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1.7%,國產手機出貨量下降25.9%。還有數據顯示,年輕人換機週期拉長至31個月。年輕人爲什麼不愛換手機了?消費者表示,手機太貴、新機性能沒有太大突破、換機麻煩等都是考慮因素。專家分析認爲,目前手機同質化嚴重,新手機沒有革命性突破。未來建議在芯片、操作系統等根技術上尋求突破,“少一些營銷套路,多一些核心技術投入和深度體驗創新”、

從每年“定更期待”到“能用就不換”

手機出貨量大幅下降

中國信通院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2022年1-6月,智能手機出貨量1.34億部,同比下降21.7%,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8.2%。國產品牌的數據要更嚴重:2022年1-6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累計1.15億部,同比下降25.9%。

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發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OPPO銷量爲 1280 萬臺同比下降 37.6%、vivo 銷量爲 1230 萬臺同比下降 29.9%、小米銷量 1080 萬臺同比下降 22.8%、蘋果銷量爲 1200 萬臺同比下降 1.3%。

“上半年整個消費電子都受到整體形勢的明顯影響,電腦、平板、汽車等品類都是下滑的,手機是其中之一”,壹觀察創始人宿藝表示。

出貨量與手機市場的景氣程度息息相關。不少消費者驚訝:“好像真的好久沒換手機了”“以前一年換一臺,現在能用兩三年”。

那麼用戶到底平均多久換一臺手機?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國內用戶換機週期從2019年初時的24.3個月增加到了31個月。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則稱,中國用戶的平均換機週期爲28個月。而全球手機市場銷量從2018年就開始呈下滑趨勢,曾連續十個季度下滑。

年輕人爲什麼不願意換手機了?他們的理由各不相同。小俊表示:“一手機太貴,二手機內存夠用,三新手機無重大突破技術。”小空表示:“主要是貴,其次是麻煩,最後功能也沒多大變化”。小風說:“如今的手機,軟件系統老舊拉胯,硬件發熱大性能低,沒啥創新,價格還愈來愈貴,對年輕人沒有任何吸引力。年輕人不再喜新厭舊,就這麼簡單。”小美說:“我兩年前買的用到現在一點問題沒有怎麼換,性能需求過剩,芯片升級不大,兩年前的旗艦還沒遇到支撐不了的遊戲,對攝像要求又不高,唯一想換的理由就是128G不夠用,但要我花三四千來提升容量,我還不如開雲空間存照片”。

“出貨量下降較大,既有供給上的原因,也有消費原因”,知名商業評論人閆躍龍說,供給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手機市場進入成熟期,手機同質化比較嚴重,新機並沒有革命性變化;而消費方面的原因包括在不確定時代,消費疲軟,年輕人換機週期延長。

“從過去的每年‘定更期待’,到如今的‘能用就不換’,一方面代表了消費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代表手機作爲成熟消費品類已經進入了創新後半程,年輕用戶對於如今的手機產品創新並不滿意”,宿藝表示。

各品牌手機同質化嚴重

比拼集中在影像和快充等領域

在國貿附近的一家手機專賣店內,北青報記者看到顧客數寥寥無幾,一位顧客在給一個兩年多前購買的旗艦系列手機貼膜,被問及爲何沒有換機打算,他表示:“我19年買的mate30,用到現在覺得還是非常好。沒有換的必要啊。新出的手機沒什麼吸引我的點,而且舊的還好用,就不考慮換手機了。”銷售也介紹稱:“最新的一代手機,在拍攝功能和充電方面有所提升,其他方面,與此前版本區別不大。”

那麼不同的品牌之間,這些新機有何區別?北青報記者看到,vivo發佈的“vivo X80系列”主打“自研影像芯片、蔡司光學鏡頭、超感自由屏”,vivo S15系列主打“超感光影像、雙芯旗艦性能、全系超快閃充”。OPPO最新發布的“Reno 8系列”主打自研影像芯片、80W超級閃充,其他系列如“Find X5系列”也是主打“自研影像芯片、哈蘇聯合研發、一體陶瓷機身”。華爲發佈的nova10系列,主打“前置影像、100W華爲超級快充”,Mate 40系列主打“超感知徠卡影像,40W有線無線雙超級快充”。小米發佈的“12S Ultra”主打“徠卡專業影像、旗艦8+處理器”,Note 11T Pro主打“天璣8100、67W閃充”等。

