們,使許多物理和化學的門外漢變成了貝克勒爾和銫的專家。無論公衆還是媒體,反核的聲浪都達到了頂點。不過,當時執政的基民盟並沒有將核能退出提到議事日程來。直到2000年,當時的社民黨和綠黨的聯合政府才與德國的能源公司達成協議,逐步關閉核電廠。最晚到2020年所有的核電廠都要退出電網。

默克爾減緩了德國核電退出的腳步。2009年9月,當她開始第二個總理任期時,聯合政府達成協議——同意延長德國核電站的運行時間,最後一個反應堆將在2040年關閉。核電被當時的默克爾政府視爲一種實現能源轉型所必要的橋樑技術。不過,這一路線並沒有獲得德國媒體界的認可。根據凱普林格教授的研究,在福島事件發生的前一年,有85%的記者並不贊同延長核電站的運行時間。一切在2011年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日本的災難促使默克爾政府大大提前了核淘汰的時間表。雖然德國核反應堆安全委員會曾經出具了一份評估報告,認爲德國的核設施遠比福島核電站安全,“德國發生類似事故的幾率極低。”但依然沒能撼動該國的核能退出計劃。

在媒體的報道中,這種對核電的負面情緒在福島事件過後達到了頂點。德國媒體很少涉及災難的具體原因。他們熱衷於揭示福島反應堆災難證明了核能的普遍風險。該事件後,德國媒體提出的核淘汰要求是英法媒體的9到18倍。在法國,媒體會強調法國反應堆的高安全標準,而德國媒體“被真正的恐慌所籠罩”。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2013年公佈了關於福島核事故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得出了初步的結論:福島核輻射對健康造成直接影響的可能性很小。2020年,該委員會通過對更多的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夯實了此前的結論。不過,凱普林格教授研究了該報告在德國媒體中的接受狀況,發現它“幾乎被所有的媒體都掩蓋了”。

在德國,以戲劇性的標題和恐怖的圖像爲主的報道取代了基於數據和事實的分析與權衡。這樣的報道不利於對高度複雜的事件作出明智的決定。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的前總裁漢布萊希特(Jürgen Hambrecht)在2011年時作爲道德委員會的一員,一同簽署了關於退出核電的建議。不過,以今天的角度重新審視當時的決定,他認爲這是一個錯誤,“我們低估了問題的複雜性。當時,我們只專注於核電的風險,而忽視了能源供應的其他方面。依靠可再生能源是正確的,我們應該沿着這條道路繼續前進。但我們需要穩定的基礎能源供應系統,而核電本身就適合於此。”

能源轉型的死衚衕與核能的迴歸

核能的支持者文德蘭(Anna Veronika Wendland)女士認爲,綠黨的核恐懼(Atomangst)是完全不理性的,完全是出於他們身份政治的需要,“如果哈貝克打算在2025年作爲綠黨的候選人競選總理。最讓他害怕的不是化石能源,而是核能。”上世紀80年代,綠黨就與社民黨聯手共同將化石能源美化成一種橋樑技術,以此反對核能的迅速擴張。一方面,社民黨高度關注化石能源。化石能源行業的就業和選票是該黨最爲重要的政治利益之一。核能的擴張對化石能源行業構成了威脅。另一方面,反對核能是綠黨的建黨意識形態之一。放棄廢核也就是動搖了綠黨的建黨根基。所以,在氣候保護與反對核能這兩大綠黨的核心意識形態面前,哈貝克選擇了後者。即使擴大煤電廠的產能,也堅決不在覈能問題上讓步。綠黨在維護他們的反核建國神話時,接受了對氣候的巨大破壞。

在去年競選造勢期間,被德國網民諷刺爲“綠黨電視臺”的德國電視一臺也開始批評起哈貝克對核電的態度。他們認爲,副總理已經“失去了客觀性”。哈貝克以德國只有供暖問題,沒有電力問題爲由,拒絕了延長核電站使用壽命的討論。對於哈貝克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副議長庫比奇予以了反駁,“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萊比錫能源交易所的電價會在一年內飆升320%呢?爲什麼柏林市議院考慮在夜間關閉交通燈呢?爲什麼要討論業餘足球比賽不應在夜間照明設施下進行呢?”如果不存在電力問題,那麼所有現在的用電限制措施都是非必要的。天然氣不僅供暖,它也生產電力。2021年,德國約有10%的電力是由天然氣發電廠生產的。在天然氣短缺的背景下,如果延續既定的核能退出路線,那麼就會造成更大的電力缺口。德國剩餘的三座核電站現在每年依然生產6%的電力。所以,這兩部分的電力缺口現在必須由煤電或者可再生能源來填補。

