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預警!美國偷油,這國鉅虧7000億!歐洲“大動脈”告急,德國警告:停工停產!歐盟瘋狂“囤貨”

全球能源局勢依然緊張。

當前,美國仍在攪動中東地區的石油市場。據敘利亞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11日,美軍的144輛油罐車滿載從敘利亞東北部偷盜的石油資源運往伊拉克。據敘利亞石油與礦產資源部的數據,因美國偷油,敘利亞石油業從戰爭開始到今年年中已經遭受了近10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75億元)的損失,並導致敘利亞國內油價飆升,汽油價格漲幅已高達127%。

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美軍偷油車隊。圖源:敘利亞國家通訊社

與此同時,歐盟國家瘋狂搶購、囤積了俄羅斯的煤炭。當地時間8月11日,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禁運正式生效,而在禁令生效前夕,歐盟成員國從俄羅斯進口了大量的煤炭。

屋漏偏逢連夜雨,歐洲經濟“大動脈”——萊茵河正在面臨停擺危機。據德國官方數據預測,部分關鍵河段的水位將降至40釐米(15.7英寸),預計將於當地時間週五(8月12日)起無法通航。德國官員警告稱,萊茵河水位已降至危險低點,可能數日內河上航運停止,企業、工廠要減少輸運量,甚至被迫停工停產。

另外,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警告稱,夏季高溫和飆升的天然氣價格將推動石油的需求量飆升,將202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速預期上調38萬桶,增幅約爲2%。

遭美國“打劫”,敘利亞鉅虧7000億

全球能源緊張的局勢下,美國對中東地區的石油早已“垂涎三尺”,甚至不惜動武明搶。

8月11日,央視新聞援引敘利亞通訊社消息,當地時間11日,美國在敘利亞非法駐軍使用144輛油罐車,滿載從敘利亞東北部偷盜的石油資源,通過敘哈塞克省東北部馬哈穆迪非法過境點運往伊拉克。

這已經是美軍本月第3次盜運敘利亞石油。當地時間9日,敘利亞石油與礦產資源部公佈2022年上半年敘利亞國內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生產情況。數據顯示,敘利亞超80%的石油產量被美國在敘利亞非法駐軍及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掠奪。 

敘利亞石油與礦產資源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敘利亞2022年上半年石油產量爲1450萬桶,平均日產量爲8.03萬桶,其中約1.42萬桶被運往敘境內煉油廠,6.6萬桶被美國在敘利亞非法駐軍及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掠奪。

敘利亞石油與礦產資源部發表了聲明稱,佔領敘利亞的美軍要對該國大部分的石油盜竊負責,因美國偷油,敘利亞石油業從戰爭開始到今年年中已經遭受了近10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075億元)的損失。

自2021年以來,美國便嚴重擾亂了敘利亞石油市場。據敘利亞石油與礦產資源部的數據顯示,2021年敘利亞石油的日產量約爲8.59萬桶,其中7萬桶被美國及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掠奪,僅不到1.6萬桶可以供給敘國內市場。

由於俄烏危機持續,疊加美國大肆掠奪,導致敘利亞國內油價飆升。當地政府宣佈,自8月7日起,敘利亞國內的汽油價格大幅上漲,漲幅約爲127%。有分析指出,汽油大幅漲價將導致敘利亞其他產品價格上漲,在美國對敘利亞實施單邊經濟制裁的背景下,敘利亞民衆的購買力將進一步下降。

據央視新聞報道,敘利亞政府曾多次譴責美國非法佔領敘利亞東北部土地,支持反對派武裝,並“像海盜一樣”竊取敘利亞資源。這造成敘境內能源短缺困境,使原本作爲石油出口國的敘利亞現在反而要依賴石油進口,加劇敘利亞人道主義災難。

歐盟“搶煤”

美國在敘利亞“搶油”的同時,歐盟正在瘋狂搶購俄羅斯的煤炭進行“囤貨”。

當地時間8月11日,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禁運正式生效。這是歐盟第五輪對俄製裁系列措施之一,也是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歐盟首次針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制裁。

而在煤炭禁令生效前90天內,歐盟成員國從俄羅斯進口煤炭數量大幅增長。據央視新聞援引俄羅斯媒體報道,德國、波蘭、西班牙、意大利、荷蘭等國家買入了大量的俄羅斯煤炭。

俄羅斯商業日報援引聯合國貿易數據庫數據稱,今年3月至5月,歐盟成員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

在三個月的時間裏,歐盟從俄羅斯進口了2940萬噸煤炭,以美元計價貨值爲93億美元;平均價格約爲每噸317美元,而去年同期爲每噸105美元,漲幅達到202%。

數據顯示,歐盟以往每年進口的煤炭45%來自俄羅斯,進口金額約44億美元。德國、波蘭和荷蘭是歐盟內部的最大買家。歐盟用於發電和取暖的動力煤,大約70%是從俄羅斯進口的。

