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務交流是國家間最爲敏感、最具實質性的交往領域,與經濟、教育等領域不同,深化防務關係並不容易。

文 | 陳洋

據《朝日新聞》8月10日報道,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岸田文雄9日明確了內閣改造和自民黨高層人事調整的名單。其中,任命浜田靖一接替岸信夫擔任防衛大臣。

岸田此次對內閣和自民黨高層的人事調整,一邊大幅重用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親信,一邊又維持一些重要職位不變,由此凸顯進入“後安倍”時代的日本,今後在內政外交政策方面不會出現大幅調整。

岸田文雄“大換血”有雙重考慮

岸田文雄此次對內閣和自民黨高層人事調整的一個總體特點是重視安倍派。

自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遭遇槍擊身亡以來,很多觀點認爲,缺少了自民黨內保守勢力代表安倍的掣肘,岸田在政策制定與人事任免方面將擁有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權。然而,目前看來,安倍的離世僅意味着自民黨內保守勢力暫時沒有了領導者,並不意味着黨內的保守勢力就完全消失。

由於安倍派沒有因安倍晉三的離世而四分五裂,且目前仍是自民黨內最大派系,因此爲了確保自身政權的穩定運營,防止黨內秩序出現混亂,岸田不得不通過人事任命來表現出重視安倍派的姿態。

比如,岸田讓松野博一繼續出任內閣官房長官、任命西村康稔出任經濟產業大臣、任命萩生田光一出任自民黨政調會長,任命岸信夫出任負責國家安保事務的首相輔佐官,以及任命不屬於安倍派,但被安倍生前積極扶持的高市早苗出任經濟安保大臣等。

此次人事調整的另一個總體特點,則是大幅引用新人入閣。

在日本政界有“入閣待機組”的說法,特指那些當選5次以上衆議員或3次以上參議員,且沒有內閣大臣經歷的議員。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統計,自民黨內約有80名議員屬於“入閣待機組”,他們分屬自民黨內不同派系。

在此次岸田內閣改造中,就有9名屬於“入閣待機組”的自民黨籍國會議員首次入閣,這接近岸田內閣成員總數的一半。岸田此舉一方面是通過大幅引入新人來彰顯內閣的清新形象,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消解隸屬不同派系的“入閣待機組”來換取黨內派系的平衡,以及各派系的支持。

在岸田文雄此次的內閣和自民黨高層人事調整中,最受關注的無疑就是誰將接替安倍胞弟岸信夫出任防衛大臣。此前有日媒猜測自民黨總務會長福田達夫,或自民黨政調會長高市早苗有望出任防衛大臣。但從浜田靖一最終出任防相來看,這一結果無疑出乎了輿論的預料,畢竟他在自民黨內不屬於任何派系,而且社會知名度較爲有限。

新防相會採取怎樣的防務政策?

浜田靖一1955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他的父親曾是衆議員。1993年,浜田首次當選衆議員,當年與他同時首次當選衆議員的還有安倍晉三、岸田文雄、高市早苗等人。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浜田曾出任麻生太郎內閣防衛大臣,此次則是他第二次出任防衛大臣一職。

在個人政見方面,浜田支持修憲和行使集體自衛權、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認爲日本有必要發展核能等。同時,浜田還是日本跨黨派議員團體“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之會”、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以及日本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成員。

值得注意的是,浜田靖一在第一次出任防衛大臣期間,曾經訪華。2009年3月20日至21日,當時作爲防衛大臣的浜田靖一訪問中國,這是自2007年日本防衛省由“廳”升“省”以來,其最高長官首次訪華,也是自2003年日本前防衛廳長官石破茂訪華以來,日本防衛大臣首次訪華。

在當時的浜田訪華期間,中日雙方就加強防務交流達成十項共識,包括中日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進行的反海盜行動中,推動情報信息交換等方面的合作;中國海軍艦艇年內訪日;繼續實施各種框架下的中日校官和尉官交流等。此外,浜田當時還參觀了中國解放軍的射擊訓練,按照日本共同社的說法,浜田靖一是首位在華觀摩射擊訓練的日本防衛部門長官。

防務交流是國家間最爲敏感、最具實質性的交往領域,與經濟、教育等領域不同,深化防務關係並不容易。

但同樣有必要提及的是,浜田靖一今年7月底曾與另外3名日本國會議員竄訪臺灣,並會見蔡英文。因此,浜田當選日本防長,對中日防務關係究竟影響幾何,還得看其後續作爲。

只是,須明白,在當下這個地緣政治激烈博弈的特殊時刻,中日防務關係往良性發展,應當是最符合兩國利益的選擇。

撰稿/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