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記者 王 寧

與往年相比,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經理的人員流動仍保持在偏高水平。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8月11日,年內公募基金經理離任高達182人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金經理的離任一般分爲兩類:一是卸任所管理全部產品的基金經理職位,這就意味着基金經理要離開所在公司;二是卸任部分在管產品基金經理職位,這屬於正常調整。

基金經理離任也引發了業內對是否設立“過渡期”的爭議。有業內人士認爲,很多個人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將基金經理作爲最大考慮因素,因此,基金經理的卸任應當設立“過渡期”,給予基民一定時間選擇是否贖回。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爲,基金經理卸任後並不意味着相關產品業績一定會差,管理人在選擇基金經理時,主要考慮該基金經理是否有能力管好產品,因此,基金經理的離任並不會對產品的業績產生很大影響。

年內公募基金

新聘基金經理393人次

根據Wind數據統計,年內公募基金離任基金經理合計達182人次,其中,排名靠前的分別是博時基金、安信基金和農銀匯理,離任基金經理人次分別爲7次、5次、5次;華安基金、匯添富基金、工銀瑞信、金鷹基金和南華基金等7家公司,年內離任基金經理均達到了4人次。此外,鵬華基金、諾安基金、中歐基金、九泰基金和上投摩根等12家公司,年內離任基金經理均達3人次。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告訴記者,基金經理人員流動原因有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陽光化”後,私募基金具備投資策略靈活性高、激勵機制更有吸引力等諸多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加盟。

在新聘基金經理方面,數據顯示,年內公募基金合計新聘基金經理高達393人次,其中,嘉實基金以20人次排名居首,博時基金以14人次居第二位;匯添富、富國基金等3家公司新聘人次均爲9次。此外,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和南方基金等18家公司,年內新聘人次在5次至9次之間。

從目前全行業基金經理人數排名來看,嘉實基金、華夏基金和廣發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數最多,分別是88人、81人和79人;其次是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別爲78人、77人和72人。除了這6家公募基金外,其餘公司的基金經理人數均在70人以下;其中,50人至70人的有8家,30人至50人的有17家,10人至30人的有66家。

是否設立“過渡期”

引業內熱議

基金經理的突然離任往往引起業內高度關注,尤其是管理規模偏高、具有一定明星效應的基金經理。

上述華南某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從投資者選擇基金的角度來看,通常基金經理的離任會對產品造成較大影響,畢竟基金能否創造阿爾法收益與基金經理個人能力息息相關,但這也並不意味着更換基金經理產品收益就一定會下降,畢竟基金公司在選擇下一任基金經理時,也是經過了審慎選擇,認爲其有潛力、有實力管好產品纔會做出決定。對於投資者來說,當所持有產品發生基金經理離任的情況時,不妨耐心觀察一段時間,看新任基金經理的風格是否與風險收益偏好相適配。

也有公募人士認爲,就目前來看,部分投資者選擇基金時是“衝着基金經理去的”,站在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應當設立“過渡期”,讓投資者有更多時間選擇,對投資者更負責。

“基金的風格、收益等都是由基金經理的能力圈和投資風格來決定的,可以說基金經理對產品的影響至關重要,且投資者認購產品大部分都是衝着基金經理去的。因此,基金經理纔是產品的核心。”劉有華向記者表示,基金經理離任設置“過渡期”完全有必要,這能夠起到保護投資者的作用,同時,產品業績也不會受到較大影響。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告訴記者,私募基金經理的離任一般都會有“過渡期”,但如果是受到負面因素影響,一般會突然離任,這也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