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梁梟    

近日,微博平臺上有用戶爆出“大瓜”,稱多位基金經理因爲做場外期權被查,涉及基金經理衆多,甚至有基金經理被帶走。

消息引發了輿論高度關注,基金經理可以參與場外期權嗎?是否真有基金經理被帶走?所謂的場外期權究竟是怎麼玩的?諸多疑團,也引發了投資者的討論。

今日(8月9日),一名私募行業人士在電話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揭祕他所知曉的基金經理參與場外期權的隱祕玩法。

首先是動機,爲什麼會有公募基金經理參與場外期權?“利益驅動”,該私募人士表示,資管行業不少基金經理的待遇並沒有很高,在待遇不高但手中又擁有很大權力的時候,往往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相比以前大家熟悉的“老鼠倉”,該私募人士認爲,場外期權的玩法更高明一些,不容易被查證。但要玩場外期權,需要比較多的基金經理配合。“去年我們接觸到有一些機構在這麼做的時候,就預感到風險非常大,這種抱團操作的模式,風險是比較高的,單憑一兩個基金經理的能量,個股股價難以快速拉昇上漲,場外看漲期權也不一定獲得非常大的收穫。”該私募人士表示。

那麼具體而言,中介機構如何和基金經理打配合,利用場外看漲期權獲利呢?

該私募行業人士打了一個比方:如果一隻中小盤的股票需要5~6只公募基金持倉拉昇股價,那麼投資公司或者私募機構等中介就會私下和這五六個基金經理約定,從明面來看,基金經理的持倉並無任何違規。不過和基金經理約定好的中介機構就會購買場外看漲期權,然後疊加槓桿,“如果一隻股票上漲10%,那麼場外看漲期權可以獲利10倍。”

當然,該人士也提到,如果基金經理聯合中介偶爾做幾單,可能不會那麼容易暴露。但問題的關鍵可能出在中介機構上,只做一、兩單場外看漲期權,他們未必滿足。要賺更多的錢,就要和基金經理配合做更多的股票。如果做5只股票,可能就需要能私下和25名基金經理協商好,有時候重複購買一些股票,需要基金經理配合持倉,而如果基金經理在幾隻股票上反覆抱團同時增持,那麼在數據上很容易反映出來。

因此,也需要和更多的基金經理合作,分散抱團風險,避免被監管查出來。不過,現實中所謂的中介機構可能纔是更大的始作俑者,爲了獲利,中介機構會想方設法認識自己計劃買入看漲期權個股中持倉的基金經理,然後與其私下約定,讓基金經理配合增持拉高股價,自己則同步買入場外看漲期權,一旦股票上漲,公募基金的股票持倉無需任何變動,場外看漲期權獲利收割,中介機構把獲利的部分再按約定私下分給與其配合的基金經理,“雙贏”就此誕生,“這就變成了隱性做公募的莊。”

該人士認爲,公募基金經理抱團買個股,不再是通過股票套現,而是與中介機構合謀,利用場外看漲期權,實現利益兌現,再私下進行利益分配。這種操作方式“連痕跡都沒有”。

對於基金經理被爆料做場外期權一事,記者也諮詢了其他私募人士。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次爆料的內容從操作原理上看是可行的。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爲,A股市場龐大,需要多家公募的基金經理一起參與,加之公募的重點個股入池要求又很高,如何保證大家能在相近時段都大幅買入一隻票,是一個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082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