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餘俊毅

8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位信託業內人士處獲悉,審計署正在採取抽查方式對信託行業進行較大範圍的審查,以評估該行業對金融穩定構成的潛在風險。

多數業內人士認爲,信託公司的轉型和發展仍將面臨較爲嚴峻的考驗。在嚴監管基調不變的情況下,信託公司需要加快業務轉型,在本源業務上多下苦功,加強內部建設,積極主動化解風險。

或爲制定相應監管措施

“審查的具體細節比較敏感,在完全結束之前不方便對外透露。”某被抽查信託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有市場傳聞此次審查的重點主要在於信託涉房企項目,但某中型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雖然我們還沒有被抽查到,但據瞭解此次審查並非針對某個業務板塊,而是審查全面業務以及公司治理情況等,應該是在摸底行業發展情況以及排查相關風險。”

此外,多位受訪人士也表示,此次專項審查涉及業務細緻全面,並非針對某一領域。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審查的目的可能更多是監管排查行業風險,以便制定相應的監管措施,逐步化解行業風險。

近年來,銀保監會已多次要求信託公司加大風險資產的處置和化解力度。中融信託創新研發部相關數據顯示,在其統計範圍內的55家信託公司中,2022年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共有50家,較2021年年中的43家有所上升;計提減值損失額度則從去年年中的40.45億元降低至39.57億元;此外,今年上半年共有7家信託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超過1億元。

某大型信託公司管理層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信託公司加大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與資產質量有很大關係,一般而言,資產質量面臨惡化時,信託公司會加大計提力度,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帥國讓認爲,計提資產減值主要基於信託公司對未來現金流回收情況的預測,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也反映出經濟下行,信託資產質量有所下降,不確定性風險相應加大。

督導信託迴歸本源

不少業內人士認爲,現階段信託公司正面臨轉型發展和風險化解的難題,一方面,資管新規後傳統模式難以爲繼,需要塑造新模式,迴歸信託本源,開展真正的資管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另一方面,信託業目前風險暴露較快,需要加快風險處置。

近期,監管部門開出一批大額罰單,劍指信託業多種違規行爲。具體來看,近兩個月涉及罰金超500萬元的信託業罰單就有3張:7月11日,重慶銀保監局披露新華信託因13項違法違規被罰款1400萬元;7月14日,四川銀保監局披露中鐵信託因11項違法違規被罰款860萬元;8月3日,內蒙古銀保監局披露新時代信託因11項違法違規行爲被罰款700萬元。

從違規事由看,這些罰單涉及信託公司業務及風控等多方面細節。“今年以來,信託業違法違規事項涵蓋了信託公司具體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後管理,以及公司經營管理、相關信息披露等,較往年更加全面且深刻。”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信託行業的轉型發展,帥國讓認爲,在宏觀環境、監管政策及行業變化下,尤其是資管新規的出臺,剛兌打破、淨值化管理及資金池受阻,使信託業傳統投融業務難以爲繼,標品業務面臨外部競爭,同時也存在自身主動管理能力不足等挑戰;未來可能需要加大證券投資類業務及服務類業務的佈局力度,因此,信託公司必須加強組織架構、投研體系和人才團隊建設,不斷優化完善市場化的薪酬和競爭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