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氣候活動家還是綠黨都希望儘快通過風能和太陽能取代非綠色能源,但是這一美好的希望是完全不切合實際的。現階段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量僅佔德國總髮電量的40%左右。2021年,由於全年風力較小,風力發電量相較於往年大幅下降。可再生能源在總髮電量中的份額從44%下降到41%。燃煤發電量增加了約20%,使其在德國能源結構中的份額達到28%。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5%,這意味着德國有可能無法實現其制定的2030年氣候目標。鑑於風能和太陽能本身的波動性(它們都受制於季節和環境的影響),在諸多技術問題(能源的運輸和儲存)沒有解決之前,它們根本無法取代穩定的化石能源和核能。

爲了控制這些波動並提供可靠的電力,可再生能源的倡導者認爲,電池存儲和氫氣可以儲存電力,在太陽能和風能停止生產時進行電力調度。德國最大的電池儲能項目是其家庭儲能系統,但發展多年的電池儲能裝置幾乎沒有對德國電網產生影響。該國目前估計有43.5萬個家庭配備了不同功能的電池存儲系統,2021年安裝了14.5萬個家庭存儲系統。但是,德國有4000萬個家庭,家庭電池存儲系統通常只能維持幾個小時,而電網需要的是能夠支持持續數週變化的存儲。此外,任何形式的存儲都會產生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同時增加總成本。成本和固有的低效率是氫氣面臨的關鍵問題。在生產氫氣、儲存氫氣、再使用它發電的整個過程中,大部分能量都會損失掉。最後產生的電能可能只有最初的40%左右。這對於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來說是不夠的。

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的能源工程教授貝克曼(Michael Beckmann)認爲,能源轉型的規模長期被低估了。這一錯誤貫穿了德國整個能源轉型的規劃。比如,德國北部因爲氣候環境的緣故,有着得天獨厚的建造大型海上風電場的優勢。不過,長期以來如何把多餘的電力輸送到南部地區一直是個問題。根據貝克曼教授的計算,現在實際需要的輸電線路的里程數是當初估計的10倍左右。另外,由於各地居民反對建造高壓架空線,所以,很多特高壓電纜只能進行地下鋪設。一方面,這大大增加了建設成本。另一方面,我們先前幾乎沒有任何建設數百公里長的這類電纜的經驗。經過十多年時間的努力,德國僅僅完成了所需的20%左右的電纜鋪設。整個系統的改造可能至少還需要20-30年的時間。龐大的能源轉型計劃無法在一個工業國家迅速實施,這一點似乎在各種政府的規劃文件中都被有意忽略了。

另外,在德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建築和交通部門的脫碳化進程遠不如工業界。也就是說,未來建築的供暖(熱泵),交通所使用的電動汽車,都將消耗更多的電力。隨着設想中的各部門的電氣化進程加快,未來的電力需求將比現在高四到六倍。漢布萊希特特別指出,“如果所有的生產過程都轉換爲電能,僅化工業的耗電量就相當於今天整個德國的耗電量。”由此可見,德國的能源轉型是建立在更多用電需求和更不可靠的能源供應(可再生能源)之上的。

這一政策勢必會導致更高的用電成本、更低的可靠性、大量經濟損失和輪流停電。在有些綠黨政客看來,輪流停電是完成能源轉型和拯救氣候所必須忍受的必要之惡。但是,無論是德國的工業界還是普通民衆的生活都無法承受這一必要之惡。最後,我們將看到非常有意思的情景,反對核能的能源轉型戰略將促使德國更加依賴高污染的化石能源,越“能源轉型”將帶來越高的碳排放。隨着哈貝克宣佈擴大煤電廠的產能,這一情景已經提前到來了。有媒體認爲,綠黨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反核立場,保留污染性最高的煤電,實際宣告了德國綠色“能源轉型”計劃的徹底流產。無論是擺脫當下的天然氣危機,還是實現德國的能源轉型,穩定和清潔的核能都是必不可少的。德國三座仍在運行的核電站年發電量相當於2021年德國硬煤發電量的70%。截至2021年年底仍在運作的6座核電站的發電量與光伏發電量相當。保持核電站的運行能加速淘汰煤電廠。

當然,關於核能存廢的爭論主要圍繞三個衆所周知但又極易被攻擊的論點展開的,即危險性,造價和核廢料的存儲。這些論點在被某些科學家和記者“像教義一樣重複着”。雖然有切爾諾貝利和福島的恐怖畫面,但迄今爲止核電依然是最安全的能源來源之一。根據來自Our World in Data的數據,核電所造成的由意外和空氣污染帶來的死亡是所有能源中最低的。

