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羣  “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不斷攀升”。8月9日,恆昌發佈的《2022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及資產配置策略指引》(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受疫情反覆、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供應鏈瓶頸、通脹攀升、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等因素影響,當前全球需求端和供給端均面臨下行壓力,居民消費、國際貿易、企業投資、工業生產增速放緩,經濟衰退風險不斷上升。

《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GDP增速爲2.9%,較2021年下降3個百分點。由於政策收緊和生活成本上升,包括歐元區和美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在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的概率增加。

經濟衰退風險、高通脹疊加全球多國央行貨幣政策收緊,進一步削弱經濟基本面並加強了市場的悲觀預期,2022年迄今爲止,股票和債券市場均遭受了重創。截至8月10日,Wind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上證指數下跌11.26%,深證成指下跌17.73%,滬深300下跌16.81%,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9.8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0.14%,標普500下跌13.51%。

在全球衆多不確定陰霾下,投資者下半年如何投資?

全球經濟衰退只是時間問題?

8月8日,瑞銀宏觀發佈研究報告顯示,瑞銀基於三個模型計算的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均值爲40%,針對歐洲的數據模型也開始預警,顯示經濟衰退概率爲30%,歐美經濟近期衰退風險逐漸上升。

瑞銀宏觀研究報告指出,繼一季度環比下跌1.6%之後,美國二季度GDP再次環比折年下跌0.9%。這已經構成技術性衰退(即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跌)。如果美國或歐洲出現經濟衰退,中國出口及經濟增速將可能面臨額外的下行壓力。

2021年,中國對美出口佔中國出口總額的17%、對歐洲出口佔15.4%。瑞銀宏觀估算美國和歐洲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實際出口增速會下降1.5-2個百分點,GDP增速會下降0.25-0.3個百分點。假設消費乏力或政策過度收緊導致美國和歐洲GDP增速相比2023年基準預測下降1-1.5個百分點,瑞銀宏觀預計或會拖累中國GDP增速0.3-0.4個百分點,不過國內政策放鬆加碼可能抵消抵銷大部分影響。

美國未來經濟走勢和前景高度不確定,取決於通脹的走勢。爲應對通脹壓力,美聯儲開啓新一輪加息縮表週期,分別於今年3月份加息25個基點,5月份加息50個基點,6月份加息75個基點,7月份加息75個基點,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爲2.25%至2.5%之間。花旗集團近日預計,美聯儲在9月份有可能加息100個基點。

“這在美國曆史上都是少有的加息節奏。”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恆昌宏觀經濟研究室學術顧問宗良稱,整體來看,美聯儲意欲迅速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美元這一輪加息可能達到3%左右,甚至3%到3.5%的水平。雖然美國上半年出現了兩個季度的負增長,但只是技術性衰退,之所以不能稱之爲衰退還在於其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平。7月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至3.5%,失業人數降至570萬。

全球多國央行爲應對持續高企的通脹也在加快執行緊縮貨幣政策。今年以來,全球多家央行實施緊縮型貨幣政策,宣佈加息縮表。7月21日,歐洲央行宣佈加息50個基點,是11年以來的首次加息。英國央行自2021年12月以來已進行5次加息。新西蘭央行5月25日宣佈加息50個基點,加拿大、瑞士等國央行表示在全球通脹背景下,如有必要,也將考慮加息。

“發生經濟衰退只是一個時間和嚴重程度的問題,而並不是一個是否會發生的問題。”8月5日,先鋒領航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王黔在《先鋒領航2022年全球經濟及市場展望之年中回望與前瞻:嚴陣以待,對抗通脹》發佈會上稱,未來12個月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概率大概是25%,但是這一概率在明年晚一些時候就會上升到65%,而歐洲、英國出現衰退的概率在未來一段時間也會達到50%,甚至更高。

“中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大,未來12個月內出現衰退的概率爲30%,未來24個月內出現衰退的概率則爲35%。”先鋒領航的上述報告顯示,通貨膨脹及貨幣政策加劇了經濟衰退的風險。多國央行高於預期的加息措施可能致使一些經濟體在近兩年內發生經濟衰退。儘管多國央行均希望能夠實現軟着陸,但是實際情況已經陷入滯脹狀態。今年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爲25%,明年則爲40%。

中國經濟加速復甦

“近幾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穩定在55%以上,消費是重要的經濟壓艙石,穩定消費就能穩增長、保民生。”宗良稱,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7%,對經濟增長帶來較大壓力,提振消費將成爲中國經濟復甦的關鍵要素。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持續修復,第三季度GDP增長4.6%,全年GDP增長有望在4%左右。

“經歷二季度疫情衝擊後,中國經濟下半年將加速復甦”。8月1日,安永發布報告預計2022年下半年經濟有望持續復甦。政策制定者將藉助基礎設施投資,這一關鍵的逆週期宏觀經濟管理工具,來拉動總需求。持續的財政刺激措施不僅將支持增長勢頭,還將提振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尤爲重要的是,與世界其他地區收緊貨幣政策不同,由於通脹前景溫和及國內需求疲軟,中國人民銀行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6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利率形成機制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中央銀行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市場利率。目前可以看出實際利率水平相當低,金融市場得以有效配置資源。貨幣政策將繼續從總量上發力以支持經濟復甦。同時,人民銀行也會強調用好支持中小企業和綠色轉型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中國經濟已從疫情管控中開始復甦,作爲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進出口和消費在下半年有望各擅勝場。中國銀行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22年第3季度)顯示,從國內發展看,中國市場規模大、產業鏈供應鏈完整、科技創新較快發展,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短期經濟壓力主要來自非經濟因素衝擊。下半年,基建投資將加速回暖,投資對經濟恢復的支撐作用將增大。消費有望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回暖。

