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那個夏天,總共有八位未來的開國元帥,直接或間接參加了南昌起義,各類文獻在描述起義軍官團名單時,經常會把“朱德、賀龍、劉伯承”三位老帥的名字排在前頭,而葉、林、聶、陳、徐等五位則要排在其後。其中唯一的原因:是前三位的職務軍銜最高!

(朱老總)

先說一下另外五位元帥當時的情況:第二方面軍第四軍中將參謀長葉劍英、第二方面軍總部上尉參謀徐向前、第四軍第25師73團三營七連中尉連長101、第二方面軍總部教導團特務連准尉文書陳毅。

聶帥當時已脫離國民革命軍系統,在我黨中央的軍事部工作,被任命爲南昌起義的前敵委員會軍委書記,所以除了葉帥當時是將官身份外,另外四位還都只是尉官或者沒有軍銜。

而前面三位都已經是“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也就是準上將的概念,袖口是可以綴上三顆星的(當時還沒有領章和肩章)。

(賀龍元帥)

這三位分別是:第五方面軍第三軍軍官教導團團長兼南昌公安局長朱德、第二方面軍暫編第二十軍軍軍長賀龍、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

此間我們沒有列入第二方面軍第十一軍副軍長兼24師師長葉挺將軍,畢竟英年早逝,未能參加1955年的大授銜,讀者們或許不太理解的是:

賀老總確實是貨真價實的軍長,軍銜自然不低,可是朱老總和劉帥當時的職務並不高,爲什麼軍銜也是“中將加上將”呢?

(劉伯承元帥)

一、“加上將銜”起源於北洋時期

有一件事讀者要弄清楚,在1912年辛亥革命取得勝利建立民國之後,到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成立之前,民國的中央政府只有一個,那就是位於北京的“北洋政府”,國內所有軍隊也都執行着北洋的軍制和軍銜。

換句話說,軍閥歸軍閥,割據歸割據,但還沒有哪方勢力敢公開否認中央政府。包括孫中山先生自1917年以後,聯合西南實力派在廣州另立的“護國軍政府”,打出的旗號也是“護法”而已,即護衛《民國臨時約法》。

在此期間,儘管南北之間戰爭不斷,軍閥之間混戰不斷,但是軍隊的“模樣”卻是基本相同的,無論粵軍川軍滇軍湘軍,那都得算是民國的軍隊,帽徽也都是一樣的。

(北洋軍裝)

而北洋政府的軍銜體系傳承自清末,是清廷學習西方軍制的產物,體系內軍官分爲三等九級、軍士分三級、士兵分三級,其中的將官三級分別是上將、中將、少將。

在實際操作中,北洋軍制還實行了“加銜”制度,即當軍官晉升到某一較高的職務時,因其資歷和停年(某一軍階需服役的最低年限)尚未達到條件,或是爲了控制某一軍銜的總體數量,而授予的臨時性軍階。

這一制度的實施,既控制了高級軍銜尤其是將軍銜的人數比例,同時也保證了停年制度的有效執行,又解決了軍銜和職務不匹配所造成的指揮不便。

注意北洋軍制中,是所有的將校軍銜都可以臨時加銜的,比如陸軍少校可以加中校銜,陸軍少將亦可加中將銜,那麼自然,也會出現“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比如滇軍名將蔡鍔,就是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北洋時期的賀龍)

中將加上將銜的意思,就是因爲受上將名額所限,一些軍隊職務得到晉升、或者需要進行獎賞的中將軍官,暫時先授予“加上將銜”,以後在合適的時機再正式晉升上將。


北洋政府的加上將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該員本非軍人,但因署理應該是上將級別的軍事職務,遂加以上將銜便於工作,民初各省非軍人都督加上將銜即屬於此類,當他們離任軍職後,“加陸軍上將銜”自動撤消。

另一種是該員本爲陸軍中將銜,在此原官基礎上加以上將銜,我們習慣上認爲的大多數的加上將銜,都屬於此類。主要是因爲上將羣體數量總得控制一下,熊貓多了不值錢,先“加陸軍上將”銜意思意思。

(朱德在護國軍團長任上)

不過加上將銜的獲得者,只是佩帶相應的軍銜符號,其他待遇仍按中將執行,其軍級仍應視爲中將銜,但是這一加銜制度在軍閥混戰的年代,明顯被濫用了。

北洋政府明令加上將銜者竟達198次,共有191人獲得加上將銜(其中7人被兩次加銜),如此龐大的數字,證明北洋軍隊的“加上將銜”過於氾濫了,造成上將、加上將銜的羣體非常龐大。

這一時期,朱德、賀龍和劉伯承還只是滇軍、川軍的中級軍官。其中晉升較快的賀龍,1923年纔是混成旅的少將旅長,直到1926年才晉升第9師中將師長,還沒有輪到“加上將銜”的機會。

(早年劉伯承)