哈貝克現在所“推崇”的煤炭恰恰是最危險的,它造成的死亡風險是核電的300多倍——成千上萬人因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礦場和工廠的事故也帶來了大量的死亡。要知道,在全世界範圍內,煤電廠每年也會向大氣中釋放約30000噸的放射性物質。另外,輻射的危害可能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小。自1950年以來,日本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對廣島和長崎的12萬名居民進行了跟蹤調查。截至2000年,該研究中的42304人已經死亡,其中有822人的死亡可能與核輻射有關。

哈貝克和環境部長萊姆克(Steffi Lemke)以種種安全和現實理由堅持核退出計劃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他們聲稱,“延長核電站壽命的有限好處並不能證明這種風險是合理的。”但是,他們作出的這一結論並沒有諮詢過專家委員會。德國反應堆安全協會(Gesellschaft für Reaktorsicherheit)的技術總監斯托爾(Uwe Stoll)認爲,反應堆的繼續運行“沒有嚴重的安全問題”。德國有六座核電站理論上仍在運行,因爲它們有運行許可證,其中三座在電網上。聯邦政府完全可以與運行商對技術狀況進行共同評估。另外,哈貝克還強調,由於這六座核電站已處於實際停運或計劃停運的狀態,所以,沒有燃料棒的儲備,重新進行採購的交貨週期非常長。首先,核電站本身可以使用現有燃料棒半負荷運行。雖然發電量減少,但是可以度過新燃料棒交付前的空窗期。其次,燃料棒的交付週期也遠短於哈貝克所聲稱的時間。採購一般能夠在15個月內獲得交付,因此從明年年末起,德國的核電站就能滿負荷進行運轉。事實上,燃料棒的採購甚至可以比15個月更快。早在今年2月,德國政府就諮詢過美國老牌的核燃料製造商西屋電氣公司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製造燃料棒。公司經理甚至表示,他們可以在2022年底前就完成交付。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7日,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內卡韋斯特海姆核電站。對俄羅斯可能切斷天然氣供應的影響的擔憂日益加劇,這在德國引發了一場日益激烈的辯論,即德國是否應該按計劃在今年年底關閉最後三座核電站。

德國黑森州的Herfa-Neurode建造了大型的地下鹽丘用以存放來自歐洲和美國的劇毒工業廢棄物。其中包括了12萬噸的氰化物,69萬噸的二噁英廢物以及8.3萬噸的砷。其數量足以毒死整個人類。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廢棄物處置專家認爲,該鹽丘的安全標準遠低於現在設計的核廢料處置庫。前德國環境部長費舍爾(Joschka Fischer,綠黨)曾首肯了這個工業廢物堆放處。如果綠黨能接受這個更“毒”的鹽丘,爲什麼又要歇斯底里地恐懼核廢料呢?

尾聲

已故的法國政府顧問索扎伊(Brigitte Sauzay)曾經分析了德法兩國對待覈問題態度差異背後的文化原因:法國人專注於“改造自然”;而德國人將自然作爲“所有文化的終極目標”,因此許多德國人認爲核能是“對某種自然秩序的永久威脅”。這種對自然的態度也醞釀了德國文化中對技術的不信任。德國是世界範圍內率先使用包括核能在內的20世紀出現的能源的國家。隨後,在環保主義和氣候保護主義的大旗下,又回到了18世紀工業革命前使用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因此,迴歸到人類背棄自然之前的時代的夢想誕生了。通過回到最初的“伊甸園”,一切問題都會得以解決。這是氣候活動家極力向世界灌輸的思想。

德國著名的專欄作家格勞(Alexander Grau)在2019年出版了一本小書《政治媚俗》。格勞認爲,媚俗不能完全從負面的角度來理解。審美的媚俗具有類似於安慰和治療性的作用。俗氣的流行音樂就像棒棒糖,這種形式的刻奇很重要。然而,作爲道德和政治上的媚俗則是危險的,因爲它阻止了多元的思考。政治媚俗的主要特徵是:渴望簡單的解決方案;渴望一個理想的、可掌控的世界;由於無法處理複雜的現實處境,因此有否定現實的傾向;有強烈的集體化情感。毫無疑問這種綠色的“伊甸園主義”就可歸入政治媚俗。

Paypal的創始人蒂爾(Peter Thiel)曾經寫過一篇題爲《反對伊甸園主義》的文章。他認爲,“應該承認,我們所處的科學和技術軌道確實存在許多危險。但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技術的退出在倫理上或政治上絕對不是中立的。”伊甸園絕不會消除一切風險,一系列在現代社會中已經被消除的風險都可能迴歸。那麼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權衡,伊甸園時期自然帶給我們的風險和現代技術帶給我們的風險哪種更不易承受,而不是簡簡單單地擁抱“伊甸園”?

