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浙江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

留學海外,受教於全球頂尖的生物醫學研究機構,從業於全球著名生物製藥企業……這些經歷,已讓作爲科學家的景書謙成績斐然。

但再濃厚的科研氛圍、再優渥的待遇,都抵擋不住他歸國創業的決心。支撐他的,是早在大洋彼岸就根植於心的信念——“做一款印上中國人名字的創新藥”。

於是,景書謙於2010年回國創辦了鴻運華寧(杭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簡稱鴻運華寧),致力於心腦血管和代謝系統的重大慢性疾病以及癌症的抗體新藥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景書謙,始終用行動,踐行着自己的赤子初心。

走少有人走的路

1983年,景書謙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選派出國留學,在海外學習工作近30年。曾先後進入全球著名生物製藥企業BMS和Amgen,參與大量早期新藥創和和後期新藥開發工作。

在景書謙Amgen辦公室牆上,曾裝裱着幾十張一美元的鈔票,這是Amgen給專利發明者的紀念 。

這是榮譽,也是警示。正是這張美元鈔票,讓景書謙意識到,無論發表多少篇文章,獲得多少專利,實際利益都屬於國外公司。而景書謙有自己的抱負——“做一款能叫上自己名字、印上中國人名字的新藥。”

爲了不留遺憾,這位成績斐然的科學家於2010年毅然回國,在杭州高新區(濱江)創辦鴻運華寧,寓意“鴻運濟世,華夏康寧”。基於“在有限時間內做更有意義的事”的想法,景書謙沒有像其他回國創業團隊一樣從改良式創新開始,而是另闢蹊徑,定位於做創新藥。

生物醫藥產業投入高、週期長,這爲創業之初的團隊帶來很大壓力,好在高新區(濱江)給予了全方位支持。給力的政策爲景書謙解除了後顧之憂,在他的遠見卓識下,鴻運華寧另闢蹊徑,堅持將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開發作爲重心,自主研發出多個靶向GPCR的抗體候選藥,並在GPCR技術平臺的基礎上延伸出的另一個Bibody技術平臺,走出了一條研發領域和研發技術均體現差異化的研發之路。

做中國人該做的事

在致力於原創新藥研發的同時,景書謙和鴻運華寧也從未忘記履行社會責任。

2016年,景書謙當選第五屆杭州市“僑界十大傑出人物”。在擔任杭州高新區(濱江) 區生物醫藥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期間,他積極藉助聯盟力量,促進資源對接和共享,助力產業生態建設,爲推動高新區(濱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升高新區(濱江)生物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而努力。

作爲僑界代表人士,景書謙帶領鴻運華寧向杭州高新區(濱江)慈善總會捐款109800元,助力新冠疫情的抗擊與防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