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8月10日刊登題爲《中國進行戰略性投資》的文章,作者爲多部田俊輔、福岡幸太郎、松添亮甫。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正在鞏固其科技大國地位。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所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在與科學技術論文數量和質量相關的三大指標方面,中國均是冠軍。中國戰略性地投入人力和資金,正朝着到2050年成爲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穩步前進。

此次調查的結果顯示,中國在建設空間站等大型科技項目方面和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均取得獨立成果。與此同時,中國在推動脫碳的重要基礎技術等方面也取得成果。

常年分析各國科技實力的鈴鹿醫科大學校長豐田長康預測說:“由於連續發表頂尖論文的研究人員數量不斷增加,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也將增加。”

中國之所以在科技領域取得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爲政府主導推進戰略性投資和人才培養。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中國企業原本最重視增加銷售額,在政策引導下,中國企業加強了研發能力。熟悉科技政策的東京大學教授合田圭介表示:“在開展速度競爭的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中國可以迅速決策,自上而下分配預算,其政治體制具有優勢。”

集中資源的投資顯著增加。2020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超過2.4萬億元人民幣,過去十年內大幅增加。美國的研發經費居世界第一,但中國增幅大,正逐漸趕超。從研究人員數量來看,中國則已位居第一。

中國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在去年3月通過的“十四五”規劃中,中國提出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腦科學和生物技術等。

“十四五”期間,中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將達到8%左右,增長速度不斷加快。

日本的存在感持續下降。在研發經費和研究人員數量方面,日本在美國和中國之後排名第三,但近年增長遲滯。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