主要參考文獻:

1. Wolling, Jens; Arlt, Dorothee (Ed.), Fukushima und die Folgen - Medienberichterstattung, Öffentliche Meinung, Politische Konsequenzen

2. Alexander Grau, Politischer Kitsch: Eine deutsche Spezialität

3. https://www.wiwo.de/politik/deutschland/energiekrise-wie-die-ukraine-deutschland-mit-atomstrom-helfen-kann/28448032.html

4. Russia’s War Is the End of Climate Policy as We Know It,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06/05/climate-policy-ukraine-russia-energy-security-emissions-cold-war-fossil-fuels/

5. Joachim Radkau, Eine kurz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Antiatomkraftbewegung, 

https://www.bpb.de/shop/zeitschriften/apuz/59680/eine-kurze-geschichte-der-deutschen-antiatomkraftbewegung/

6. Anna Veronika Wendland, Rettet die Atomkraftwerke!

https://www.spiegel.de/politik/deutschland/energiekrise-rettet-die-atomkraftwerke-kommentar-a-9ccd191f-3107-4d85-82d2-b5ff765e93b1

7. „Atomkraft galt als die Zukunftstechnologie, so ähnlich wie das Internet“, 

https://www.rnd.de/wissen/debatte-um-atomkraft-anfaenge-wendepunkte-mythen-interview-mit-historiker-frank-uekoetter-RZ2SQLJ2WZEYPKV52R6TYSYJ3I.html

8. „Der Atomausstieg war ein Fehler“, 

https://www.cicero.de/wirtschaft/atomausstieg-kernkraft-basf-jurgen-hambrecht-klimawandel-energiewende

9. Ausstieg aus Kernenergie und Kohle kann jetzt keine Option mehr sein, 

https://www.welt.de/wirtschaft/plus239915287/Energiekrise-Ausstieg-aus-Kernenergie-und-Kohle-kann-jetzt-keine-Option-mehr-sein.html

10. Anna Veronika Wendland, So können wir den Atomausstieg stoppen,

https://www.cicero.de/wirtschaft/atomausstieg-stoppen-fakten-russland-putin-gas-energiesicherheit

11. Peter Thiel, Against Edenism, https://www.firstthings.com/article/2015/06/against-edenism

12. Melanie Arndt, Auswirkungen der Katastrophe von Tschernobyl auf Deutschland,

https://www.bpb.de/themen/umwelt/tschernobyl/225086/auswirkungen-der-katastrophe-von-tschernobyl-auf-deutschland/

13. Abandoning Nuclear Power Would Be Europe’s Biggest Climate Mistake,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10-28/abandoning-nuclear-power-would-be-europe-s-biggest-climate-mistake

14. UN-Report: Strahlenschäden durch Fukushima statistisch nicht belegbar,

https://www.aerzteblatt.de/nachrichten/121871/UN-Report-Strahlenschaeden-durch-Fukushima-statistisch-nicht-belegbar

15. Anna Veronika Wendland, Katharsis durch Kernkraft, 

https://www.cicero.de/wirtschaft/energiewende-kernkraft-akw-gruene-strom-atomenergie

16. Technische Probleme? Der Mythos vom unmöglichen AKW-Weiterbetrieb, 

https://www.welt.de/wirtschaft/plus237727519/Atomausstieg-Der-Mythos-vom-unmoeglichen-AKW-Weiterbetrieb.html

17. Frank Uekötter, Handeln und Verhandeln: Eine kurze Demokratiegeschichte der Atomkraft, https://www.bpb.de/shop/zeitschriften/apuz/oekologie-und-demokratie/508500/handeln-und-verhandeln/

18. Wolfgang Kubicki, Kohlestrom ja, Atomkraft und Fracking nein? Ideologischer geht es nicht, https://www.welt.de/debatte/kommentare/plus239943223/Wolfgang-Kubicki-zu-Habecks-Energie-Kurs-Ideologischer-geht-es-nicht.html

19. Nuclear power is safest way to make electricity, according to study,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nuclear-power-is-safest-way-to-make-electricity-according-to-2007-study/2011/03/22/AFQUbyQC_story.html

20. Die größte unterirdische Giftmüll-Deponie der Welt, 

https://www.deutschlandfunkkultur.de/herfa-neurode-in-hessen-die-groesste-unterirdische-100.html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