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網

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白水鎮西壩片區依託“黨總支+合作社聯農戶連龍頭企業”發展模式,規模化、抱團式發展蔬菜種植產業,實施現代農業項目,盤活集體資源,壯大集體經濟。

小小“菜籃子”撬動片區“大產業”

西壩片區過去產業單一分散,村集體經濟長期“空殼化”。爲破解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西壩片區桃園、紅杏、巨木三個村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通過科技引領、示範帶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經濟壯大。

村黨總支和合作社負責做好土地流轉、爲企業提供勞務派遣等服務,企業負責投入資金、技術管理和銷售,這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難題,也讓農民羣衆能夠就近務工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羣衆增收與壯大村集體經濟“雙贏”目標。

爲更好地撬動項目跑出發展“加速度”,西壩片區村黨總支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通過項目建設、羣衆投產等方式,投資600萬元建設片區農業生產道路,對農村河道清淤除障,不斷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田灌排、防洪、排澇、保收能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力促進了農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小小“菜籃子”撬動片區“大產業”

此外,當地還投資建設蔬菜溫室大棚300畝,配套噴灌、園區道路等附屬設施,集中優勢資源,大力調整產業、產品、品質、組織經營結構,推廣種植蔬菜、瓜果等新優品種,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開展規模化種植,發展蔬菜種植2萬畝,形成“連村成片、集羣成鏈”發展格局,特色產業集羣發展優勢不斷凸顯。

爲實現利益聯結“最大化”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韌勁,西壩片區積極統籌整合農村資產、資源、資金服務村集體經濟發展,持續增強“造血”功能,形成較強的發展後勁。

目前,當地將300畝蔬菜溫室大棚出租給龍頭企業經營,爲桃園、紅杏、巨木三個村集體經濟創收40餘萬元。龍頭企業通過業務拓展、能人帶動,充分調動羣衆參與積極性,暢通轉移就業通道,將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羣衆增收致富有機結合起來,使得產業就業組織化程度不斷優化提升、羣衆致富能力不斷增強,實現互促共融、多方共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