2022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額度基本已經於6月底前完成。提前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將爲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提供資金。此外,6月1日,國務院指示政策性銀行增加人民幣8,000億元基礎設施信貸額度。國務院常務會議6月29日宣佈,增加人民幣3,000億元金融債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爲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7月份中國出口數據再超預期。以美元計,中國7月出口同比增長18%,高於市場預期的14%及前值17.9%。自4月以來,隨着國內供應鏈逐漸正常化,出口持續呈現高速增長,前7月全國出口增速達到14.6%。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強調“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爲”。

“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充分發揮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優勢,實現增速逐季回升。”恆昌宏觀經濟研究室認爲,隨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消費回升步伐會加快。國務院要求促消費政策能出盡出,大多數省市已經在大衆消費平臺、消費領域出臺了促進消費的舉措,主要以消費券、惠民券、消費補貼等形式推出,其中房地產、汽車等大宗消費市場領域政策支持力度較大。

“更多受訪者預計未來收入和消費增速將改善”。瑞銀UBS Evidence Lab 6月中國消費者問卷調查顯示,與3月至5月相比,43%的受訪者預計未來3個月收入將有所增加,而42%的受訪者預計消費將有所增加,均超過預期收入和消費下降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爲13%和16%)。調查結果明確顯示收入和消費預期已經見底,預計未來幾個月有望復甦。

另外,高淨值投資者和企業家的信心也在恢復。8月4日瑞銀髮布的季度投資者情緒調查顯示,81%的中國內地投資者對未來12個月當地經濟表示樂觀,高於全球平均水平51%。82%的中國內地投資者對未來6個月的股市充滿信心,全球平均水平爲50%,亞太地區爲60%。在目前的市場中,中國內地投資者看好當地市場、能源安全和5G的較長期投資主題。 

“中國經濟下半年將進入一個確定性的上升通道”。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在美國經濟衰退概率較高、全球經濟增速普遍下調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邊際表現具有一定比較優勢。在政策發力和微觀努力的共同作用下,下半年經濟反彈將有望幫助中國經濟全年實現中高速經濟增長。宏觀層面,經濟政策短期發力的主要抓手是基建投資與地產投資,中國穩增長的額外動力三季度看基建,四季度看房地產投資復甦,下半年出口超預期增長也值得期待。微觀層面,政策發力的重點是促消費和穩預期。

預期回報率或低於歷史平均值

“這半年市場的表現的確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6個月。”王黔稱,今年上半年對全球投資者來說可謂都是流年不利,利率節節攀升,股市持續下跌,美股一度進入了熊市。從長遠來看,包括中國股市在內的國際股市表現仍然是要優於美國股市。

先鋒領航預測在股票和債券市場均陷入低迷的情況下,預期回報率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儘管如此,先鋒領航對於中國股票的10年期年化回報預測爲6.9%至8.9%,遠高於全球股票(未對沖)的4.4%至6.4%,中國債券爲2.4%至3.4%。

“中國經濟企穩回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依然較強,A股或將進入震盪緩慢上漲階段、呈現結構性行情。”恆昌宏觀經濟研究室表示,下半年,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加快收緊、地緣政治局勢變化等因素仍將深刻影響股市,預計全球股市仍將呈現震盪走勢。整體而言,境內股債資產的預期回報或將好於境外市場,境內權益資產的盈虧比或將優於固收資產。但不可忽視的是,疫情、全球通脹等因素依舊掣肘中國經濟修復,下半年A股或將進入震盪緩慢上漲階段,呈現結構性行情。由於中國經濟具備較強韌勁,將對股市形成有力支撐,若外圍出現劇烈調整,則對A股造成一定衝擊。綜合來看,市場波動率將加大,選對板塊至關重要,可關注風光電、新能源汽車等景氣度較高的板塊。

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在A股一級市場中,科創板和創業板IPO募集金額佔全市場募集總額的78%,其中,科創板募集金額佔比達43%;創業板募集金額佔比爲35%。行業層面,半導體、技術硬件與設備、新材料、新能源、製藥、生物科技等代表新興產業方向的行業募資金額排列居前。

在A股一級市場融資火熱的賽道之外,二級市場也獲得了較好的回報。2022年4月27日A股跌至2,863點低點,隨後開始反彈以來,市場體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點,尤其是新能源板塊一騎絕塵,領跑全市。

“全球經濟將步入低增長、高震盪時代”。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爲,房地產市場的上行長週期已經過去,未來我國股票指數上漲空間有限,但一定存在結構性機會。過去市場上最大的兩大板塊:金融、地產,今後可能都面臨收縮。投資者必須要及時轉變投資觀念,關注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

“具備長遠視野的投資者應考慮科技主題。”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表機構觀點稱,儘管宏觀經濟面臨陣陣逆風,但個別成長領域存在機會,當中的結構性驅動因素並未改變,譬如網絡安全、自動化和機器人。在經濟增長放緩之際,繼續偏好防禦性板塊。經濟衰退風險升溫,爲提高股票組合的韌性,投資者應增加對經濟週期不太敏感的敞口,包括醫療保健和優質收益股。波動性偏高也支持投資者利用既保本又能提供收益的結構性投資。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