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8月1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出席首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峯會”致辭時表示,香港要着力發展創科,向全球“搶”人才,他將在10月發佈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相關的想法和具體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新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出席同一峯會指出,本屆政府將做好頂層發展規劃,爲未來5至10年香港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方向和目標,並由特區政府主導、規劃、投入及引領,秉持以結果爲目標的理念,推進香港創科把握時機,向前發展。

孫東近期在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透露,特區政府計劃於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就引入創新科技產業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包括爲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土地提供優惠。

當局同時期望,將引入創科人才的審批加快,以及審批程序可以更爲寬鬆。吸引人才來港的最重要元素是“安居”,政府正爲此作出努力,將就協助來港科研人才的居住問題,推出一兩項措施。

在“亞洲四小龍”中,香港是唯一沒有高科技和高增值產業作爲經濟支柱之一的經濟體。其與21世紀的最大經濟變量“互聯網”和“科技”幾乎絕緣。香港迫切想改變這種面貌,發展科創產業成爲每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

今年4月底,李家超在公佈的政綱中提出:“無創科無未來。”他表示,將積極把香港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構建國際科研之都,帶動經濟轉型。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在其著作《十字路口的香港經濟》中指出,香港的經濟問題主要表現爲“轉型之痛”和“發展之困”,“轉型之痛”指的就是香港繼製造業和服務業兩次轉型之後,尚未完成以知識經濟和創新型經濟爲核心的第三次轉型。

“產業結構問題是香港經濟最大、最關鍵的問題,而其致命軟肋是‘失衡’——由於幾乎失去了製造業,導致整體產業結構失衡。”張玉閣指出,自2004年以來,香港第三產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貿易及物流、金融、專業服務和旅遊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佔GDP總量的比例達到60%。這和亞洲和內地其他城市相比都是比重最高的。比如與香港體量相近的新加坡,其經濟中依然保有26%左右的工業。

在專家看來,香港的經濟轉型要成功,必然要向知識型、服務型高增值產業轉型,主要是創新科技產業、創意產業,以及知識型服務。

香港的創新科技產業發展遲緩,一直前行艱難。雖然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直大力推動“發展創科”,然而雷聲大雨點小,政策難落地,導致其在科創產業上缺乏存在感。

香港市民口中傳頌頗廣的一句話是“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意思是“搞高科技就會失敗,搞科技含量低的就能賺到錢”。這句話似乎也代表了香港這些年來的低迷的科創生態。

事實上,香港發展科創的底子並不薄。首先是過硬的科研實力,目前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國家兩院院士逾40人,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分中心、28所與世界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的創新研發實驗室。

同時,香港發達的金融業也爲創科加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例如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突破性地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認爲,香港發展創科的優勢在於最上游的基礎研究和最下游的上市集資,但對本地的科研成果並未給予足夠的商品化支持,商湯科技(創始人爲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和大疆創新(創始人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等人工智能巨頭,都是在香港以外的地區將技術落地生產。

香港特區政府於1998年公佈創新及科技發展藍圖,並據此投資發展各項必要的基礎設施,包括注資50億港元成立創新及科技基金;創辦由政府資助的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建立香港科學園、數碼港及5所研發中心。

香港科學園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發及企業孵化基地,也是香港建立世界級創科中心的核心載體,目前集聚了逾1100家創科企業、1.7萬名創科人才,發展已具規模。

爲了進一步突出對科創的重視,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不斷調整,例如在2015年將之前在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新科技處獨立爲創新科技局;2020年7月推出“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如今更是將創新科技局調整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進一步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及成果轉化。

同時,香港想要發展科創,也離不開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動合作。資料顯示,大灣區的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羣,全球創新指數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二。

在這一過程中,香港與深圳優勢互補協同效應尤其明顯。香港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發達的資本市場和成熟的服務業,深圳則連接着廣闊的市場、完備的供應鏈,擁有突出的先進製造能力,是多個龍頭科創企業所在地。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正全力推進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建設,並將與深圳河對岸的深圳科創園區共同組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是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臺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