可以看出,衆多的手機廠商,它們宣傳的點,主要集中在攝影和快充等方面,區別並不大,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分清它們在性能上的區別。

“現在手機拼的幾個賽道:第一是影像,可以看到硬件上無論是攝像頭數量還是像素基本都到達一個天花板,在軟件上主要是拼算法;第二是性能,主要是圍繞芯片的升級來升級,目前如果不玩超大遊戲,基本性能過剩;第三是設計,形態比較固定,設計上能玩的花樣也比較小;第四是系統,目前除了華爲鴻蒙、蘋果iOS之外,其他廠商都是在安卓基礎上做UI系統,說實話也大同小異。”閆躍龍認爲。

“目前,新的手機同質化問題嚴重,新機發布宣傳的點主要集中在性能、影像、遊戲、快充四個領域,但是目前天花板效應都出現了。比如性能,其實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驍龍870放在現在也足夠了,而且製程到了5nm之後性能其實提升已經不明顯,主要是功耗優化”宿藝認爲。

驍龍870芯片於2021年發佈,基於臺積電 7nm 工藝製成,目前已是市場上主流機型的標配。不過,目前載有870芯片的手機已經降價至1700多元,不再是“高端標配”。

宿藝認爲,以前,各廠商會在“新用戶、新技術、新方向”三方面做增量,但是歷經15年的發展,國內手機市場已經成爲了真正的成熟市場:存量用戶、技術迭代放緩,方向也基本上都被驗證了,因此帶來一種“內卷”。

爲何新手機很難有革命性突破?閆躍龍透露:“主要還是因爲大多數廠商是基於供應商的芯片、零部件或者操作系統做上層應用創新,這部分的潛力基本挖掘殆盡。”

一個月超過33款新機上市

高端手機售價近萬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現在的手機是不中看也不中用,能夠讓自己滿意度高的手機越來越少,商家滿天吹的‘黑科技’,能使用到生活工作中有多少?不過就是堆料好賣高價”,有消費者在談到爲何自己不願換手機時表示,手機本就不是消耗品,“新出的沒有喜歡的,還不如湊合用用舊的”。

實際上,現在手機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動輒5000元以上,還有的要上萬元,更換手機對於年輕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比如小米12S Ultra,起售價5999元,小米MIX Fold 2摺疊屏8999元起;vivo X80 Pro 5999元,iQOO 10 Pro 5499元,OPPO Find N星夜版券後價格還要7689元,雲端版券後價格8989元,華爲P50 pocket 券後價8688元,Mate X2 價格更是達到了18999元。

還有不少消費者認爲,手機廠商出新機的速度太快了,“換不起出新機太快了,就對於我來說,一開始看着reno系列遲遲沒下手,後來我去買了Reno5,半年後就來Reno6,接着就Reno7,我的手機瞬間成了下架機,現在慢慢熬,不換手機了。”

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1-6月,上市新機型累計201款,同比下降5.6%,其中5G手機112款,同比增長1.8%,佔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55.7%。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月都有超過33款手機上市。

過量發佈的新機,使得智能手機領域競爭激烈且超前,“智能手機的性能對於很多用戶來說是過剩的,同時軟件創新也改善了過去手機長期使用的卡頓難題,用戶老手機可以使用更久,進一步延緩了購機需求”。

分析:

少一點營銷套路,多一些核心技術投入和深度體驗創新

那麼,下一步手機廠商們應當如何發展?閆躍龍表示,手機廠商目前的策略是:第一,內卷,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搶奪存量蛋糕;第二,創新,尋找新的突破點,比如摺疊屏手機就是形態上的創新;第三,擴展,發展全場景,向平板、PC、智能硬件等領域擴展,尋找增長點。

宿藝建議手機廠商後續應當更注重軟硬一體化創新,尤其是系統的整體體驗打磨;從注重用戶以手機爲核心的“單品終端”體驗,向用戶在家庭、辦公、出行、運動健康等跨終端的智能全場景需求尋求新的升級突破口。“少一點營銷套路,多一些核心技術投入和深度體驗創新”,他表示。

下一步革命性的突破,閆躍龍認爲,需要向下拓展,在芯片、操作系統等根技術上尋求突破。“比如OPPO的馬里亞納芯片、vivo的V1芯片等就是嘗試,但要真的做出突破,還需要時間。另外,革命性突破也有賴於行業基礎科學的突破,比如待機上,需要電池技術的基礎突破,目前電池技術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做快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相關文章