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社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今天我们关注的主角是他们——科技特派员。

1

“90后”返乡教种蘑菇

助农增收谋发展

近日,“‘90后’回乡直播教农民种蘑菇”的新闻引发关注。

这个“90后”叫王静,她种蘑菇确实种出了大名堂。

9年前她回到家乡贵州教村民种菌菇,后又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成为了乡村致富带头人;

她开通视频账号近一年后,发了一条用废弃的玉米芯种出漂亮平菇的视频,意外走红获得百万点赞量,如今该账号已拥有200多万粉丝;

除了种平菇,她还教大家种茯苓,种魔芋,嫁接西瓜,种冬平菇、冬食用菌及其他蘑菇。

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她的过往学习和实践经验,甚至教训。

因为王静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不断学习实践,将优质内容教授给农民,带动增收致富——这不仅是她的特长,也是她的工作。

2

科技特派员也叫

“米仙”“菌仙”“茶仙”“菇王”……

上面这位正在观察葡萄长势的科技特派员叫谢福鑫,被农民称为“葡萄痴”。

不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他起早贪黑,仔细观察葡萄的长势、产量等,每个品种都要进行为期至少三年的实验,挑出适合当地的品种推广种植。

他每天不是在葡萄园剪枝修果,就是在指导果农防治病虫害。葡萄丰收时节,他比果农还开心,果农们说,他的电话就是葡萄种植技术的“110”。

而下面这位科技特派员被农民称为“竹荪大王”。

高允旺(左)

他叫高允旺,20多年来,他不断钻研竹荪栽培技术,成功破解了多项竹荪种植难题。他通过“慧农信”“生态竹荪产销科普群”等,在“云端”指导菇农种植技术。

你吃过“锥栗”吗?没吃过的可以通过图片认识一下。

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林学系的科技特派员黄铭利,在学校时就开始对建瓯锥栗进行研究开发。1994年,他的“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锥栗研究的空白。

他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宣传,让锥栗这个“土疙瘩”变成“金蛋蛋”,被农民称为“黄榛头”。

黄铭利(前右二)

不管是烈日暴晒,还是刮风下雨,他总是坚持上山指导。

有的科技特派员还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米仙”“菌仙”“茶仙”“菇王”……科技特派员是田间地头一个个特殊而又亲切的称谓,他们就是农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

科技特派员让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走进了农民的心里,不断改变着农村的面貌。

3

“把我变成农民

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

1999年,福建南平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制度。20多年来,数十万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荣誉和“传说”,上面这幅油画就是为了歌颂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保国的事迹而作。

他曾不止一次说过:“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是把我变成农民,二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

让农民们改变自身命运,是李保国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标。

农业农村的绚丽画卷日新月异,科技特派员的初心从未改变。

策划:李洁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