其實,當前歐洲國家對煤炭的需求正在激增。面對天然氣、電力價格飆漲,歐盟多國已經重啓煤炭發電廠,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荷蘭等國已相繼表明,將增加燃煤發電產量,這都將增加煤炭的使用量。

隨着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禁令生效,歐洲國家的煤炭供給大概率將愈發緊張,不排除煤炭價格繼續飆升的可能,或將進一步刺激電價上漲。

目前,歐盟正加大力度從南非等國採購煤炭,希望彌補市場空缺。不過,歐盟內部普遍認爲,儘管可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煤炭,但成本將上漲。

德國煤炭進口商認爲,儘管可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煤炭,但成本將上漲。挪威呂斯塔德能源公司也警告稱,對俄煤炭禁運意味着歐盟地區將面對電價上漲。

波蘭已經遇到了煤炭緊缺的危機。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此前表示,波蘭近期將遭遇煤炭短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波蘭氣候和環境部取消了對供暖用煤質量的要求。

歐洲“大動脈”告急

關鍵時刻,歐洲經濟“大動脈”卻正在面臨停擺危機。

歐洲的高溫、乾旱天氣,正在導致大量河流被蒸發,逐漸乾涸,其中最危險的是,號稱歐洲經濟“大動脈”的萊茵河,部分關鍵河段預計將於當地時間週五(8月12日)起無法通航。

據德國聯邦水道和航運管理局(WSV)稱,法蘭克福附近市鎮Kaub段的萊茵河官方統計水位週三爲47釐米(18.5英寸),預計到週五將下降到40釐米(15.7英寸)的關鍵深度,甚至有可能在週末期間,水位可能降至37釐米(14.5英寸)。

一旦監測水位將至16英寸及以下時,載有貨物的駁船將徹底無法航行。意味着,德國萊茵河部分河段將“斷航”。

當地時間8月0日,德國交通部發言人蒂姆·亞歷山德林(Tim Alexandrin)在發佈會上承認,預計萊茵河的低水位會進一步加劇,但無法預估船隻將在何時無法航行。

即使是當前的低水位,萊茵河的運輸費用也已經飆升超過5倍,因爲當前船隻的可載貨量大幅下降,導致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德國物流公司HGK表示,通常運載2200噸貨物的貨船,目前只能運載約600噸。

更令人擔憂的是,歐洲乾旱或將持續較長時間。德國國家氣象局(DWD)的氣象學家警告稱,短期來看,乾旱形勢不會緩和,長期模型預計,乾旱的狀況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持續。

萊茵河從瑞士阿爾卑斯山蜿蜒約800英里(1300公里),一直都是德國、荷蘭和瑞士等歐洲國家的經濟支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是歐洲經濟的“大動脈”。

一旦斷航,德國受到的影響最大,萊茵河在德國的河流域面積達到德國國土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而且同時流經了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對化學品巨頭巴斯夫公司、鋼鐵製造商蒂森克虜伯公司和公用事業公司Uniper SE的貨物運輸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另外,德國30%的原油、煤炭運輸都依賴內河航運,佔德國貨運總量的5%-10%,而德國內河航運中約80%都依靠萊茵河。

德國官員警告稱,萊茵河水位已降至危險低點,可能數日內河上航運停止,企業、工廠要減少輸運量,甚至被迫停工停產。知情人士稱,德國朔爾茨政府擔心,航運混亂可能會破壞重啓煤電站的計劃。

國際能源署最新警告

8月11日,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警告稱,夏季高溫和飆升的天然氣價格將推動石油的需求量飆升,預計8月份全球煉油廠產量將升至2020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IEA將202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速預期上調38萬桶,增幅約爲2%,將推動需求在2022年增加210萬桶/日,至9970萬桶;並在2023年進一步增加210萬桶/日,至1.018億桶。

IEA在報告中表示,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至新紀錄,激勵了一些國家的天然氣向石油轉換,絕大多數集中在中東和歐洲,掩蓋了受衰退擔憂困擾的經濟體的疲軟。

此外,IEA預計在供應端,8月份全球原油日產量將增加290萬桶,至8180萬桶;到2022年,全球日產量將增加260萬桶,至8070萬桶;到2023年將增至8210萬桶。預計到2023年,得益於新增160萬桶/天的煉油產能,煉油產品市場看起來“總體平衡”。

但IEA表示,由於閒置產能有限,OPEC+不太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增加產量。隨着俄羅斯削減煉油業務,最早將在本月開始逐步下降,並隨着禁運的生效而加速下降。

該機構預計,到2023年初,俄羅斯每天將關閉近200萬桶石油,儘管近幾個月的產量有所恢復。

責編:羅曉霞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