二、國民革命軍的初期軍銜

所以應當瞭然,孫中山領導“護法戰爭”期間所指揮的軍隊,也是“民國軍隊”的一部分,爲了區分,歷史文獻中分稱爲“南軍”和“北軍”,除了政治立場不同,其軍制軍銜並沒有什麼不同。

比如那位黃埔校長曾任粵軍第二支隊的“上校司令”,後來再任粵軍少將參謀處長、中將參謀長等等,其軍裝和軍銜跟“北軍”基本相同。因爲在國民政府正式成立之前,還沒有什麼“國民革命軍”的番號。

即便是1925年至1935年的十年間,國民革命軍基本也沿續了北洋時期的軍銜體系,而沒有設立自己單獨的軍銜體系,將官仍設上將、中將、少將三級,也照搬了“加上將銜”的特殊辦法。

到1931年4月13日,國民政府雖然頒佈《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但還是沿用了北洋政府的軍階體制,軍官、軍士、兵的軍銜設置完全相同,僅僅是個別軍銜稱謂略有改動。

(《八月一日》劇照)

尤其是北伐軍節節勝利的時期,大批原北洋軍系統的部隊倒戈加入,在招降納叛的過程中,國民政府和北伐軍司令部大肆封官晉銜,只要願意易幟,原來的少將就可以給中將、中將就可以給“加上將銜”。

到北伐軍實力迅速膨脹的階段,高級軍官的軍銜大致標準是:老牌軍長掛上將軍銜(指的是最初的八個軍,以及隨後加入的幾個軍)、新晉軍長(擴編和收編的軍)多掛“中將加上將銜”、師長則基本爲中將銜。

朱德從歐洲留學回國後,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10月15日實任,隨即授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因爲是軍級黨代表,自然跟軍長級別對等,第二十軍也是新編軍。

劉伯承則於1926年12月31日,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爲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十五軍軍長,同時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這也是中共黨員在國民革命軍中被任命的第一個軍長職務,不過該軍番號很快被撤銷。

賀龍所轄的獨立第15師能征善戰,擴編已成定局,1927年6月15日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爲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二十軍軍長,同時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寧漢對立期間奉命“東征討蔣”。

也就是說,在南昌起義之前,朱德、劉伯承、賀龍都達到了當時的“正軍級”標準,並且都屬於新編軍的軍長,因此都獲得了“陸軍中將加上將銜”。

而葉帥當時是新編第2師師長、第四軍參謀長,只夠掛中將銜。葉挺將軍是副軍長兼師長,也沒有達到“正軍級”的標準,也只夠掛中將銜。

特別說明一下啊,這裏所說的正軍級、正師級,跟建國以後解放軍的“軍隊級別”肯定不一樣的,只是爲了讓大家容易理解,打個比方而已。

因此這一時期的軍銜跟職務是密切關聯的,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爲“職務軍銜”,比如肖勁光從蘇聯回國後即被任命爲師黨代表,立刻就給了中將軍銜,年僅22歲,因爲也達到了正師級標準。

(劉、周、賀劇照)

三、銓敘軍銜的出現

職務軍銜的特點,是一旦軍官的職務被撤,則原來的職務軍銜也就不存在了。南昌起義爆發後,敵人當然視起義部隊爲“叛軍”,所以1927年8月2日,賀龍的暫編第二十軍軍番號即被明令撤銷。

軍長職務不存在了,賀龍的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自然也就被取消了,起義部隊的其他領導人賀龍和劉伯承,同樣也要被國民政府撤銷職務並褫奪軍銜。

當然了,這些老帥們既然已經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哪還在乎什麼編制在不在、軍銜有沒有,不過在國民革命軍的軍官名冊裏面,自然沒有了三位老帥的名字和中將加上將的軍銜檔案。

(早年葉帥)

到1935年,有鑑於國民革命軍的上將羣體數量過大,以及各山頭隨意亂授軍銜的情況,基本上已經打服各派軍閥的南京國民政府,開始謀求軍令和軍制的統一,遂又搞出來“銓敘軍銜”。

同時成立的軍事委員會“銓敘廳”,其實就是對亂七八糟的原來軍銜來了一次大清理,頒佈了新的標準軍銜體系和敘任辦法,無論將官之前獲授過哪一級軍銜,通通不承認了,推倒了重新來過。

在銓敘軍銜體系中,將官軍銜被重新分爲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共五個銜級,比較接近於當時德國軍銜的等級設置。並且規定了上將員額的數量限制,從而讓三個級別的“上將銜”含金量能夠高一些。

(紅軍時期的賀龍)

這麼一搞,就只能把原來的一些上將“敘任”爲陸軍中將了,其中有不少還是嫡系將領,這幫人由於受到寵信,職務卻升得很快,比如被敘任爲陸軍中將的陳誠,此時已任軍政部常務次長兼武漢行營副主任。

讓這幫人跟軍長一樣掛二顆星,顯然是職級不太相符,不免怨聲載道。無奈之下,國民政府於1936年追加補充規定,增設“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以滿足這部分人的需要。

