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手上有現金、有韌性的投資人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投資時期。”

2022年以來,因爲疫情反覆帶來宏觀經濟承壓,股權投資行業也面臨新形勢和新趨勢,投資節奏放緩是行業的普遍感受,募資難、投資內卷已然成爲常態。清科研究的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互聯網的投資數量下降達89%,食品飲料等消費也下滑了82.6%,儼然進入了寒冬。

儘管當前面臨一些困局,但也有投資人表示,當下也不失爲一個合適的入場時機。

在由投中網主辦的“第16屆中國投資年會”上,綠洲資本創始合夥人張津劍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的投資步伐沒有任何改變,相比去年投資的速度還在增加,今年下半年也會繼續加大投。“本質上中國結構性的轉變和結構性的機會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資產類別和產業的情緒在發生變化,但作爲一個長線的投資人,會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的變化。”

投資放緩,也是入場時機

根據清科研究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募資金額大約7700億人民幣,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10%;投資數量4000多起,同比下降32%。

2022年,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疫情多發散發等因素影響下,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明顯放緩,2022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約3150億,投資金額同比下降達55%。

“當前股權投資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退出難,另一個是融資難。”在此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2022創投峯會上,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認爲。

在投資退出方面,2022年上半年的退出數量同比下降了50%,其中IPO退出的比例佔到80%,並且主要在A股市場。2022上半年,被投企業IPO的數量爲1028筆,同比下跌近40%,主要原因是美股上市監管趨嚴導致退出渠道受阻,同時,受全球宏觀環境波動影響,中企上市節奏也趨緩。

融資也更難了,“中國資本市場銀行佔了80%,但是在資管新規出來以後,有所變化。”閻焱表示,在過去幾年裏面,中國股權投資的投資人變成了以各級政府,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市級政府成爲投資的主力軍,國企也成爲一個重要的LP。

人民幣募資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現象——大額戰略新興領域產業基金、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引導基金頻頻設立,市場中小規模基金的數量佔比居高不下,民營機構募資依然艱難。

儘管如此,閻焱認爲,對於手上有現金、有韌性的投資人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投資時期。

風險投資的週期和宏觀經濟的週期並不一致,在中國投資,從一個公司投入到退出,閻焱團隊計算這個週期大概是8年,短則3年,長則13年,“風險投資的週期是非常長的,宏觀經濟的變化可能在12個月之內就變了。”

鈦信資本創始人高毅輝對第一財經表示,市場覺得錢很多的時候,可能估值也很高,那個時候投的項目可能將來的回報也不見得好。而現在大家覺得募資有難度,但是市場相對比較冷清,有一些項目投資會比較合理。

投硬,投早,投創新

在投資賽道上,投資硬科技、投早期和投創新是行業內的共識。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表示,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投資賽道就是硬科技和自主創新。前幾年業內對模式創新關注更多,但是現在更多的精力傾注到科技創新的賽道上來,這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

“投資前移,投資創新會成爲一個大的趨勢,這是一個非常重大投資邏輯的改變。”閻焱認爲,未來顛覆性0到1的原創技術,是中國投資回報的最大機會所在。

不過,閻焱表示,在大變局下,也理應降低投資回報的預期,中國過去投資回報10倍甚至上百倍,這種情況越來越罕見,應該把期望值調低,在大變局下投資,如果有2倍、3倍回報已經非常不錯。

對於具體的佈局賽道上,中金資本總裁單俊葆給出了五個建議:創新藥、半導體、碳中和、企業服務和新消費。

清科研究的數據顯示,汽車、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的投資數量下降幅度在20%以下。在雙碳背景下,對新能源、雙碳的投資相對活躍,清潔技術領域下降僅15%、化工原料及加工下降14.2%,變化不大。

其中,汽車行業被認爲是處於產業變革的前夜,有着很大機遇。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滲透率超過20%,市場的發展比國家規劃的目標更快。

“10年之內,中國在電動車領域將複製日本汽車業在上世紀80年代的成功,大量出口海外市場。”在投資年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提出,在光伏、電動車等領域,中國已經發展出非常巨大的領先優勢,這是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分水嶺。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我國新能源汽車在2021年出口了31萬輛,同比增長304.6%,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歐洲成爲主要的增量市場。

廣汽資本袁鋒認爲,隨着中國汽車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彎道超車,中國必然會誕生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網聯領域世界領先的零部件企業,中國有機會把汽車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上。

對投資中國,張津劍非常樂觀,他認爲,全球視野看,中國應該是爲數不多非常好的投資區域,全世界範圍內有這麼大的體量且又保持高速增長的地區非常稀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