因此要特別注意,北洋政府時期“加銜”適用於各個軍銜等級,而國民政府在1936年推出的加銜,僅適用於陸軍中將加上將這一特例,其他銜級則沒有加銜的規定,並且屬於銓敘軍銜的一個正式軍階。

(八路軍時期的朱老總)

1935年到1936年,仍然是紅軍與“白軍”激烈交戰的時期,我軍的那些老帥們,正在領兵和國民政府軍打仗,分屬兩個不同的陣營,又怎麼可能參加什麼“銓敘”?這一點必須要深刻理解。

抗日軍興,國民革命軍進行了大規模擴軍,增設了許多新的高級編制,諸如戰區、兵團、軍團、集團軍等等,自然也出現了許多新的高級職務,不少將領水漲船高升官了。

然而又來不及對所有新任官進行綜合的“銓敘”,於是爲了適應戰時需要,特別推出了“職務軍銜”,性質跟北洋時期差不多,即不管軍官的“銓敘軍銜”是什麼,只根據需要出任的職務,臨時委任相應的職務軍銜。

再後來軍事委員會乾脆規定,抗戰期間暫時停止“銓敘軍銜”的評定和晉升,以免亂套,而只以職務軍銜爲戰時的職級體系。

四、老帥們的抗戰軍銜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第18集團軍),理論上已經屬於國民政府的正規軍,當然也要給各級軍官頒授軍銜。

之前的文章特別說明過,無論紅軍將領們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授過何種軍銜,都已經不能作數了。並且在1937年的這次軍銜授予中,也不可能按資歷、戰功、停年授予“銓敘軍銜”,只能是“職務軍銜”。

因此作爲“路軍總指揮”,八路軍總指揮朱德被委任爲“上將總指揮”的職務軍銜,要知道,路軍總指揮的級別很高,“路軍”編制本來可以下設“軍”、軍再轄師的,只是八路軍情況較爲特殊。至於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東路軍總指揮的職務,是稍後任命的。

而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120師師長劉伯承,只能委爲“中將師長”,這與他們早年曾經獲授的中將加上將銜關係不大,主要體現在他們的時任職務上,正規軍的師長當時大多爲中將銜。

如果按照早年的資歷,賀龍和劉伯承都應該至少獲授“中將加上將銜”對不對?(從職務來看,授二級上將肯定偏高了),但問題是,“陸軍中將加上將”這一軍銜跟之前不同,它已經是銓敘軍銜體系中的一級。

結論很清晰了吧?朱德、賀龍和劉伯承三位老帥,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均獲授了“中將加上將銜”,但是在抗戰時期,只能分別獲得上將和中將的職務軍銜。

其他參加南昌起義的幾位元帥,也根據相應的職務委任了職務軍銜:第八路軍中將參謀長葉劍英、第115師中將師長101、第115師少將副師長聶榮臻、第129師少將副師長徐向前等等。

而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陳毅,獲委的是少將軍銜,因爲新四軍初建時未設師級建制,“支隊”大致相當於旅級,所以支隊司令基本等同於“少將旅長”。

換言之,除葉帥的職務與1927年相近,仍然掛中將職務軍銜外,其他四位元帥的職務軍銜都跟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了,他們都已經是軍隊的高級幹部,而不再是基層軍官。

再比如葉挺將軍,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後,不僅脫離了國民革命軍系統,還因故遠走歐洲,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前纔回國,當然不可能參與什麼“銓敘”。因此在新四軍組建後,被直接任命爲中將軍長。

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說明,抗戰期間老帥們的軍銜,與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沒有任何的傳承性,完全是依據現任職務來委任的,特別用“委任”而非“敘任”,就是爲了區別銓敘軍銜和職務軍銜兩套體系。

至於八路軍的其他將領,大體也遵循中將師長、少將旅長、上校團長等標準,分別委爲相應的職務軍銜,比如少將旅長陳賡、少將旅長陳伯鈞等等,與1927年之前可能的軍銜不發生任何關係。

結語:

抗戰期間,無論被國民政府委任了何種軍銜,我們這些老帥們根本是不屑一顧的,因爲委任方畢竟是另外一個陣營,除了負責統戰工作的開國將帥們,在重慶等地會佩掛職務軍銜外(比如周公、葉帥、克農將軍等),前線將領根本不掛軍銜。

關於職務軍銜的歷史記錄,我們可以發現,朱德配戴上將職務軍銜、彭德懷佩掛中將職務軍銜、葉挺佩戴中將職務軍銜的照片,至今還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裏面。

1939年5月,八路軍曾經考慮建立自己的軍銜體系,總部爲此頒佈了“八路軍編制表”,明確規定了各級職務的基準軍銜,分爲六等十六級。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這次軍銜未能完成評定便終止了。

直至1955年,朱德、劉伯承、賀龍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在十大元帥中分別排名第一、第四和第五。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